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型胆甾液晶单体(M1)和一种向列液晶单体(M2),通过与聚硅氧烷(PMHS)接枝共聚得到了系列侧链液晶聚合物P1~P6,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TGA)、偏光显微镜(POM)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液晶性能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随着胆甾液晶基元的减少,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清亮点(Ti)逐渐降低。聚合物P1~P6均为胆甾型热致液晶,聚合物呈现出典型的胆甾液晶彩色Grand-jean织构、油丝及焦锥织构,并且颜色随温度升高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内外最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两种新型功能性液晶聚合物-侧链液晶聚丙烯酸酯及聚丙酰胺的合成方法,大分子链结构及其液晶相转变温度,指出这类聚合物合成方法简单,一般显示热致性向列型或近晶型液晶相,液晶相转变温度和液晶态温度范围随链结构的不同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聚硅氧烷侧链高分子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烯丙氧基苯甲酸对甲氧基苯酚酯(ABPM)和烯丙基胆甾醚(ACE),用NMR及MS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上述两种化合物的末端双键与含氢硅油的Si-H进行催化加成反应,得到了含侧链的聚硅氧烷,红外光谱证明,大部分Si-H已参加了反应。聚合物具有液晶性,聚物和共聚物的液晶相具有不同的特点,分属于向列型,近晶型和胆甾型。  相似文献   

4.
液晶多肽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荣  李新贵  华轶敏 《功能材料》2003,34(1):23-25,28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近年来液晶多肽的大分子链结构、液晶性能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液晶多肽在一定条件下将出现各向同性态到各向异性态的可逆转变,伴随着大分子链从线圈状到螺旋状的可逆转变。聚[γ-苄基-L-谷氨酸酯]有序度参数可达0.875。二次谐波的产生证明了有些液晶多肽呈现奇异的胆甾相结构,其胆甾相由极性向列型片晶组成,且分子偶极矩和长轴方向平行。多肽既可显示溶致液晶性又可显示热致液晶性,其液晶相多为胆甾型,有时呈向列型。外加场如取向场及电场对多肽的液晶性也会产生强烈影响。液晶多肽可加工成液晶态水凝胶、纤维和薄膜等,可望用作全息照相材料、光学元件、彩色滤色器以及溶致液晶电池等。  相似文献   

5.
热变色胆甾相液晶的制备及微囊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降低胆甾相混合液晶配方中胆甾烯基油烯基碳酸酯的含是及适当改变胆甾烯基氯的含量,获得了10℃-50℃范围内,变色温度梯度为1℃,变色范围从蓝色→绿色→红色的一系列胆甾相混合液晶。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含胆甾醇基元的手性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异丙酰氧基胆甾基酯(M)和一种含偶氮基元的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异丙酰氧基偶氮苯甲酸乙酯(N),将它们与含氢聚硅氧烷接枝共聚,得到侧链手性偶氮液晶聚合物PA1~PA6。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旋光仪、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所合成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液晶相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体M具有胆甾相的油丝织构,单体N具有向列相的纹影织构,聚合物PA1~PA6呈现胆甾相的Grandjean织构,它们的热稳定性好,液晶区间宽达171~180℃之间。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用基团转移聚合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带联苯-西佛碱液晶基元的无间隔段侧链型液晶高分子。运用^1H-NMR、FT-IR、元素分析、DSC、GPC、POM等方法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发现相转变温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分子量分布对热行为无明显影响,液晶织构不随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8.
一种组合型液晶聚酰亚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浩军  顾宜 《功能材料》2002,33(5):563-565
以3,5-二氨基苯甲酸-4′-联苯酯和4,4′-二氨基联苯等为共聚单体,制备了一种主,侧链均含联苯液晶基元的组合型液晶聚酰亚胺(PI),DSC,WAXD和热台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该组合型液晶聚酰亚胺呈现层状近晶相织构。主,侧链液晶基元间的原位复合自增强作用使PI-3薄膜的力学强度提高了107%,模量提高了129%,尺寸稳定性提高了40.6%,共聚和侧链液晶基元的引入改善了PI的成膜加工性能,所形成的组合型液晶PI能溶解于常用极性有机溶剂如NMP,DMAc和DMSO中。  相似文献   

9.
热变色胆甾相液晶的制备及微囊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降低胆甾相混合液晶配方中胆甾烯基油烯基碳酸酯的含量及适当改变胆甾烯基氯的含量,获得了10℃ ̄50℃范围内,鸾以温度梯度为1℃、变色范围从蓝色→绿色→红色的一系列胆甾相混合液晶。当配方中胆甾烯基氯含量超过20%以上时,混合液晶的显以顺序颠倒。同时,对此类混合液晶的微囊化技术及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胆甾型液晶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术了纤维毒素衍生物胆甾型溶致液晶结构的纤维素衍生物的复合物的结构研究的进展。纤维素衍生物能在多种溶剂中形成胆甾型溶致液晶,其液晶相具有多重织构特性,即它的多种织构的存在与外界条件如溶液的浓度、温度等有很大关系。在纤维素衍生物的胆甾型液晶溶液中还可观察到多种向错结构,含纤维素衍生物的高分子复合物的合成一方面使纤维素衍生物胆甾型液晶结构的研究进入了更微观的层次,另一方面其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基伟  张宝砚 《功能材料》2012,43(17):2421-2424
合成了两种胆甾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1和4-{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丁氧羰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2。将两种单体按一定比例与含氢聚硅氧烷(PMHS)共聚得到了一系列侧链液晶聚合物P1-P6。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 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等手段对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液晶性能和相行为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表明单体M1、M2和聚合物为热致胆甾型液晶,聚合物在常温具有选择性反射现象,在升温—降温—再升温的过程中反射波长随温度升高发生蓝移,且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逆变色性。  相似文献   

