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街区规划对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街区中,富有个性的传统生活万式可以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文章以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对建筑遗产中城市历史街区规划的研究,说明历史街区保护的涵义、价值以及保护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文化、历史及艺术3个层面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提出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及以人为本四大保护原则,以赣州市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及类比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使得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街巷空间之间达到交融共生,也为其他类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城市建筑尤其是历史建筑记录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城市改造与扩容,不应以牺牲历史建筑为代价,而应高度重视与保护历史建筑。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妥善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才能"走出去",与各种文化比肩、平等交流并长久立于荣耀之地。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的古建筑承载着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是当地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凝结,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记录,也是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章以太原市小井峪古戏台保护为个案,在文化生态理论视野下,探讨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古建筑及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作为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基所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中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建设方式愈加普遍,传统村落的乡土风貌受到严重破坏,村落数量也急剧减少,历史文脉被切断。此外,落后的生活条件难以满足村民现代社会的生活需求,大量的人口外迁使传统村落失去了活力。文章针对当前保护困境,立足于在地文化经济、空间、情感及社会四种属性的现状解读,从文旅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文化认知提升及传承主体培育四方面入手,提出基于在地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法,以此实现经济振兴、人居环境改善与乡土文化复兴,从而助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再结合鄣吴村规划实践探析保护方法的实施路径与效应,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思路与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中外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举例研究,讨论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保护中面临的两种困境,即传统街区的尺度肌理与现代生活的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与维持传统街区的真实性所需要的传统生活方式的矛盾,来判明时代背景下建筑遗产"原真性"保护的概念与内涵更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建筑师》2016,(5)
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为南方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在闽东北山区气候、地形条件下以当地土木材料进行的地域性、建构性的生态建造系统。在以自然/人文整体生态保护为基础的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为核心命题之时,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对于乡村复兴的意义,在于顺应社会生态保护与发展趋势,延续传统体系对地形、气候的生态建造逻辑,判定其现代化更新的方向和路径,发展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生态、低碳的地域建造体系,而此为传统建造文化的保护发展之实质。  相似文献   

8.
林元娜 《现代装饰》2008,(10):32-35
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一杯好茶,需细品才知其味,其精妙之处,需置于心中才知其神。本案设计者正是将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了提取,将其荟萃于作品之中,以现代生活的方式去读取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在繁忙、紧张中生活与工作的现代人来说,怀旧是每个人闲暇时的乐趣,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文化的国家,太多太多的历史让我们刻骨铭心。但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环境来说,过于浓重的传统文化生活,明显与现代的生活状态格格不入。因此,设计师在注重现代生活格局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生活方式进行了融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2)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关心。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当前工业化发展速度过快,传统生活方式在被日益智能化和快速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现出了时代意义,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都市发展与非物质  相似文献   

10.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大量实地调查、测绘与研究,分析总结了成都满城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成因、整体特征和类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针对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发展及利用的思路与对策。作者认为,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上,辨证扬弃地吸收传统街巷空间环境的历史文脉,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力图将今天的保护区建设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从而使保护区既能体现地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特色,又要满足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工作和游憩的生活方式,使今天的保护区规划和建设走上一条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整体和谐的道路,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道路的不断延伸,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注释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从城市道路的景观构成要素出发,结合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探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提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步骤,讨论城市道路号观设计的具体内容:通过对道路线型、绿化植栽、交通设施、沿街建筑与道路的协调性、道路景观结点、道路景观的自然景色、人文要素、对人活动的考虑以及道路蒂观与地下因素和变动因素的分析论述,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具体思路和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昆明南屏及东西寺商业步行街空间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冰  姜书纳 《山西建筑》2012,38(19):11-12
从街道的空间组成特色和街道功能出发,对南屏街、东西寺两个商业步行街作了系统比较,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两个街区的相同点和各自特色,从而为今后特色步行街的设计提供实例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长沙市清水塘街道为案例,通过对其场所空间特征分析找出其作为文化街的现有特色,结合对其转型动因阐释以及转型内容的分析,综合评估其从古玩文化街到书画艺术文化街转型发展的优势与问题,并提出相应规划优化建议,以期对清水塘街及其它特色文化街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青岛四方路里院街区景观环境的保护及更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勇  匡富春 《工业建筑》2012,42(2):147-151
青岛四方路里院历史街区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里院街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建筑、艺术、历史价值。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四方路里院街区正在逐渐消逝,亟需保护。通过对四方路里院街区的物质及非物质景观环境的研究,以求四方路里院街区建筑的重生和建筑文脉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和巴黎最具历史和空间特色的商业街为例,从影响街道空间形象的几个重要方面探讨与分析了两大商业街的空间特征,并总结出了国外商业街空间设计的经验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浩 《山西建筑》2004,30(16):36-37
对沿街商铺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阐述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沿街商铺的重要性,分析了沿街商铺的设计难点,介绍了规划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手段,以使沿街商铺达到最佳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17.
吴伟  张淑婷 《山西建筑》2010,36(33):22-24
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出发,对影响街道家具表情表达的特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态表情、情态表情、理性价值三个关于街具表情的概念并进行了阐述,对进一步研究街具总体表情类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唐莲  丁沃沃 《建筑学报》2015,1(2):18-22
基于严谨的城市调研和理性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沿街建筑立面标识图示街道空间特征的潜力;研究论证了立面标识的长度、宽度、面积以及在立面的分布与街道使用性质、步行者活动的具体关联,并转化为图示方法,为城市空间研究与调研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生态街道"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了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 ,分析了城市“生态街道”的内涵 ,提出了建设现代城市“生态街道”的设计准则 ,指出城市街道的生态化设计是城市街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瑜  关健斌 《新建筑》2005,(4):79-82
通过对整治规划范围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广州南沙镇中心街道不同区域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以及可利用的资源,提出环境整治总体规划的原则及目标。并针对不同的区域,分别提出街道空间、街道景观的规划目标、控制因素以落实总体规划的设计理念,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步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