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肌肉中不同结构的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SDS-PAGE考察不同溶解性肌肉蛋白质的降解情况,研究中国对虾在不同冷藏温度下(4,0,-2℃)肌肉蛋白质的降解规律。结果显示:贮藏过程中对虾的肌原纤维蛋白、肌基质蛋白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显著下降,肌浆蛋白含量变化不大,碱溶性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MHC(肌动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C和分子质量分别为30~31 ku,6.5 ku的蛋白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总蛋白中分子质量23~25 ku的蛋白,水溶性蛋白中分子质量176~178 ku的蛋白,低盐溶性蛋白中分子质量67~68 ku的蛋白丰度变化与贮藏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有望作为中国对虾新鲜度的指示蛋白。  相似文献   

2.
紫苏饼粕浓缩蛋白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紫苏饼粕为原料,对其蛋白质的浓缩提取工艺以及理化性质和溶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苏饼粕蛋白质制备的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pH值9、温度50 ℃、时间60 min,此时紫苏浓缩蛋白质的得率为23.46%,蛋白质质量分数为83.67%.紫苏浓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该浓缩蛋白质分子质量集中分布在19.1~22.4 ku、32.9~36.2 ku和54.9ku区带.紫苏浓缩蛋白的氮溶解指数(NSI)随着pH值的升高而先降后升,在等电点时达到最小值5.3%.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食品加工中的亚临界水对柑橘果胶的作用规律,本文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后果胶流变学特性和分子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随着亚临界水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果胶溶液从假塑性流体逐渐变为胀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逐渐下降;柑橘果胶分子质量逐渐减小,数均分子质量最低达23.7 ku,重均分子质量最低达44.5 ku,果胶降解度分别可达80.5%和71.7%;果胶溶液中还原糖的含量逐渐增高,总糖水解度可达75.1%。此外,在特定温度下,果胶大分子的降解速率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发现说明食品加工用的高温高压杀菌产生的亚临界水对柑橘果胶大分子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值得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大为  张娜  刘婷婷 《食品科学》2009,30(2):138-141
以玉米皮为原料,经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脱脂、脱杂及酶法脱除蛋白质及淀粉后获得玉米皮多糖,采用挤出技术对其进行降解处理,制取玉米皮低聚多糖,采用黏度法测定其聚合度和分子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挤出条件为:挤出温度175℃,料水比1:1.4,玉米皮多糖粒度0.147mm,喂料速度10kg/h。按此工艺条件处理玉米皮多糖,其聚合度由894 降低至66,分子量由144828 降至10612。  相似文献   

5.
采用胃蛋白酶对热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对消化产物的亚基组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分子质量分布进行研究。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水解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促进胃蛋白酶对SPI的消化降解。热处理能够改变SPI体外消化模式,使11S亚基消化程度降低,同时使不易消化降解的7S亚基组分被消化降解,形成分子质量低于17 ku或更低分子质量的组分。热处理主要使消化产物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含量降低,且SPI消化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也发生改变。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α-螺旋含量先增加后降低,β-折叠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而热处理时间对二级结构无显著影响。高温或长时间热处理使SPI消化产物在分子质量大于100 ku和3~10 ku范围内分布增多,在分子质量10~100 ku和小于3 ku范围内分布减少。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纤维溶解率高且蛋白质分子质量大的羊毛角蛋白质溶液,对溶解纤维的工艺方法进行研究和优化。在采用三羟基有机磷还原剂有效打开羊毛纤维分子内二硫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还原处理后羊毛纤维在甲酸溶液中的溶解状态。对纤维溶解率、角蛋白质溶液黏度和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布等进行测试,获得还原剂-甲酸法溶解制备角蛋白质溶液的最优工艺,并分析了该角蛋白质溶液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在角蛋白质溶液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下,即预处理后的羊毛纤维质量为5 g,甲酸体积为100 mL,溶解温度为50 ℃,溶解时间为5 h时,羊毛纤维的溶解率为65%左右,角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40~50 ku、26 ku、14.4 ku处,且在常温环境下该羊毛角蛋白质溶液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林蛙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山林蛙皮为原料,选用碱性蛋白酶,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pH、料液比五个因素来研究,经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0.5%,酶解时间3h,pH9.0,料液比1∶3(g/mL),脱色脱腥处理后,喷雾干燥制得微黄色粉末状林蛙皮胶原蛋白肽。结果表明,羟脯氨酸含量为20.69μg/mL,分子量分布在3.5ku以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步酶解鲍鱼性腺蛋白,以酶解产物分子质量及ACE抑制率为考核指标,用正交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第1步碱性蛋白酶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p H 8.5,反应温度55℃,加酶量0.5%,酶解时间6 h;第2步木瓜蛋白酶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p H 6.5,反应温度57℃,酶解时间36 min,加酶量1.5%。