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HACH2100AN和M-151型散射浊度仪,对润滑油金属清净剂烷基苯磺酸钙、硫化烷基酚钙、烷基水杨酸钙、环烷酸钙样品浊度进行测定及研究。结果表明,用HACH2100AN测定时,随着样品金属清净剂浓度的增加,浊度呈现增加、减少、有最大值3种变化趋势,其中转换模式开启时增加的数量多,当样品中清净剂质量分数为20%时,仪器的测定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此外,考察了基础油种类、样品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发现随着基础油种类变化,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对浊度影响不大。最后结合润滑油金属清净剂胶体颗粒尺寸测定数据,验证了HACH2100AN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缸内直喷和增压已成为当今汽油机技术的主流方向,然而,随着发动机小型化和动力性的提高,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出现了一种新的异常燃烧现象——早燃,严重影响着发动机性能和使用寿命。文章主要研究活化热氛围下润滑油的着火延迟期,以探究润滑油成分对自燃特性的影响。在可控活化热氛围燃烧器台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组润滑油的实验,实验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润滑油的着火延迟期显著降低。不同基础油、清净剂种类和钙含量都对润滑油的着火延迟期有明显影响。随着润滑油运动黏度的增加,着火延迟期增加;随着钙含量的增加,着火延迟期降低;蒸发损失对着火延迟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清净剂粘度及浊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文钊  刘雨花  李静 《润滑油》2005,20(6):49-53
通过对润滑油清净剂烷基水杨酸盐高碱度化反应过程中产品粘度、浊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从根本上认识了高碱度化产品碱值及胶体结构与产品的粘度、浊度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载荷胶团的形成过程,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及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动汽车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三合一”集成驱动系统对传动液电气性能提出的新要求,依据液态烃类电导率测定法(ASTM D4308),系统研究了润滑油基础油和添加剂对不同温度下电动汽车传动液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受油品黏度降低以及载荷迁移速率增大的影响,所有测试油品的电导率均增大;润滑油基础油和抗磨、抗氧、防腐添加剂对传动系统用油的电导率影响较小;清净剂是决定油品电导率的关键组分,高碱值清净剂对电导率的影响大于中、低碱值清净剂;分散剂对油品电导率的影响仅次于清净剂,经硼磷化处理的分散剂电导率高于未经处理的分散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清烷基水杨酸盐金属清净剂(包括烷基水杨酸钙金属清净剂与烷基水杨酸镁金属清净剂)中金属化合物的具体存在形式,本文采用膜渗析技术将烷基水杨酸盐金属清净剂分成膜外基础油组分与膜内金属化合物组分(钙化物与镁化物)两部分。膜内金属化合物在去除溶剂石油醚后,转化为固态的金属化合物。原子吸收法证实烷基水杨酸盐金属清净剂的金属化合物组分基本上全部保留在膜内。X-ray光电子能谱测定了固态金属化合物的电子结合能,直观的证实了烷基水杨酸钙金属清净剂中钙化物以碳酸钙、氢氧化钙、烷基水杨酸钙三种形式存在,烷基水杨酸镁金属清净剂中镁化物以碳酸镁、MgOx、烷基水杨酸镁三种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影响润滑油及其添加剂产品浊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添加剂加工处理工艺、添加剂中胶体碳酸盐粒子的粒径以及粒子分布状态是影响产品浊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频往复试验机研究了被微量水污染的含清净剂油品的抗磨减摩性能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试验选用的5种清净剂均能增强润滑油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碱值高的清净剂C对基础油的润滑性改善效果最好,摩擦因数仅为0.10;但是水对分别添加清净剂A,B,E的油品抗磨性能影响较小,对分别添加清净剂C和D的油品抗磨性能影响较大;当油品中清净剂C加入量(w)为2.0%、水加入量(w)分别为0.1%和0.3%时,往复试验钢球的平均磨斑直径分别增至410.0 μm和416.0 μm,油品抗磨性明显变差。含有相同有机酸基质类型的清净剂,过剩碱性组分的水溶性越强,相应油品测试时钢球的磨斑直径越大;含有相同金属类型,不同有机酸基质清净剂的油品试验时的摩擦因数和钢球磨斑形貌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测定润滑油金属清净剂中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建立了测定金属清净剂中碳酸盐含量及碳酸盐碱值占总碱值份额的方法;对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测试过程中的适宜操作条件。对各种常用金属清净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测定金属清净剂中碳酸盐含量,精确度较高,结果可靠,可为研究清净剂的碱性组分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力压裂是非常规储层提高产能最有效的增产措施,浊度是压裂支撑剂性能评价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但现行标准的测试方法与国际测试方法有差异,影响我国水力压裂施工支撑剂使用.为了提升我国支撑剂检测水平,系统研究了取样方法、制样方式、取液位置和浊度仪对支撑剂浊度值数据的影响;考虑影响支撑剂浊度值的悬浮微粒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浊度对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卡尔费休电量滴定法测定了PAO中的微量水含量,用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手段评价了冷冻前后PAO的理化性能,考察微量水对PAO冷冻后形成的表面现象及对冷冻前后PAO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水是影响PAO冷冻后外观的主要原因,但对冷冻前后PAO的理化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碱值清净剂是内燃机油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添加剂,主要用于提高内燃机油的性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碱值清净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文章总结了高碱值清净剂的抗磨性,以高碱值磺酸钙为例,介绍了摩擦后高碱值磺酸钙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含钙保护膜,包括保护膜的形态、组成及结构。