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MMT(蒙脱土)的插层剂,通过改变CTAB掺量先制备插层效果不同的OMMT(有机蒙脱土);然后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OMMT/UF(OMMT改性UF)胶粘剂,并以此胶粘剂压制MDF(中密度纤维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TAB掺量的不断增加,OMMT/UF胶粘剂的黏度、胶接强度基本上呈先升后降态势,游离F(甲醛)含量呈先降后升态势;当w(CTAB)=100%[相对于CEC(阳离子交换容量)质量而言]、OMMT在制备UF的第2阶段加入时,OMMT的改性效果相对最好,MDF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F释放量达到E1级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三聚氰胺草酸盐(MOX)和氯化铵分别作为脲醛树脂(UF)的固化剂,然后以相应的改性UF胶粘剂压制胶合板,并探讨了不同固化剂对UF的固化时间、胶合板的胶接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等影响。结果表明:以MOX作为固化剂时,相应UF的固化速率相对较慢,由该改性UF胶粘剂压制而成的胶合板,其胶接强度相对较高,甲醛释放量略高于含氯化铵体系;含MOX固化剂的UF胶粘剂,其DSC曲线峰顶温度(86.22℃)和吸热量(51.14 J/mg)低于含氯化铵体系,并且含MOX体系的固化反应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3.
插层有机纳米蒙脱土对脲醛树脂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化处理,采用插层复合法制备了插层有机纳米MMT/脲醛树脂(UF)胶粘剂;讨论了有机纳米MMT用量对UF胶粘剂的表观黏度、拉伸剪切强度、耐水性及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UF胶粘剂相比,插层有机纳米MMT/UF胶粘剂的表观黏度提高了2.05倍,拉伸剪切强度增加了17%,耐水时间增加了105min,游离甲醛含量由2.01%降至0.32%;经有机纳米MMT插层复合改性后,UF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明显提高,游离甲醛含量明显降低,符合世界环保产品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将不同投料比的OMMT(有机蒙脱土)引入脲醛树脂(UF)合成的3个阶段(加成、缩聚和缩聚后期)中,制备出相应的OMMT改性UF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该改性UF胶粘剂的耐热性高于未改性UF胶粘剂,其游离甲醛含量随OMMT投料比增加而降低,粘接强度随之增大。加成阶段投入OMMT后,该改性UF胶粘剂的降醛效果明显;缩聚阶段投入OMMT后,该改性UF胶粘剂的补强效果显著。OMMT较佳的投入阶段为缩聚阶段,较佳的投料比为2%~3%(相对于尿素总质量而言)。  相似文献   

5.
采用强酸工艺制备低F(甲醛)释放量的MUF[M(三聚氰胺)改性UF(脲醛树脂)]胶粘剂,并探讨了M掺量、固化剂类型及掺量对胶合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M)=4%(相对于F和U总质量而言)、w(硫酸铵)=2%(相对于UF的质量而言)时,MUF胶粘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由该胶粘剂压制而成的3层胶合板的胶接强度(为1.5 MPa)相对最大,5层胶合板的F释放量(为0.33 mg/L)达到E0级Ⅱ类胶合板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复合改性剂制备有机蒙脱土,使有机蒙脱土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中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与CTAB复合改性的效果较好,得到了插层效果较好的NR/OMMT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有机改性剂处理钠基蒙脱土(Na-MMT),制备了有机蒙脱土(CTAB-MMT),再以CTAB-MMT为插层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聚己内酯(PCL)/CTAB-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和XRD对MMT和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TAB-MMT的片层结构比Na-MMT连续性更好,片层间距由原来的1.51nm增加到1.95~3.32nm;CTAB-MMT在PCL基体中分散更均匀;与纯PCL相比,PCL/CTAB-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0.2%,而弯曲强度提高了19.5%。  相似文献   

8.
复合插层有机蒙脱土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风起 《应用化工》2009,38(9):1310-1312
以钠基蒙脱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己内酰胺为原料,制备了复合插层有机蒙脱土。红外光谱分析(IR)、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有机插层剂已进入蒙脱土的层间,CTAB/己内酰胺复合插层有机蒙脱土的层间距大于单阳离子CTAB插层有机蒙脱土的层间距。Molau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有机蒙脱土在有机介质中表现出很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落叶松热解生物油为原料,采用萃取法制备富酚油;然后以此作为UF(脲醛树脂)的改性剂,考察了富酚油含量对改性U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酚油组分复杂,其中酚类物质含量为53.87%;当w(富酚油)=10%(相对于尿素质量而言)时,改性UF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较好,由其压制而成的3层杨木胶合板的胶接强度(1.23 MPa)和甲醛释放量(1.05 mg/L)均优于未改性UF胶粘剂。  相似文献   

