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经济效益为总目标,对煤泥浮选工艺进行了综合性技术开发,设计了新型煤浆准备设备和煤泥分级设备,研究了提高浮选机处理能力的措施和经济效益优化方法,提出了浮选工艺流程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酒厂酿酒残液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的轻柴油、有机酸,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复合煤泥浮选剂.研究了复合煤泥浮选剂的制备工艺条件对浮选剂浮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煤泥浮选剂制备的适宜条件为:轻柴油用量为酿酒残液质量6%,有机酸用量为酿酒残液质量2%,轻柴油和有机酸的加热温度为80℃,轻柴油、有机酸与酿酒残液在常温下的反应时间为60min.采用该种浮选剂用于煤泥的浮选试验,该种浮选剂不仅浮选效果好,对不同煤质的适应性强,而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3.
煤泥浮选捕收剂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煤泥浮选捕收剂进行优化试验研究,最终确定混合最佳捕收剂配比及用量。结果表明:在混合捕收剂间二甲基萘和煤油总用量为1000g/t,配比为1:3时,精煤产率达到了76.08%,可燃体回收率为80.43%,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煤泥浮选是湿法选煤厂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分选工艺,而风化煤泥浮选效果差已经成为选煤厂的一项重要难题。本文以超声波辐照为辅助手段研究风化煤泥浮选效果优化方案,并得到以下结论:先添加捕收剂再进行超声波辐照对浮选效果的改善程度最大,超声波辐照时间为40min时,浮选效果最佳,可燃体回收率为81.1%。改变起泡剂添加与超声波辐照的顺序对浮选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棉籽油制备煤泥浮选促进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浮选精煤产率、降低浮选油耗,介绍了棉籽油制备煤泥浮选促进剂的工艺,并对其提高煤泥浮选效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棉籽油制备煤泥浮选促进剂的试验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促进剂的性能影响显著,反应温度低于170℃,棉籽油反应产物对煤泥浮选促进作用很小;催化剂用量过大时,生成的产物起泡性能较好,但会降低药剂的选择性,造成浮选精煤灰分偏高,因此催化剂用量应适中.实验室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棉籽油制备的促进剂对改善马头选煤厂煤泥浮选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提高钱家营选煤厂煤泥浮选效果显著;在煤油中添加促进剂,在相近的捕收剂用量下,可提高浮选精煤产率4%左右;在柴油中添加促进剂,当要求的精煤产率和精煤灰分相近时,捕收剂用量只有柴油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6.
新型高效煤泥浮选药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煤泥浮选药剂ZFC。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工业试验表明,ZFC药剂具有浮选速度快,分选效率高,矿化泡沫粘性较低,精煤过滤(压滤)时容易上饼和卸饼以及产品水分较低、节油率高等特点,可为选煤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细粒煤分选和脱水效果,萨尔矿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分级浮选研究试验,利用水力旋流器将细粒级按80—180μm分级,然后各粒级进行单独浮选。  相似文献   

8.
杨红卫 《煤炭技术》2002,21(4):28-30
针对煤泥浮选剂用量大的问题,提出了评价浮选剂用量的理论指标;在分析影响煤泥浮选剂用量的工艺因素基础上,探讨了降低浮选剂用量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自制微乳捕收剂LY的浮选性能,采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煤泥样品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微乳捕收剂LY用量为0.6 kg/t时,可以获得精煤产率为60.17%、精煤灰分为10.65%的分选指标;与最佳的柴油分选指标相比,微乳捕收剂LY的精煤产率提高了4.85个百分点,精煤灰分提高了0.83个百分点,并且微乳捕收剂LY的用量比柴油低0.1 kg/t,实际的柴油节省率为73%左右(不考虑表面活性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微乳捕收剂LY与煤泥作用后,产生了新的—S—O—吸收峰,增大了煤泥表面的疏水面积,从而有利于分选效率的提高,但其分选选择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起始温度、保温时间、最终温度对废轮胎热解油产率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起始温度、保温时间对热解油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热解最终温度对其影响显著,在起始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30 min,最终温度为700℃时,油产率最高,达45.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热解油中富含芳烃、烯...  相似文献   

