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关于劳动价值论大讨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劳动价值论问题展开讨论,对于完善、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在讨论过程中,有些观点违背了马克思的本意,而且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也不利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两次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这是当前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又要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首要的前提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否则就根本谈不上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特点 ,阐述了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以及研究劳动价值论及分配机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晏智杰教授的3篇答辩文章提出了质疑,讨论了中国改革是否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相矛盾、劳动价值论的具体运用和发挥的范围是不是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据攻击的角度和方法,将中外理论界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论的攻讦与诘难分为五类。作认为,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阐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容与内在逻辑才能作出有力的回击。提出只有运用全面的观点与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过程论的思想与方法摆脱传统认识的束缚,才有挖掘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内涵与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教师的劳动进行分析 ,教师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教师的劳动是一种服务劳动 ,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劳动价值论一直广受众多学者关注,同时也引起不断的争论和思考。为了更好地对当今社会中出现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同时对我们制定政策提供指导,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同时根据现实社会情况不断对其做一些补充。本文从对劳动二重性和剩余价值进行分析,揭示怎样在新形势下更好理解和运用劳动价值论,同时还指出不能将创新劳动简单视为重复劳动。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使劳动形式、劳动主体、价值源泉和分配理论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要求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及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等,对教育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发展轨迹和脉络的阐述 ,界定了知识性人力资本的内涵和发展特征 ,分析论述了知识性人力资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并提出活化人力资本能够创造新价值 ,而物化人力资本只能转移价值的观点 ,从而将学术界对知识技术、经营管理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议归结为知识性人力资本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对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政策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