10.
以可降解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有机蒙脱土(OMMT)为原料,采用熔融插层复合技术制备可降解聚酯(PBAT)/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首先,采用固相插层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插层剂,对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并对固相插层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插层剂用量、搅拌温度,搅拌时间都成为了影响插层效果的因素。然后将有机蒙脱土(OMMT)与PBAT进行熔融插层共混,制得可降解聚酯PBAT/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拉伸机、差示量热扫描(DSC)对其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蒙脱土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插层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与纯的PBAT相比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废旧高密度聚乙烯(PE-HD)和蒙脱土(MMT)为原料,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考查制备工艺对该材料热氧老化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HD复合MMT或有机蒙脱土(OMMT)后,抗热氧老化性能显著降低,阻燃性能增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OMMT、马来酸酐(MAH)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加入量分别增加时,PE-HD/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抗热氧老化性能无显著变化,阻燃性能呈现先增强后降低或稳定的趋势;当CTAB加入量为1 %、OMMT加入量为3 %、MAH和DCP加入量为1.5 %时,PE-HD/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到19.4 %,阻燃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4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钠基蒙脱土(MMT)进行有机化处理,制备了有机MMT(OMMT)。将OMMT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插层制备了HDPE/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的层间距同季铵盐烷基链的关系。结果表明,OMMT的层间距随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HDPE/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降低,弯曲弹性模量增加,弯曲强度出现极大值,使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并通过溶液插层法制备尼龙12/有机蒙脱土(PA12/OMMT)纳米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改性后的MMT及PA12/OMMT纳米复合粉末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复合粉末热压成型制成标准件,测试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有机改性,MMT的层间距由1.24 nm增加到了2.13 nm,且改性后的MMT能均匀地分散在PA12基体中,PA12/OMMT纳米复合粉末的成型件在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热性能方面都优于纯PA12粉末。PA12/OMMT纳米复合粉末为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提供了一种性能良好的粉末材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环氧树脂(EP)、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十八胺(ODA)对钠基蒙脱土(MMT)进行干法插层改性, 分别制备了CMMT、EMMT、IMMT和OMMT等新型有机蒙脱土,并对聚丙烯(PP)进行熔融改性制得PP/O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 、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分析手段对新型有机蒙脱土及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MMT层间距由蒙脱土的1.5626 nm扩大到4.2828 nm, OMMT片层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当OMMT含量为5 %(质量分数,下同)时,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P提高了25.9 %、17.1 %和127.1 %;同时,加入OMMT后,PP的结晶度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5.
彭嘉冠  孙研 《弹性体》2011,21(1):41-44
采用烷基季铵盐类有机插层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蒙脱土(MMT)进行了改性处理,制备了有机化蒙脱土(OMMT),并对聚丁烯-1热塑性弹性体(PB-TPE)进行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PB-TPE-g-MAH)。以PB-TPE-g-MAH为相容剂,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B-TPE-g-MAH/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了材料结构。结果表明:OMMT在PB-TPE-g-MAH体系中得到了插层和部分剥离,使有机蒙脱土片层间距由原来的1.96 nm增加到3.81 nm。与不含蒙脱土的PB-TPE相比,PB-TPE-g-MAH/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分别对无机粘土进行有机改性,然后制备有机粘上/SBR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季铵盐类改性剂对无机粘土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CTAB改性有机粘土与STAB改性有机粘土的片层间距分别从无机粘土的1.26nm增加到3.77nm和4.39nm;CTAB改性有机粘土的片层结构较稳定,而且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效果较好;所制备的有机粘土/SBR纳米复合材料的片层结构较多,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有机插层剂对无机蒙脱土进行处理制得有机蒙脱土(OMMT),然后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尼龙6/蒙脱土复合材料。用FT-IR、TG和XRD对有机蒙脱土的插层情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插层剂已插入蒙脱土片层中;当OMMT用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熔点最高,结晶度最大,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This research compared radiation-induced admicellar polymeriza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thermal process and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carbon chain length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on film formation. Three types of surfactant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do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DTAB), tetr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TTAB) and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 Isoprene was used as a monomer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n film inside the surfactant bilayers, called admicelle, adsorbed on silica surfa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optimum dose can lead to a better film formation on silica, compared with the thermal method. However, when the dose was over the optimum value, the formation of polyisoprene film was diminished. The formation of polyisoprene film was found to depend not only on the hydrocarbon chain length of the surfactant, but also on the density of adsorbed surfactant on silica surface.  相似文献   

19.
以磁力搅拌器为分散手段,油酸、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或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为主表面活性剂,在NH3.H2O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各种醇作助剂制备微乳化柴油,并对其增溶水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体系TTAB/油酸/NH3.H2O比DTAB/油酸/NH3.H2O的增溶效果好,且在TTAB、油酸、NH3.H2O的摩尔比为1∶20∶17,复配乳化剂用量为3 g,正丁醇用量为3 mL,以0.15 mol/L的NaBr水溶液代替水相制备的微乳化柴油增溶水量最大、成本最低。所制备的微乳化柴油粒径在50~60 nm之间,稳定时间在190 d以上,黏度、密度、腐蚀性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