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Si及α-Al2O3超细粉对Al2O3-ZrO2-C系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认为在Al2O3-ZrO2-C系材料中同时加入Si和α-Al2O3超细粉,Si粉除了与C生成了SiC纤维外,其反应产物SiO2还与α-Al2O3超细粉及ZrO2生成了莫来石(A3S2)和Al2O3-ZrO2-SiO2(AZS)固溶体,这些新生成的矿物相对试样的显微结构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Si及α-Al2O3超细粉对Al2O3-ZrO2-C系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认为在Al2O3-ZrO2-C系材料中同时加入Si和α-Al2O3超细粉,Si粉除了与C生成了SiC纤维外,其反应产物SiO2还与α-Al2O3超细粉及ZrO2生成了莫来石(A3S2)和Al2O3-ZrO2-SiO2(AZS)固溶体,这些新生成的矿物相对试样的显微结构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强  萧小月 《功能材料》1997,28(6):599-603
本文利用Sol-Gel法制备了Al2O-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讨论了主要内容是体系成分(Al:Si:Ti摩尔比)对落膜制备过程及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步水解法可以得到稳定的Al2O3-SiO2-TiO2复合溶胶,进而制备复合陶瓷薄膜。组分间的静电作用是溶胶凝结的原因。三组分中,Si/Ti摩尔比是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XRD对薄膜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表明复合薄膜由Al4Ti2SiO12  相似文献   

4.
CS-KPS复合体系引发S-g-PAM反相胶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K2S2O8为引发剂,研究了在反相乳液中合成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S-g-PAM),实验证明,加入少量铈离子组成复合体系,对提高反应速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文中对硫酸铈-过硫酸钾(CS-KPS)体系的用量及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纳米ZrO2/(1-n)SiO2-nAl2O3介孔复合作的制备与光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1-n)SiO2-nAl2O3(n=0、0.01、0.1)混合气凝胶体系,并以此作为载体,成功地将纳米ZrO2粒子组装到(1-n)SiO2-nAl2O3介孔体系中,而形成纳米ZrO2/(1-n)SiO2-nAl2O3介孔复合材料。光致发光光谱研究表明,室温下以316nm(3.92eV)波长激发时,纳米ZrO2粒子540nm(2.30eV)荧光峰,在介孔复合体  相似文献   

6.
多孔陶瓷薄膜表面形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Al2O3、Al2O3-SiO2及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Al2O3薄膜的上为γ-Al2O3;Al2O3-SiO2薄由γ-Al2O3和非晶诚SiO2组成;而Al2O3-SiO2-TiO2薄膜的相成分为Al2O3、TiO2、Al4Ti2SiO12和非晶态SiO2,各相的含量随化学成分变化而变化,AFM观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由多种Lewis酸(FeCl3、AlCl3、TiCl4、BF3·OEt2等)与SOCl2配制成的一类新型聚合引发剂,比较了它们对α-蒎烯的引发复合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引发体系的活性比之单独的Lewis酸均大幅度提高,活性大小顺序为:BF3·OEt2/SOCl2>TiCl4/SOCl2≈AlCl3/SOCl2>FeCl3/SOCl2,与它们的配位能力大小顺序一致。系统考察了TiCl4/SOCl2体系的聚合性能,研究了复合引发剂组分比、溶剂、活泼单体苯乙烯、外加Lewis碱以及聚合条件等对α-蒎烯聚合动力学、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子结构的影响,据之讨论了该复合引发剂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活性种本质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CA—CA2—C2AS—MgO系统中C2AS转为为Q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1300℃下CA-CA2-C2AS-MgO系统中C2AS转化为Q相的条件,结果表明,在CA-CA2-C2AS-MgO系统中的C2AS只有补钙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Q相,转化后的矿物组成为CA-C12A7-Q-MgO。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Al(OTf03引发的1,3-戊二烯在二氯甲烷中的阳离子聚合引发过程。该发反应按引发剂中残余的质子给予体与引发剂形成的H2O/Al(OTf)3和HOTf/Al(OTf)3,引发体系按共引发机一进行,聚合反应因此存在由两种引发体系产生的两种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
燃烧合成AlN/ Y2O3陶瓷及致密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HS工艺,在100MPa的高压氮气下,制备了具有较高致密度的AlN/Y2O3陶瓷,结果显示,Al-N2-Y2O3体系的SHS过程中,当反应温度升至1760C时,Y2O3与Al2O3形成共晶液相Y3AI3O12,发生液相烧结。随着Y2O3含量的增加,上烧结作用增强2,产物致密度显著提高,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Al-N2-Y2O3主要发生在燃烧波蔓延方向,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EPMA和XRD的分析方法,研究了Si_3N_4-Al_2O_3-ZrO_2系陶瓷材料表面氧化层组成。结果表明,Si_3N_4-Al_2O_3-ZrO_2系陶瓷材料表面氧化层是由方石英相、ZrSiO_4相和含有Al_2O_3、CaO等的SiO_2玻璃相所组成,其中SiO_2玻璃相中Al_2O_3、CaO等的含量,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1300℃下CA-CA2-C2AS-MgO系统中C2AS转化为Q相的条件。结果表明:在CA-CA2-C2AS-MgO系统中的C2AS只有补钙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Q相,转化后的矿物组成为CA-C12A7-Q-MgO。  相似文献   

