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将雄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CS03-001菌粉低(1 g/(kg bw·d))、中(2 g/(kg bw·d))、高(4 g/(kg bw·d))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后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考察植物乳杆菌HCS03-001对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的影响。此外,将小鼠分为溶剂对照组及植物乳杆菌HCS03-001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分别采集小鼠灌胃0 d和14 d的新鲜粪便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考察小鼠肠道内菌群的变化情况,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HCS03-001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HCS03-001中、高剂量可显著提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植物乳杆菌HCS03-001高剂量可降低产气荚膜梭菌(P<0.05)、肠球菌(P<0.05)、肠杆菌(P>0.05)的活菌数,同时促进乳杆菌数的增殖(P<0.05)。说明植物乳杆菌HCS03-001具有改善小鼠便秘、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强化冻干山楂果对小鼠润肠通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添加10%山楂膳食纤维的冻干山楂果(按质量比9:1)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溶剂对照组、模型组和添加10%山楂膳食纤维的冻干山楂果1、2、4 g/(kg·d)低、中、高剂量组。灌胃10 d后,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通过对小鼠的小肠推进率、首粒排黑便时间、排便质量及水分含量的测定,分析添加10%山楂膳食纤维的冻干山楂果对小鼠润肠通便作用的影响。添加10%山楂膳食纤维的冻干山楂果可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缩短首粒排黑便时间、增加排便质量及水分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10%山楂膳食纤维的冻干山楂果具有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野山杏果肉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from wild apricot,IDFWA)润肠通便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KM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地芬诺酯建立便秘模型,以小肠推进率、首粒排便时间、首粒排蓝便时间以及6 h排便量为考察指标,考察IDFWA的润肠通便作用;连续灌胃小鼠14 d低、中、高剂量(0.6、1.2、2.4 mg/(g·d))的IDFWA,采集实验小鼠的新鲜粪便进行培养和菌群鉴定、计数,考察IDFWA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IDFWA各剂量可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P<0.05)、降低首粒排便时间(P<0.05)、降低首粒排蓝便时间(P<0.01),中、高剂量可增加小鼠6 h排便总质量(P<0.05);IDFWA低剂量对大肠杆菌抑有抑制作用(P<0.01),各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对乳酸杆菌有促进作用(P<0.05),各剂量对双歧杆菌有促进作用(P<0.05)。可见IDFWA具有改善小鼠肠道功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黄酒对小鼠通便功能作用及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体质量、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粪便质量实验结 果表明,高剂量黄酒能够延缓小鼠体质量增长,黄酒未能显著促进便秘小鼠肠道蠕动、缩短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未能显著增加便秘小 鼠粪便质量。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在物种丰富度上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高剂量黄酒能够上调 Akkermansia muciniphila、乳杆菌的比例;下调拟杆菌(Bacteroides)、肠球菌(Enterococcus)、梭菌(Clostridium)和变形杆菌(Proteus)的 比例。 在实验剂量下,未见黄酒具有明显的通便功能作用,黄酒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肉苁蓉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功能,为开发利用肉苁蓉膳食纤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对制得的肉苁蓉膳食纤维进行主要成分分析,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正常对照组、便秘模型组和肉苁蓉膳食纤维低、中、高剂量组。以复方地芬诺酯建立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鼠的小肠活性炭推进率、首粒黑便的排出时间及其之后6 h内的排便粒数,评价肉苁蓉膳食纤维对小鼠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制得的肉苁蓉膳食纤维中含有88.12%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连续灌胃14天后,肉苁蓉膳食纤维各剂量组小鼠的小肠活性炭推进率均高于便秘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组与便秘模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膳食纤维各剂量组小鼠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均有所缩短,6 h排便粒数均有所增加,其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和6 h排便粒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肉苁蓉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乳源CGMP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变化关系的可能机制。恶唑酮(oxazolone,OXZ)诱导小鼠UC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源CGMP组(50 mg/(kg·d))和柳氮磺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治疗组(40 mg/(kg·d)),其中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 d。利用Ion Torrent PGM技术检测实验期间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UC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其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以及优势菌群比例下降。对测序序列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UniFrac等统计分析发现,UC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降低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升高。乳源CGMP干预后UC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比例高于模型组,提示乳源CGMP可通过调节失衡的肠道菌群来改善UC。  相似文献   

7.