11.
低阶煤表面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使其在浮选过程中难以很好地完成矿化过程,导致低阶煤浮选产率低.为了解决传统的柴油等极性油捕收剂在低阶煤浮选中选择性较差,不能有效分选的问题,采用一种高效捕收剂对陕西正通煤业不黏煤煤样进行浮选试验,并与柴油作为捕收剂的试验进行了对比.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量高效的复合捕收剂M5419、煤油和柴油与煤样作用后的接触角、Zeta电位、红外光谱,对比了三种捕收剂对煤泥的捕收能力,并采用三种捕收剂进行了煤泥的开路浮选试验。开路试验结果表明:M5419捕收剂用于盘江金佳煤泥浮选,精煤产率比柴油和煤油分别提高6.54个百分点、6.79个百分点;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7.83个百分点、5.66个百分点;煤样接触角比柴油和煤油分别提高3.5°和2.4°;等电点之差分别提高3.24 mV和1.91 mV。采用M5419作为捕收剂进行"一粗—二扫—四精"闭路浮选试验,精煤灰分可降至5.64%,可燃体回收率为88.70%,固定碳回收率达到99.03%,实现了煤泥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乙醇胺对油酸进行酯化改性,获得油酸酯化改性捕收剂,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具有明显特征吸收峰。通过浮选机理研究,在试验用量范围内,胶磷矿纯矿物与改性捕收剂作用后接触角可达87.23°(此时上浮回收率达97.87%);油酸改性捕收剂引入亲水基团,CMC提高19.58倍,在水中溶解性增加;同时改性后的捕收剂分子截面积由7.27 ?2增大至9.51 ?2,分子截面积提高了30.81%。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与纯矿物来自同一矿山的低品位磷矿石浮选具有较强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于伟 《选煤技术》2021,(1):121-125
采用烃类油蒸发制造油气,将油气通入浮选柱气泡发生器的吸气口,生成油泡.对低阶煤煤泥进行油泡柱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泡对低阶煤煤泥具有强捕收能力与高选择性,分选指标较好.将油泡浮选技术用于工业浮选柱分选,可有效降低浮选捕收剂用量,浮选泡沫层稳定,分选指标好.油泡浮选技术在低阶煤煤泥浮选提质中的应用,为低阶煤煤泥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煤用乳化捕收剂的浮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的浮选中,将捕收剂乳化后使用,可提高药剂分散性,促进药剂在矿浆中的扩散,提高药剂利用率.该文从乳化药剂油水配比、浮选速度及药剂选择性等方面,对山东某选煤厂浮选原矿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实验表明:乳化捕收剂具有较高的药效,可有效降低药耗,提高精煤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单矿物浮选试验、接触角、红外光谱、和ζ电位测量分析了东北大学研制的DJL-1和DJL-2捕收剂在铝土矿正浮选中的浮选行为和作用机理。一水硬铝石与DJL-1和DJL-2作用后接触角变大、疏水性变强;高岭石与DJL-1作用后接触角几乎不变,与DJL-2作用后接触角变大。DJL-1使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ζ电位均负向增加,DJL-2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ζ电位影响较小,分别使用DJL-1和DJL-2,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最大回收率之差为54.5%和70.5%,DJL-2在更宽的温度和pH范围内获得更好的浮选结果;DJL-1和DJL-2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存在键合吸附和氢键作用,DJL-1与高岭石表面存在氢键作用。结果表明,DJL-1和DJL-2均是铝土矿正浮选的优良捕收剂,且DJL-2更优。  相似文献   

17.
以选煤厂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煤泥的煤质特征。探索了改变充气量对浮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煤泥为难选煤泥,常规浮选很难得到低灰分的精煤产品。对浮选精煤产品进行粒度与密度组成分析,表明解离不充分与细泥夹带是造成精煤灰分偏高的主要原因。采用原煤分级 粗粒级磨矿浮选工艺,可有效降低精煤产品的灰分。  相似文献   

18.
浮游选煤中抑制剂的应用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浮选精煤灰分普遍高于重选精煤的现状,在浮选过程中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MC)作抑制剂来降低浮选精煤灰分,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它的抑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CMC用量在30 g/ t时,可以降低精煤灰分1%~2%;CMC能选择性地吸附在煤矸石表面,增加其表面的亲水性,扩大煤与矸石的表面性质差异,达到抑制煤矸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煤泥粒度变细对浮选效果的影响,从不同细度颗粒的几何特征、润湿热及浮选行为3方面探讨了炼焦中煤的尺度效应。使用BET比表面测定仪、微量热仪分别研究了炼焦中煤粒度减小对其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及润湿热的影响,用Young-Laplace方程分析了基于毛细管作用捕收剂吸附的变化,通过半经验公式计算了颗粒粒径及润湿性对上浮概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细度超低灰精煤的浮选试验。研究表明,随着炼焦中煤粒度的变细,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呈数倍增大,Ⅱ类孔增多,平均孔径增加;基于毛细管作用的捕收剂吸附增强,对去离子水的润湿热值急剧降低;存在最佳粒度范围使颗粒的上浮概率最大,中等紊流强度的浮选环境中,控制疏水颗粒粒径在-200+45 μm或亲水性颗粒粒径在-10 μm或+45 μm均可强化浮选回收。相同浮选药剂条件下,煤泥粒度越细,煤的回收率越难以保障,并且水回收率呈增加趋势,浮选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