13.
应用量子化学研究Ca2Fe2—xAl2O5的水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量子化学SCC-DV-Xα方法分析了Ca2Fe2-xAlxO5体系听a2Fe2O5,Ca2F31.43Al0.57O5和Ca2F31.28Al0.72O5,认为它们的水化活性随Al的增加而提高的原因是:(1)Al的净电荷比Fe高,易吸收水分子的弧对电子;(2)Al-O键比Fe-O键弱,易断裂而容易与水反应。  相似文献   

14.
SiC纤维补强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SiC纤维对LCAS(Li2O-CaO-Al2O3-SiO2)和MAS(MgO-Al2O3-SiO2)微晶玻璃的补强,观察和分析了在不同复合系统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在SiC纤维/LCAS微晶玻璃复合系统中,发现纤维与基体之间有一中间界面层,它主要是在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中通过扩散形成,并且于1200℃时在界面上形成富C层。SiC纤维/MAS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由于在烧结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致密的TiC-Al2O3-Fe系金属陶瓷,研究了延迟时间,高压特续时间,压力及Fe含量对合成TiC-Al2O3-Fe金属陶瓷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了TiC-Al2O3-Fe系金属陶瓷时,合成产物中气体的排放,液相的存在及组成相之间的润湿性是制备密实材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SrTiO3复合功能陶瓷中烧结助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一次烧成法制备出SrTiO3电容-压敏复合功能陶瓷,着重研究了SiO2-TiO2-AlO2系统结助剂对SiTiO3陶瓷的结构和复合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合理的烧结助剂有助于促进SrTiO3陶瓷的烧结,改善微观结构,并相应优化SrTiO3陶瓷的复合功能。研究确定,优化的烧结助剂组成为0.5wt%Si2O-0.2wt%TiO2-0.05wt%Al2O3。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SiCl4-NH3、SiCl4-O2、SiCl4-N2-H2、TiCl4-NH3-H2、TiCl4-N2-H2、TiCl4-O2、AlCl3-O2等为体系,运用均匀成核理论,研究了平衡常数Kp、过饱和比S及临界核半径,r*等因素对气相反应法中超细粉末的形成及粉末结构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r*大于某物质的晶格常数时,用气相反应法得到的该物质的超细粉末一般为晶体粉末,反之则得到无定形粉末.  相似文献   

18.
重力分离SHS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忠民  王建江 《材料保护》1998,31(11):16-18
基于重力分离SHS法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分析了内衬陶瓷层的组织结构及添加剂SiO2和CrO3对复合钢管耐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内衬陶瓷层主要由构成枝晶的α-Al2O3基体相和分布于其间的FeO·Al2O3尖晶石相所组成,SiO2主要以石英相结构存在于枝晶晶界中。在Fe2O3+Al+SiO2体系中,陶瓷层的腐蚀主要为晶间腐蚀,并在SiO2添加量为4%wt时,复合钢管的腐蚀失重率出现极大值(约为1  相似文献   

19.
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玻璃晶化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玻璃形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中成核速率(I)和晶体长大速度(U),获得晶体形成的最佳温度,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CaO-MgO-Fe2O3-Al2O3-SiO2渣系晶体的影响,计算的晶体形成的最佳温度结果表明与该体系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一致。  相似文献   

20.
晶内型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研究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工艺过程,利用Al2O3从γ相到α相的蠕虫状生长过程,使大部分纳米SiC颗粒位于Al2O3晶粒内,用沉淀法制得的、含有5vol%SiC的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其强度为467MPa,韧性为4.7MPa.m^1/2,与一般的Al2O3陶瓷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显示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