将酶解产物用10 ku及3 ku膜超滤,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得超滤组分中分子质量在1 ku以下的小肽含量为98.5%,IC50为0.44 mg/m L。本研究制备的低分子质量、高活性ACE抑制肽,为鲍鱼加工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亚临界水在不同温度(100~200 ℃)和时间(0~30 min)条件下提取热稳定脱脂米糠(heat stable defatted rice bran,HSDRB)中的蛋白质。研究在不同提取条件下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氨基酸组成、 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色差。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175 ℃、提取时间30 min时,提取物中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含量最 高,分别为50%和48.6 mg/g HSDRB;在此条件下,氨基酸具有最高的疏水性(1.8 kJ/mol)以及最高的必需氨基酸 含量(14.8 mg/g HSDRB);温度对提取物颜色具有显著影响,L*值与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a*值 与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提取物中的疏水性成分主要为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亚临界水在不同温度(100~200℃)和时间(0~30 min)条件下提取热稳定脱脂米糠(heat stable defatted rice bran,HSDRB)中的蛋白质。研究在不同提取条件下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色差。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175℃、提取时间30 min时,提取物中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50%和48.6 mg/g HSDRB;在此条件下,氨基酸具有最高的疏水性(1.8 kJ/mol)以及最高的必需氨基酸含量(14.8 mg/g HSDRB);温度对提取物颜色具有显著影响,L*值与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a*值与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提取物中的疏水性成分主要为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以樱桃谷鸭为原料,研究了烫皮过程温度变化和烫皮前后的水分、色泽、蛋白变性、显微结构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90~95 ℃,5 s的烫皮程度已达到传统烫皮感官要求,鸭皮表面温度到达80 ℃以上,皮内温度达到45 ℃以上;晾皮失水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与鸭皮中的蛋白质变性程度测定(DSC)实验结果一致,显示该温度下蛋白发生变性、聚集。进一步探究90 ℃烫皮条件,结果表明,90 ℃烫皮7 s(90 ℃-7 s)晾皮3 h(含水量22.01%)比90 ℃烫皮9 s(90 ℃-9 s)晾皮4 h(含水量20.52%)膨化效果更好;DSC数据也显示90 ℃-7 s蛋白质热聚集程度大于烫皮5 s(P<0.05),90 ℃-9 s的样品蛋白质存在凝胶结构。综上所述,传统广式烤鸭鸭皮脆化与膨化的核心是控制烫皮后鸭皮中蛋白质处于变性聚集的状态及此状态下皮的水分含量,研究结果为探究传统广式烤鸭烫皮机理并为其烫皮工艺改良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鲜与干制柑橘皮果胶物化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橘皮为原料,分析、比较新鲜柑橘皮果胶(fresh citrus pectin,FCP)与干制柑橘皮果胶(dried citruspectin,DCP)的物化特性差异。采用传统酸法结合金属螯合剂(六偏磷酸钠)分别从新鲜、干制柑橘皮中提取得到果胶FCP、DCP,测定FCP和DCP的物化特性参数,包括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和蛋白含量等基本理化指标,以及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胶凝度、分子质量和表观黏度等果胶品质评价指标。结果表明:FCP与DCP的基本理化性质相差不大,FCP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胶凝度和分子质量分别为77.29%、67.5%、179.8和158.8 kD,而DCP对应的值依次为74.98%、66.7%、153和109.1 kD,FCP表观黏度值高于DCP。新鲜和干制柑橘皮果胶品质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作为果胶品质重要参考指标的胶凝度,FCP要高于DCP,而这可能与FCP的分子质量较高有关,但两者的半乳糖醛酸含量和酯化度均符合果胶品质的国家标准GB2553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娜  俞马宏 《中国油脂》2014,39(4):38-41
用碱液对大豆蛋白粉改性,研究了加碱量、温度及时间对碱改性大豆蛋白液黏度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碱改性大豆蛋白粉的结晶性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表明,在加碱量4%(以大豆蛋白粉质量计)、温度60℃、时间0.5 h时,改性大豆蛋白液的黏度最大,改性大豆蛋白粉的结晶性遭到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热处理中海参和鱼皮胶原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揭示热加工中海参体壁胶原分子变化的独特性。方法:采用SDS-PAGE检测胶原分子对热的敏感性,采用蛋白质逐级溶出的方法研究热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化学键合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海参体壁胶原纤维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呈逐渐降解趋势。在80℃处理3 h和90℃处理1 h后,海参体壁胶原纤维完全降解。罗非鱼皮胶原蛋白对热的稳定性相对较好,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胶原蛋白有部分降解,仍有β和α链的残留。海参体壁和罗非鱼皮的主要化学键合力分别为非特异性键合力和疏水作用。在60~90℃加热过程中,海参体壁非特异性键合力有所增强,而离子键、氢键、疏水作用和二硫键有所下降。在加热过程中,罗非鱼皮疏水作用(60~90℃)和二硫键(60~70℃)有所增强,而非特异性键合力、离子键和氢键有所下降。