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睿  陆华 《广东化工》2012,39(6):320-321
依据电镀集中园区废水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收集,采用化学法+膜生物(MBR)+RO膜脱盐处理工艺达标排放和回用,对比了部分常见工艺的特点,包括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强调电镀污水源头分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某线路板厂电镀废水综合处理的工程设计为实例,通过分析工程概况与工艺要求,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等对含镍废水、有机废水、含氰废水和综合废水等不同的电镀废水进行分类综合处理,并运用反渗透RO膜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装置实现废水回用处理.工程实际运行表明废水处理后能达标排放和回用,系统合理、有效、可靠,对电镀企业的废水处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废水回用是电镀企业发展中必然要达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镀镍漂洗废水水质特性、主要成分,对现有镀镍漂洗废水回用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电镀废水回用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技术在小型电镀园区水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实例的分析,探讨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型电镀园区水回用中可行性,工程实践表明膜技术用于电镀固区废水回用中是可行的,经过21d的运行,膜系统产水量稳定,产水10.25m3/h,脱盐率98%,产水电导率≤150μS/cm,水回收率保持在56.4%左右.膜系统产水可回用于电镀生产线.  相似文献   

5.
李景杰 《水处理技术》2013,(12):132-135
介绍了化学法综合处理电镀废水及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废水回用工程。传统化学法综合处理前处理废水、焦磷酸铜废水、含铬废水、含氰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等电镀废水,采用pH和ORP控制仪控制各处理单元加药量,处理效果稳定,技术成熟可靠,运行操作简便。通过深度处理后,能满足生产回用要求,减少电镀废水排放,实现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本文探究了芬顿(Fenton)-活性炭耦合陶瓷膜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生化出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处理效果,运行稳定性,膜污染规律与膜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当活性炭投加量为40 g/L、换炭量为4%/d、膜通量设置为70 L/(m2·h)时,耦合工艺深度处理效果优异,经30 d运行,出水COD、TOC和浊度分别为14 mg/L、4.5 mg/L和0.04 NTU,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标准。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增强该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还可以有效减缓膜污染,延长膜的运行周期。被污染后的膜,依次经物理清洗和次氯酸钠清洗后,膜通量可恢复至原来的94%。Fenton-活性炭耦合陶瓷膜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生化出水效果优异,具有长期运行稳定性,可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实现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砜酰胺膜处理镀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渗透技术处理电镀废水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使废水中的化学品和水得到回用,实现无废水排放的闭路循环生产。本文介绍的是应用聚砜酰胺膜(PSA)  相似文献   

8.
根据电镀废水水质的特点,对含氰废水、含油废水、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和含铜废水进行分类前处理后,与混排废水混合进行混凝沉降-MBR(膜生物反应器)法预处理,采用超滤和反渗透装置对废水作进一步处理实现回用,反渗透浓水则采用电渗析-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工艺实现脱盐后再次进入反渗透装置处理回用.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的出水不...  相似文献   

