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广西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电网的电源和负荷中心相距较远,调压手段不足,存在电压稳定性薄弱的隐患,故对广西电网进行详尽的电压稳定分析十分必要。综合运用灵敏度、奇异值和裕度指标,针对2001年和2002年的丰水期大负荷运行方式.分析了广西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薄弱节点、关键线路和薄弱区域及其稳定裕度.展示了广西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改善情况及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着重分析了主网变压器档位调节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认为档位调节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力系统使得静态电压稳定裕度(SVSM)计算需要考虑风电场出力随机波动的影响。采用区间数描述风电场出力的随机波动特性,基于连续潮流法和仿射区间算法,提出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SVSM区间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电压稳定极限点分岔类型的不同将风电场出力波动区间进行分段,然后采用连续潮流法分别求出每段区间中心值对应的SVSM,并根据相应分岔点类型计算出SVSM对风电场出力的灵敏度,最后结合线性规划模型优化噪声元范围以获得区间收缩结果,从而得到SVSM区间。采用相关角表示不同风电场出力区间的相关性,根据分岔点类型相同与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计算得到SVSM区间。以IEEE 39节点系统和某964节点实际省级电网为例,并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计算得到的SVSM区间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计算量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4.
5.
6.
大规模风电经特高压天中直流远距离输电线路集中外送,送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不强,无功电压问题突出,在风电出力较大、线路负载较重等工况下,风电的出力波动或电网侧发生扰动等都会导致局部电网的电压大幅波动,容易诱发直流换向失败等严重的系统安全稳定问题。基于P-V曲线法分析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研究提高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含大规模风电电网的静态电压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压水平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随风电场容量日益增加,风电接入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并网的电压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文中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对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甘肃电网进行了潮流计算,根据给出的电压调节原则和手段对研究区域110 k V及以上等级越限母线电压进行了调节。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玉门地区风电集群的有功出力研究了其对于系统静态电压的影响,并对出现这种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其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已经不容忽略。根据风电特性,计及风电机组由于电压降低进入降功率运行的情况,同时考虑充分利用风电场无功补偿剩余容量,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接入情况下的改进连续潮流算法。为了研究负荷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使用概率潮流法进行电压稳定性分析。分析过程中,以所提出的改进连续潮流法对含有风电系统的样本进行计算,同时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负荷聚类,建立基于负荷聚类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概率潮流模型。分别在IEEE 14节点系统和IEEE 57节点系统中加入风电进行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提高了概率潮流算法的样本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PSD-VSAP分析程序,对江西2015年规划目标电网进行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得到江西电网负荷裕度指标,并通过电压灵敏度分析,寻求电网电压薄弱区域、关键线路及关键机组,最后提出提高江西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遗传算法容易出现早熟、局部寻优能力较差和收敛速度缓慢的问题,该文用模拟退火思想对适应度函数进行改善,用自适应算法对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策略进行改进,采用精英保留策略,变异操作作用尾部占优原则,并把基于广义Tellegen定理的电压稳定裕度指标最小作为无功优化的目标函数之一,以改善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用IEEE... 相似文献
12.
13.
提出了基于全参数空间的静态电压稳定域的2种切平面计算方法:特征向量法和隐函数求导法。2种方法均可考虑各种因素对于电压稳定域的影响。其中隐函数求导法还能够计算状态变量对于独立参数变量的偏导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功率注入空间到线路传输功率空间的映射关系,可以解析求出割集功率空阎电压稳定域的超平面近似表达式,从而避免了现有数据拟合算法的局限性,提高了计算速度。此外,文中考虑电力系统运行限制对于电压稳定的影响,提出了实用电压稳定域的概念,并计算了相应的切平面。进一步在电压静态稳定域切平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3类电压稳定指标,有利于综合评估系统电压稳定水平。IEEE9和IEEE39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电压静态稳定域的切平面分析法可准确评估系统的电压稳定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 Voltage Stability Margin,VSM)有一定的影响.通常使用的VSM计算方法是连续潮流法,但是该方法有一定的乐观性,即系统达到电压稳定极限点之前往往已出现振荡或不稳定,因而提出了一种考虑参数化特征值灵敏度的方法计算VSM.该方法在延拓潮流空间中,将负荷参数作为系统状态矩阵的自变量,在各个负荷水平下计算系统特征值及特征值对负荷参数的灵敏度,通过参数化的特征值灵敏度找到特征值随负荷水平的变化规律,以此考察系统在电压崩溃点之前是否出现振荡或不稳定的情况,从而修正系统VSM.对改进的IEEE - 14节点算例进行仿真计算,显示考虑参数化特征值灵敏度的电压稳定裕度计算方法能得到较准确的VSM,该算法对系统安全稳定分析计算及系统规划设计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节点静态电压变化模型的分析,提出一种考虑有功与无功相对制约关系及功率因数变化的电压稳定静态指标模型,IEEE30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指标能更敏感地识别出系统的薄弱节点,为静态电压稳定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具有计算量小、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安全域的电力系统有功及无功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提出了一种同时计及电力系统有功及无功的新型优化潮流模型与算法。在构建优化潮流(OPF)的数学模型时借助了3种电力系统安全域的概念与方法,它们分别是:满足系统潮流约束(母线电压约束、支路热稳定极限以及发电机出力限制)的“静态安全域”、“静态电压稳定域”以及针对既定的网络结构和既定的网络结构变化过程的保证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动态安全域”。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与支路角之间、无功功率与节点电压幅值之间的仿射关系,建立了通过二次规划来求解优化潮流(OPF)的算法。文中最后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中演示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19.
辨识电网薄弱节点的多准则综合电压稳定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辨识电网薄弱节点的多准则综合电压稳定指标。首先根据P-V和Q-V曲线计算出节点的电压变化指标和无功功率裕度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理想点评价方法将2种电压稳定指标进行综合用于辨识系统薄弱节点。通过不同的权重系数组合可实现不同指标偏好的决策分析。我国某实际电网的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