结论:海参体壁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在热处理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其对热稳定性和化学键合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蜜环菌Am-07-22 为发酵菌株,以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液比、接种量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的影响,并研究蜜环菌Am-07-22 对玉米皮和玉米黄粉不同比例混合物的毒素降解效果及产物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蜜环菌降解玉米皮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7 ℃、料液比1∶1.5(g/mL)、接种量10%,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93.63%,蜜环菌降解玉米黄粉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7 ℃、料液比1∶2(g/mL)、接种量12.5%,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为96.60%。蜜环菌Am-07-22 固态发酵不同质量比的玉米皮、玉米黄粉(1∶1、1∶2、2∶1)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率分别为95.93%、96.62% 和96.97%,质量比为2∶1 的玉米皮、玉米黄粉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提高,分别提高91% 和52%。蜜环菌Am-07-22 不仅对玉米加工副产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同时提高产物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过氧化氢的添加及其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罗非鱼皮明胶的提取率和明胶黏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显著影响明胶提取率和明胶黏度的工艺参数,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优化结果为过氧化氢浓度0.07 mmol/g、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4.6 h,此条件下明胶提取率达87.71%,黏度达8.90(mpa·s)。  相似文献   

17.
荠蓝胶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荠蓝籽皮中荠蓝胶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浸提温度、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的3个水平做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试验,以优化荠蓝胶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荠蓝胶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浸提时间、液料比、温度,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当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3.5 h,液料比33:1时,荠蓝胶得率达到极大值,黏度值也较大.此条件下荠蓝胶得率的理论最高值为25.82%,验证值为25.34%.荠蓝胶得率的回归模型拟合性好.荠蓝胶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在多糖无法溶解的非均相体系中,研究海藻酸钠的高效降解工艺。以降解产物黏度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时间对降解产物黏度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法继续优化降解工艺。选择特定降解程度的海藻酸钠降解产物,使用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测定分子质量,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和表面扫描电镜观察。海藻酸钠降解程度与温度、催化剂用量、时间在取值范围内正相关,在固液比1∶4(g∶mL)条件下,响应面优化所得最佳条件为温度61.53℃、催化剂用量1.0 g/10g海藻酸钠、时间5 h,所得降解产物数均分子质量为15.4 kDa。通过控制降解条件可相对精确地控制降解产物分子质量,获得数均分子质量在15 kDa~110 kDa内的降解产物。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降解处理对海藻酸钠糖链结构特征无影响,根据表面扫描电镜结果认为降解发生在多糖颗粒表面并逐渐深入。海藻酸钠的非均相降解方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易于放大的优点,并可通过控制降解条件来获得特定分子质量的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过氧化氢溶液体系中罗非鱼皮胶原纤维热降解过程,反应体系中降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和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1 h内,释放到溶液的胶原蛋白降解产物极少,不足以测试样品的凝胶强度和黏度。反应1~3 h,反应体系中溶液的表观黏度增加,反应液冷却后可凝结成凝胶,凝胶强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说明释放到水溶液中胶原分子数量增加,溶质质量浓度提高。反应3~5 h后,反应液表观黏度随时间下降,反应液中溶质质量浓度提高,凝胶的凝胶强度下降,说明这个阶段以原胶原分子肽链的裂解为主体,导致胶原蛋白进一步水解断裂。电泳结果显示,反应4 h的样品,分子质量在130 kD以下的条带比例增加,说明样品中α链断裂片段增加。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降解产物与鱼皮氨基酸组成略有差异,但不同反应时间点,明胶产物的氨基酸均没有显著变化,说明过氧化氢协同热效应,主要是通过水解肽键的方式实现胶原纤维向可溶态明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机溶剂法研究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的提取工艺。确定提取溶剂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对提取率影响较显著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作为变量,以香榧假种皮提取物得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做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得到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做响应面分析,确定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的提取工艺:石油醚(沸程30~60℃)为溶剂,粉碎度40目,提取时间2.6 h,液料比11 m L/g,提取温度51℃。在此条件下提取物平均得率为18.28%。经GCMS分析,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二萜类物质,其次为倍半萜类和单萜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