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对机制砂陶粒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陶粒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主要取决于陶粒自身的抗劈裂能力,砂率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没有规律性,水泥用量较低时增加砂率可增大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水泥用量较高时砂率对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劈裂抗拉和轴心抗拉强度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但抗弯强度的变化不明显;存在着使抗拉弹性模量最大的最佳砂率和水灰比.建议给出了拌合物工作性和强度均满足要求的LC35级机制砂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供工程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拉强度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分数(0.0%~2.0%)、3种钢纤维类型(MF,SF,BF)、再生粗骨料处理方式以及试件尺寸变化对再生混凝土劈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当纤维体积分数超过1.5%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接近甚至超过天然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类型对再生骨料钢纤维混凝土影响显著,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和天然混凝土的增强效果比较接近,其中BF钢纤维增强效果最好;尺寸效应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影响比天然钢纤维混凝土显著;再生骨料处理方法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拉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现行钢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计算公式仍适用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钢纤维体积率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破碎卵石混凝土劈拉和弯拉强度的影响规律,设计制作了钢纤维体积率为0%、1%、2%,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10%、20%、30%、40%的15组试件,并开展了劈裂抗拉和四点弯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拉和弯拉强度受钢纤维体积率影响较大,两者均随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增大,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二者的影响较小,两者均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都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时达到最大值。根据试验数据,提出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劈拉强度和弯拉强度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高强混凝土的劈拉强度fap与其立方抗压强度fcu的经值小于普通混凝土。作者分析了国内高强混凝土壁拉强度试验39组数值,给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7个粉煤灰陶粒砼和一个普通砼单片剪力墙的试验,研究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轻骨料砼剪力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并与同类普通砼剪力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试验表明,轻骨料砼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与普通砼剪力墙相似,但能量耗散能力和延伸性优行普通砼剪力墙,在的基础上,建立了界限剪中专比的判别式,强度控制区的划分条件,提出了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建议方法的计算值与本次试验及国内外其它资料的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混凝土劈裂抗拉声发射特性,结果表明试件的劈裂抗拉破坏过程基本符合混凝土轴心受拉破坏的特征,可近似认为试件是轴心受拉破坏。在应变很小时,声发射信号非常微弱;随着应变的增大,声发射信号逐渐增强,混凝土损伤不断发展;随损伤发展到一定程度,声发射能率迅速增大到峰值,之后进入衰减期。表明利用声发射技术研究混凝土劈裂抗拉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焦彬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2,26(5):607-616
非煅烧粉煤灰轻骨料是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其制作成本低,目前主要用于墙体结构中。为进一步在结构混凝土中推广应用,进行了受弯构件的强度、刚度、裂缝宽度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结构性能良好,可以作为结构混凝土中的一种良好的轻质材料。本文还根据新修订的《钢筋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作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有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轻骨料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宗才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7,11(1):55-58,70
对轻骨料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初裂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弯曲韧性指数等主要力学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给轻骨料混凝土中投入钢纤维,可有效地提高在体的抗裂强度,弹性模量和变形性能等。 相似文献
9.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弯曲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根轻骨料混凝土梁和2根普通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的性能表现。同时,也给出了一些设计时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及公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为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研究再生骨料掺入量、纤维长度、水灰质量比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干拌法掺入不同掺量纤维,制作150 mm×150 mm× 150 mm标准立方体试块,标准养护28 d后进行劈裂抗拉试验.结果随着废弃纤维掺入量的增加,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增加,当掺入量达到0.12%时,劈裂抗拉强度有所下降或者增加趋势有所减弱.掺入纤维长度增加,纤维体积掺入量增加,劈裂抗拉强度下降或者增长趋势有所减弱;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水灰质量比增加使劈裂抗拉强度有所降低.结论试验证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遭受火灾的混凝土建筑物采用混凝土修补加固后的性能因受许多不定量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非常复杂,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劈拉强度进行了模拟和预报,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进而对不同因素组合下的粘结强度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该课题的模拟预报是准确有效的,得到了多种因素对新老混凝土粘结劈拉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利于对试验结果的补充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是研究聚乙烯醇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拉压比性能影响的最直接的方法。立方体试件的尺寸为100mm×100mm×100mm,PVA纤维掺量分别为0、0.5%、1.0%、1.5%、2.0%,粉煤灰掺量为30%、50%。试验结果表明,掺入PVA纤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不显著,而劈裂抗拉强度则提高了42.64%~135.12%,拉压比提高36.82%~134.27%;30%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比50%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高20%以上,但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不明显。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立方体抗压试块裂缝开展路径较多,不易破碎,抗压韧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大流动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设计出具有大流动性性能的高强或超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分别研究了水胶比、砂率、轻集料最大粒径3个关键技术参数和矿物掺合料组成设计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配制LC50~LC60自密实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方法,制备出坍落度为240mm以上、扩展度达到680~700mm、28d抗压强度超过60MPa的大流动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掺入纳米SiO2后对于橡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以C30素混凝土为基准组,实验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橡胶(0%,1%,2%)、纳米SiO2(0%,1.5%,3%),分别等质量取代细骨料、水泥,分析纳米SiO2和橡胶掺入再生混凝土后,对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生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因纳米SiO2加入量的增加逐渐变大,会随着橡胶的掺入而减小,但橡胶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负面影响要远低于纳米SiO2对其力学性能的正面作用。因此,加入一定量纳米SiO2的橡胶再生混凝土可以有效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18.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的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采用常规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对SCLC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了SCLC的一般力学性能结论.结果表明表面粗糙的轻骨料有利于SCLC强度的提高和拌合物在改进的L-800流变仪中流动性的增加,SCLC的折压比小于普通混凝土,脆性大于普通混凝土,弹性模量约为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的67%~78%.为SCLC的力学性能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能的影响.方法参照国家标准和试验方法,按不同的纤维掺量设计了16组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大量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性能试验研究.结果低体积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劈裂抗拉试验破坏为爆裂式破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可使抗拉强度提高10%-40%,使拉压比增大到1/18-1/16;劈裂抗拉试验破坏为带有一定延性的破坏;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8%、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为0.11%时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复合增强效果最好,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为1/16.结论适量掺加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可使高性能混凝土的拉压比增大,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