发酵竹笋膳食纤维改善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昆明纯种小白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发酵竹笋膳食纤维调节胃肠道菌群的作用和润肠通便功能,结果表明,针对大黄所至肠道菌群失调,在连续给予5.0g/d/kg·BW的发酵竹笋膳食纤维1周后,小鼠胃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得到恢复;对复方地芬诺酯便秘小鼠,在给予中、高剂量14d后,首便、首黑便时间、小肠推进率、8和11h的排便重量均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复合膳食纤维对便秘小鼠的通便作用,探讨其对小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BALB/c小鼠,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通过灌胃盐酸洛哌丁胺建立便秘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聚乙二醇4000散组、复合膳食纤维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维持饲料、聚乙二醇4000散加维持饲料、含2.5%、5%、7.5%复合膳食纤维的纯化饲料进行干预。干预14天后,通过排便实验、小肠推进实验,验证复合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效果,并采集粪便检测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以及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果? 复合膳食纤维能降低便秘小鼠的首粒排黑便时间,增加5 h内排便数量及重量,提高粪便含水量和小肠推进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异戊酸的分泌;在门水平上,显著上调Verrucomicrobiota的相对丰度、下调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无明显变化;在属水平上,上调有益菌Akkermansia、Faecalibaculum和Bifidobaculum的相对丰度。结论? 复合膳食纤维可以有效改善小鼠便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以及促进短链脂肪酸分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豆渣膳食纤维及豆渣超微化制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豆渣膳食纤维及豆渣超微化制品灌胃BALB/c小鼠,研究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实验组分别以低剂量(0.5g/(kg.d))、高剂量(2.5g/(kg.d))灌胃水溶性膳食纤维(SDF)、非水溶性膳食纤维(IDF)、超微粉碎豆渣(SPO)和螺杆挤压-超微粉碎豆渣(ESPO)。实验期间,每周同一时间取小鼠粪便,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小鼠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灌胃的各个阶段,各实验组在灌胃豆渣膳食纤维及豆渣制品后对小鼠的肠道菌群均有明显影响,其中高剂量IDF、低剂量SDF和低剂量的ESPO对小鼠肠道菌群调理作用明显,在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肠球菌和肠杆菌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唐田  沈真如  石璐  刘振权 《食品科学》2023,44(9):123-130
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P9对小鼠功能性便秘的润肠通便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植物乳杆菌P9低剂量组(给予0.42 mg/(kg mb·d)菌粉(活菌数2.0×1011 CFU/g,下同))、中剂量组(给予0.84 mg/(kg mb·d)菌粉)、高剂量组(给予2.5 mg/(kg mb·d)菌粉),每组20只小鼠。将相应剂量的菌粉用无菌去离子水配制成菌悬液,按照10 mL/(kg mb·d)剂量灌胃15 d,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量无菌去离子水。实验第16天,模型组、植物乳杆菌P9干预组以洛哌丁胺4 mg/(kg mb·d)灌胃诱导小鼠功能性便秘,随机选取10只进行排便实验,检测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6 h排黑便量;剩余10只进行小肠运动实验,测定墨汁推进率,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小鼠盲肠内容物菌群组成。排便实验结束后模型组、植物乳杆菌P9干预组剩余小鼠持续灌胃洛哌丁胺4 mg/(kg mb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双歧杆菌活菌BBMN68 活菌液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将Balb/c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3 个剂量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经口给予低、中、高剂量(1 × 107、1 × 108、1 × 109CFU/mL)的长双歧杆菌BBMB68 活菌液0.1mL/(kg·d)(以体质量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1mL/(kg·d)的质量分数10% 的脱脂奶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1 × 108CFU/mL 动物双歧杆菌菌悬液0.1mL/(kg·d)。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小鼠便秘模型,建模后各组分别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的首次排黑便时间、5h 内排便粒数和质量,测定粪便含水量和小肠墨汁推进率。结果:长双歧杆菌BBMN68 给药7d,可明显改善便秘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增加排黑便粒数和质量;长双歧杆菌BBMN68 给药15d 可显著提高便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表明长双歧杆菌BBMN68 具有润肠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鼠做通便药效试验,研究复合苦荞粉的通便作用。以小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合苦荞粉低、中、高3个剂量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肠推进率、首次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以及排黑便质量,判断复合苦荞粉对小鼠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的影响。