12.
介晶单体十一烯酸胆甾醇酯(M1)和手性单体丙烯酸薄荷醇酯(M2)通过接枝共聚引入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中,制得系列侧链聚合物P1~P8。通过DSC、偏光显微镜(POM)、X射线衍射分析(WAXD,SAXS)、旋光仪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聚合物P1~P8都具有光学活性,均为胆甾型热致液晶,具有较宽的介晶相范围,呈现出清晰的彩色Grand—jean织构及油丝织构。但当M2含量大于30%时,聚合物的液晶性能逐渐变弱。  相似文献   

13.
含酒石酸基元的液晶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以酒石酸为中心的新型工字型液晶单体2,3-二乙酰氧基-1,4-丁二酸对烯丙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酯(M1),将其与手性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2)共聚,得到侧链液晶聚合物P1~P8。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所获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液晶相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液晶单体M1具有近晶相扇形、纹影织构,手性单体M2具有胆甾相油丝织构。聚合物P1~P8出现胆甾相的Grandjean织构,随着单体M1含量的增加,聚合物P1~P8的Tg呈上升趋势,液晶区间变窄。  相似文献   

14.
将一种含胆甾醇基液晶单体、一种含氟单体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接枝共聚合成了一系列液晶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偏光显微镜(POM)、X射线衍射(WXRD)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手段,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随着含氟基团组分含量逐渐增加,该系列液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清亮点都呈现降低趋势,并且液晶相由胆甾相转变为近晶相。由于含氟部分和聚合物中的碳氢部分极难相容,形成层状聚集,从而使胆甾相受到抑制,有利于近晶相的形成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液晶探伤评价国营南峰机械厂曹玉革液晶探伤的研究始于60年代,但80年代以来却少见有关液晶探伤论文的发表及其应用报道,原因在于其自身的严重不足。液晶探伤主要是应用胆甾型液晶温度效应和溶剂效应的颜色改变来进行的。温度效应是温度变化引起胆甾相散射光色彩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新型功能性侧链液晶聚丙烯酸酯的液晶性质,光电性质及应用前景,指出这类聚合物一般显示热致性向列型或近晶型液晶相,液晶相转变温度和液晶态温度范围随链结构的不同发生显著变化,具有较短的电场及光场响应时间,对某些有机物质具有选择吸附能力。可望用作光学信息储存材料,气相色谱固定相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材料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液缩聚的方法,以6,6′-二羟基麦芽糖六乙酸酯(MA)、4,4′-对羟基联苯酚(MB)、癸二酰氯(SD)为单体,合成了主链液晶聚合物(P1~P7)。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偏光显微分析(POM)、旋光性分析(SROT)、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分析(XRD)等手段研究了手性单体对主链液晶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1~P5呈现出近晶相的破碎焦锥织构,P6~P7呈现出胆甾相的彩色平面织构,手性基元的引入诱导出了胆甾相。液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和清亮点(Ti)随手性单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醇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聚乙烯醇侧链液晶高分子并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聚乙烯醇中羟基的给质子能力和苯乙烯吡啶上氮原子的授质子能力形成的氢键,通过分子自组装合成聚乙烯醇侧链液晶高分子.这是一种热致性向列型液晶高分子.由于聚乙烯醇主链良好的柔顺性,该侧链液晶高分子具有较低的相转变温度和较宽的液晶温度范围.同时,通过氢键连接液晶基元和聚合物主链,相对减弱了液晶基元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它们之间保留了一定的自由性,提高了侧链液晶高分子的柔顺性,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偏光显微镜,对乙基纤维素/二氯乙酸(EC/DCA)胆甾相液晶的织构进行了研究。当EC/DCA液晶溶液处于两相共存状态时,可以观察到一种典型的胆甾相液晶织构形式——盘状聚集体。结合有效偶极矩模型,推断了分子链在盘状聚集体中的排列方式及盘状聚集体的二维等速生长性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于板流变仪及熔融指数仪研究了一种新型热致液晶高分子材料聚酯醚砜(PEES)的流变行为,测定了该聚合物的熔体粘度-温度、粘度-剪切速率关系,以及聚合物的熔融指数-温度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热致液晶的流变特性。同时研究了该液晶聚合物与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组成的不同组分含量的原位复合材料在360℃下的熔融指数变化,表明该液晶聚合物能降低PES-C的熔体粘度,进一步说明此液晶聚合物具有改善PES-C的熔融加工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