列举了其他种类清净剂的抗磨性,并对全配方汽油机油中不同种类高碱值清净剂的抗磨性做了比较。介绍了方解石型高碱值磺酸钙抗磨性要优于无定形高碱值磺酸钙,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与高碱值清净剂复合后抗磨性的变差。通过综述高碱值清净剂的抗磨性,为其抗磨性的发挥和内燃机油的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清净剂对含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组合抗磨减摩剂的基础油的影响,将高碱值合成磺酸钙(T106D)、高碱值合成磺酸镁(T107)、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T115B)作为清净剂分别按一种或几种添加到含ZDDP/MoDTC的基础油中,对油样进行曲轴箱模拟试验和四球机抗磨试验,并采用高倍扫描电镜(SEM)对油样试验件的钢球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曲轴箱模拟试验时间越长,清净剂对基础油的成焦抑制差异越明显,同时添加3种清净剂时ZDDP/MoDTC复配基础油具有最好的清净性,其中含有T107的基础油具有更低的成焦倾向;曲轴箱模拟试验后的油品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表明,3种清净剂对ZDDP/MoDTC复配基础油抗磨性能影响较小,引起抗磨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MoDTC经高温后的稳定性下降;SEM对钢球表面形貌表征结果表明,清净剂会减弱ZDDP/MoDTC复配基础油对钢球试验件摩擦副表面的润滑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GB 19592—2004《车用汽油清净剂》标准中附录B《汽油机进气阀沉积物模拟试验方法》为基础,对汽油清净剂清洗性能测定进行了探讨。在比较清净剂清洗性能时不宜使用汽油作为基础油,提出了一种以异辛烷-二甲苯混合溶剂代替汽油作为基础油评定汽油清净剂清洗性能的模拟试验方法。对多种市售汽油清净剂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均较好,有可能作为一种检测汽油清净剂清洗性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添加不同碱值烷基苯磺酸钙清净剂的润滑油样品(简称油样),采用内燃机油成焦试验法、船用油水分离性能测定法、四球机试验法等考察其高温清净性、分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清净剂碱值的增大,油样的高温清净性、分水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均得到提升。其中,油样的高温清净性和分水性能受清净剂由低碱值到高碱值变化影响较大,但受清净剂由高碱值到超高碱值变化影响较小;随着清净剂碱值的增加,油样的极压抗磨性能增强;清净剂碱性组分形成的摩擦保护膜,在低负荷下具有一定的极压抗磨性能,而在较高负荷下,摩擦保护膜的极压抗磨性能会减弱、甚至失效。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3种高碱值磺酸钙清净剂对手动变速箱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HFRR高频往复试验机、SRV摩擦磨损试验机、MPR抗微点蚀试验机以及Automax同步器台架试验机对摩擦因数、磨斑磨痕以及磨损量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磺酸钙清净剂均具有减摩抗磨作用;在加入量(w)为1%时,3种清净剂中,钙含量和碱值最高的磺酸钙C对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改善效果最佳,摩擦因数、磨痕直径、MPR辊子宽度变化率最小,Automax同步环的轴向磨损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应用理化检测及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和质谱等分析技术对在用柴油机油基础油及其中的金属清净剂的耗解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在用柴油机油基础油在使用过程中,黏度、密度等理化指标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金属清净剂的耗解水平可以通过油品碱值或添加剂的特征红外光谱来表征。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marine lubricating oil was emulsified when water penetrated into it, the detergent dispersant in the lubricating oil were decomposed, emulsification could cause worse performance of detergent dispersing property, water preventive function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In this study, rubber membrane dialysis and silica gel alumina column chromatography were used for analysis of the oil phase after the water resistance test, combined with a solvent washing system with increased polarity. The results had shown that the structure of sulfurized alkylphenol salt detergent dispersant in marine oil was destroyed by water, large amount of calcium carbonate micelles was destroyed into the water phase, which caused the decrease of the total base number of the marine lubricating 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