9.
薛琦  刘芊妤  汪超 《云南化工》2020,(5):82-83+86
电镀废水处理是工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步骤,可应用先进的膜工艺,对电镀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将常规废水处理工艺和膜生物反应器相结合,可使电镀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水质。采用超滤净化、反渗透、纳滤等工艺处理,能够使综合电镀废水达到回用水标准水质。利用反渗透膜处理镀镍漂洗废水,可达到很高的镍浓缩倍数,从而回收镍,并且达到回用标准水质。此外,短时间内还可将反渗透浓缩镍设备费用收回,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蒋小友  吴军 《电镀与涂饰》2014,(12):524-527
根据对国内电镀工业园的走访调查,从废水处理设施的营运模式(间断运营与连续运营)、工艺选择(包括化学法、化学法+生物法、化学法+膜处理系统+生物法、树脂交换+膜处理系统+生物法)、废水回用比例和园区营运等方面剖析了国内电镀工业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给予电镀工业园优惠政策、税收减免、资金和配套服务等支持。电镀工业园要高标准定位,实现零排放或90%以上的高回用,对有价值的金属资源要完全回收,无价值的金属资源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膜分离技术在镀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处理镀镍废水的工艺特点,分析了二级膜分离技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吸附–电解法回收金属金的成本和收益。介绍了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废液的机理和过程。UV与活性炭处理工艺对比表明,当镀液中的TOC含量为100%时,以前者处理只需要10个星期而后者则要10个月。UV分解法对PCB镀铜液的处理实践表明,处理6.3m3的镀铜液需要5.5天。比较了5种常用的铜、镍回收工艺的特点。指出真空浓缩法结合UV净化技术,可节省30%~70%的能源,净化后的铜、镍废水可回用于电镀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种氯乙烯精馏尾气回收氯乙烯单体方法的机理、工艺及特点的比较,建议选择膜法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3种环保电镀方法:通过省水、回用水工艺降低用水量;通过低污染、长寿命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通过易处理、可生物降解工艺降低污染物处理难度。研究了清洗次数对清洗水量的影响。比较了4种常用回用水技术包括RO(反渗透)、NF(纳米过滤)、UF(超滤)和MF(微滤)等的工艺特点。对前处理液回用技术──油脂吸附过滤系统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6种贵金属回收工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铀水冶和精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低浓度含铀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研究对膜萃取技术处理含铀废水进行了综述,主要归纳了液膜、中空纤维膜、聚合物包容膜这3种膜在膜萃取处理含铀废水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简要说明了膜萃取技术在含铀废水处理中所具有的优点和应用潜力。同时对膜萃取技术的应用特点、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膜萃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电镀集中区电镀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废水处理是电镀集中区建设成功的关键.提出了搞好电镀集中区中电镀废水处理的一些前提与方法:首先要按清洁生产的要求对入驻集中区的企业进行审核,同时要认真剖析集中区内电镀废水的特点,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电镀废水进行分类收集,采用最佳的废水处理技术,并根据"集散控制模式"进行处理,以达到回用废水及回收废水中有价值的重金属的理想效果.对各种先进的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法、膜分离技术、螯合沉淀法、HR型除铬机、生化法和高压脉冲电凝加硅藻土整合技术)进行了对比.推荐采用国外某公司的重金属捕捉剂.  相似文献   

17.
铁氧体法去除废水中的镍、铬、锌、铜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氧体法处理含镍、铬、锌、铜的废水,研究了pH及硫酸亚铁投加量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对于镍、锌、铜离子,最佳絮凝pH分别为8.00~9.80、8.00~10.50和10.00,投加的亚铁离子与其摩尔比均为2~8;六价铬的最佳还原pH为4.00~5.50,最佳絮凝pH则为8.00~10.50,最佳投料比为20....  相似文献   

18.
百菌清中间体间苯二甲腈生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高浓度的含氨和氰化物的废水,处理难度大。常规方法处理这类废水时,往往采用在低pH条件下先将氰化物氧化分解,再在高pH条件下吹脱或蒸氨的办法进行处理。研究提出了1种处理氨、氰化物废水的新技术——气态膜吸收技术,利用氨和氰化物酸碱性的差异,从废水中分别回收,实现了污染物的资源化,同时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无2次污染物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综合国内外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介绍了分析化学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吸附法、膜分离技术及生物膜法等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技术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纳滤和反渗透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纳滤和反渗透两种膜工艺对印染厂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废水减排、再生回用的目的,主要考察膜性能、处理效果及经济性等方面的状况.结果表明,在性能方面,与反渗透膜相比,纳滤膜在较低压力下即可获得较高的通量,NF-2和NF-2#产水COD分别为150~180 mg/L和120~130 mg/L,产水电导率分别为2 900~3 200 μS/cm和2 000~2 300μS/cm.反渗透产水水质较好,COD可达到5 mg/L以下,BW30和CPA2的产水电导率分别稳定在38 μS/cm和63μS/cm.虽然对一价离子的去除率差异较大,但两种膜工艺对Mg2+、Ca2+等工业循环回用水中最关注离子的去除率相当.在经济性方面,反渗透和纳滤处理成本分别为1.82元/m3和1.53元/m3.膜工艺的经济优势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