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对道路实时交通信息需求的迫切,布设高密度、全方位的交通检测器已成为共识。本系统的介绍了常用交通检测器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现代交通中的实际应用,并总结了实际应用中对检测器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交通信息融合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针对交通信息采集过程中的多设备采集系统提出了两种对多种交通检测器检测信息的融合模型。基于该融合思想,建立了3种检测设备的融合模型,并利用3组检测设备的检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种融合模型建立合理,可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环形线圈检测器信息的交通状态模糊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状态是表征交通流运行的拥挤程度,它是各种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础.在分析交通流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得出交通量和占有率比平均车速对交通状态的变化更加敏感.提出了以交通量和占有率为输入变量的交通状态模糊识别方法,并根据实际交通流的运行特性,对输入变量的隶属函数进行了确定.最后,利用某路段环形线圈检测器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与实际交通状态十分相似,可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万桥义 《商品与质量》2010,(20):181-182
在我国,混合交通的安全问题不仅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严重的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对我国混合交通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对混合交通中安全设施、对驾驶员的要求、加强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加强法规建设进行分析,提混合交通条件下的安全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为独特的"双城"发展模式.伴随着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天津市外环线的交通功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协同发展的规律,通过大量的交通实测数据,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天津外环线交通需求的特性以及"双城"发展战略对天津外环线交通的影响,以期为新形势下适时地制定合理的外环线交通管制策略,构建适应"双城"空间发展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传感器布局(SLP)的多种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在最大综合价值模型(MIVM)的基础上,给出了MIVM简化模型及其算法,并用于研究各因素对SLP问题的影响模式.数值实例结果表明,本简化模型能揭示SLP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作用方式,能直观分析各因素对最优SLP问题的影响模式.通过各因素变化时最优SLP二维离散点的分布和运动趋势,揭示了各因素对最大综合价值和最优传感器个数的影响机理,从而当某影响因素变化时能给出相应的策略,使SLP时刻保持或趋向于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7.
数字地球:空间叠加与信息可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信息分布式集成与空间表达形式保持着相关性,数字地球理论揭示了网络空间的多维叠加特性。空间感知的表达受文化和理论方向影响,网络的文化性质影响了空间表达的特殊形态。网络空间叠加特性为网络信息可视化提供了可能,对这种特性的刻划是网络实务展开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基于道路环境、出行路径选择及路段交通流时变特性的城市道路交通检测器配置问题,提出了检测器配置原则,建立了组合优化模型.分析了模型的计算复杂性,根据目标函数的性质和约束条件的相容性,提出了基于解空间分解的有序组合树算法.通过限制不可行子空间、可行非最优子空间,能缩小搜索范围,并给出模型的全局准确最优解.介绍了模型参数的计算,探讨了检测器利用率的量化方法,阐述了交通流小时波动系数、路段客观重要度、检测器配置成本等模型参数的意义及计算依据,给出了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模型的应用及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基于道路环境、出行路径选择及路段交通流时变特性的城市道路交通检测器配置问题。提出了检测器配置原则,建立了组合优化模型.分析了模型的计算复杂性,根据目标函数的性质和约束条件的相容性,提出了基于解空间分解的有序组合树算法.通过限制不可行子空间、可行非最优子空间,能缩小搜索范围,并给出模型的全局准确最优解.介绍了模型参数的计算,探讨了检测器利用率的量化方法,阐述了交通流小时波动系数、路段客观重要度、检测器配置成本等模型参数的意义及计算依据,给出了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模型的应用及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0.
拥挤条件下可变信息板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拥挤条件下VMS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①VMS交通诱导信息的提供位置对交通信息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交通诱导信息被合理地提供给驾驶员,路网交通的运行状况将有较大改善,其中延误减少23.7%,停车时间减少31.8%,停车次数减少38.7%;②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的改善取决于所推荐的替代路径的质量。如果替代路径的质量较差,拥挤现象不但不能得到缓解而且会进一步恶化,并且在替代路径上会形成新的拥挤;③左转次数和左转通行能力是决定替代路径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无论是以出行时间还是出行距离为依据选择替代路径,都应该考虑左转次数及左转通行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失效路径中部分路段可重复利用性,提出了一种更合理的基于替代路径的路网连通可靠性评价方法,定义了替代思想与原则,建立了路段、OD对、路网的可靠性评价模型,在最短路寻找中,采取D ijkistra算法,最后通过算例与前人典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合理、符合实际的路径选择行为.为城市路网规划、管理、防灾救灾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云模型的道路交通安全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等级评价具有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特性,提出了道路交通安全等级云模型评价方法.通过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及标准;计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云数字特征,生成各指标云模型;评价实测数据,由最大隶属度的加权值确定道路安全等级.对西安市二环路实测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东二环、南二环、北二环路道路交通较安全,隶属度U(Ⅱ)分别为:0.404 8、0.609 8和0.497 6;西二环路道路交通基本安全,隶属度U(Ⅲ)为0.621 2.对比灰色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云模型法不仅能反映出道路交通安全等级,更能精确反映所隶属等级的确定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分析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效能,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和设置更加合理提供理论依据,为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交通法规与标准制定部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以定量论证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交通工程设施传递信息量、互信息量、信息熵等概念,并根据交通工程设施基本构成要素,从八类信息(中文、英文、阿拉伯数字、几何形状、颜色、指向、图及特征符号及线形设施等)的角度构建了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基本信息量(未区分不同类信息的权重)计算模型,为分析单位公路空间驾驶人所获得的理论信息量,提出了公路交通工程设施传递信息密度概念,并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提高公路交通系统服务能力、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交通流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设计网络道路交通流仿真平台.介绍了OPNET网络仿真软件的能力映射到设计网络道路交通流仿真平台所作的研究,认为从理论、方法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陆军战术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综合分析了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军事需求问题。在简述当前国内外传感器网络、多传感器系统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按照“要什么,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思路,分析了未来信息化战场对多传感器的客观需求,及陆军战术部队本身能力不足的主观需求,研究了适应信息化战场实际需要的多传感器体系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了多传感器应有的作战运用模式。对需求分析的研究结果,为未来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发展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交通环境对道路安全影响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定量评价交通环境因素对道路安全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模糊一致矩阵法。针对2条高速公路4个相似路段道路安全事故的标准事故值建立了评价矩阵,计算评价了对象的优属度值,对其安全问题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定量直观地表达评价结果,是定量评价交通环境对道路安全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的交通事故损失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在建立对象输入和输出关系时,与传统的数学方法不同,它是基于数据的建模.本文利用这一系统特性,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失与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预测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的方法,为交通事故的预测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可知 :路面抗滑能力与汽车行驶速度不适应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当不能正确地养护公路 ,使路面抗滑能力减弱时 ,无论是左右轮的附着系数的分离还是前后路段附着系数的下降 ,均能导致汽车失控 ,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本文案例虽为施工所致 ,但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元胞自动机的理论,对车辆运行建立了交通流数学模型.通过C++软件描述了运行车辆除超车之外靠右行规则下,交通流量随换道概率变化的情况;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揭示了交通密度在右行规则控制下所形成的交通流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在靠右行驶规则下,适当的转向概率和车速有利于交通流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