在连续灌胃14 d后,高剂量组小鼠的墨汁推进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小鼠排黑便粒数高于模型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低、中剂量组的排黑便粒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的排黑便质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而首次排黑便时间各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复合苦荞粉能有效增强肠道蠕动并促进排便,改善便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富含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复方海带代餐粉进行润肠通便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盐酸洛哌丁胺构建便秘小鼠模型,将10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进行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实验,每组再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方海带粉高、中、低剂量组:6.58 g/kg、3.29 g/kg、1.65 g/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量的10倍、5倍、2.5倍),干预14 d后,通过检测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排黑便时间、6 h内排便粒数和重量,并计算粪便含水量,分析其对小鼠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便秘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中、高剂量的复方海带粉能极显著提高便秘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缩短首粒排黑便时间、增加6 h内排便粒数和质量,提高粪便含水量(P < 0.01),以高剂量效果最佳。结论 该复方海带代餐粉能促进便秘小鼠的小肠运动,改善便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沙果渣膳食纤维润肠通便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发酵法制备的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功能,为开发利用沙果渣膳食纤维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便秘模型组和低(2.5g/(kg.d))、中(5.0g/(kg.d))、高(10.0g/(kg.d))3种剂量膳食纤维组。以复方地芬诺酯建立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肠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黑便时间以及排便质量,判断沙果渣膳食纤维对小鼠肠道蠕动功能的影响。结果:在连续灌胃14d后,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均高于便秘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膳食纤维组与便秘模型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与便秘模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低于便秘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极显著低于便秘模型组(P<0.01);各剂量组的首次排黑便时间均比便秘模型组缩短(P<0.01);中剂量组的12h的排便质量大于便秘模型(P<0.05),而高剂量组的12h的排便质量极显著高于便秘模型组(P<0.01)。结论:沙果渣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添加10%山楂膳食纤维的冻干山楂果(按质量比9:1)对小鼠肠道健康的影响。将小鼠按体重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溶剂对照组和受试物1、2和4 g/(kg·d)剂量组。灌胃6周后,试验结束前连续3 d收集小鼠新鲜粪便,测定粪便质量、水分、pH值和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试验结束空腹过夜条件下测体重,处死小鼠,分离盲肠和结肠并测定质量;取盲肠和结肠内容物测定pH和盲肠酵解产物SCFA的含量;测定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的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分析添加10%山楂膳食纤维的冻干山楂果对小鼠肠道健康的影响。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项检测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添加10%山楂膳食纤维的冻干山楂果对小鼠肠道内环境健康具有改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谷物膳食纤维在预防便秘发生、缓解便秘症状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小鼠便秘模型,探讨两种谷物膳食纤维(燕麦纤维和小麦纤维)润肠通便作用的效果及剂量。将192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实验。每组小鼠再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纤维干预组(低、中、高3个剂量)、小麦纤维干预组(低、中、高3个剂量),低、中、高剂量浓度分别为0.5、1.0、2.0 g/kg,干预14 d后,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首例排黑便时间、6 h内排黑便粒数和粪便重量。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随着燕麦纤维和小麦纤维剂量的增加,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逐渐增加,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在剂量相同时,两种谷物膳食纤维对小肠墨汁推进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对照相比,燕麦纤维中剂量组和小麦纤维高剂量组的6 h内排黑便粒数和粪便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种谷物膳食纤维均具有润肠通便功能,但剂量存在差异,燕麦纤维有效剂量(1.0 g/kg)低于小麦纤维(2.0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