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卫星与网络》2014,(6):44-44
5月24日中午12点05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与三菱重工业公司在位于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了搭载有陆地观测技术卫星“大地2号”的H2A火箭。约16分钟后,“大地2号”与火箭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卫星与网络》2012,(12):54-54
据韩国《东亚日报》11月30日报道,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年内重新发射“罗老”号的可能性。据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高层透露,韩国有望与制作“罗老”号一级火箭的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研究和生产中心将合约时间延至2013年年末。  相似文献   

3.
搭载日本气象厅新型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的H2A火箭25号机于本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2点16分从鹿儿岛县南种子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日本发射的上一颗气象卫星是2006年2月升空的“向日葵7号”。“向日葵8号”搭载的传感器性能大幅提高,观测频率也有所增加,有望在监测暴雨云团、台风动向以及持续喷发活动的火山等防灾领域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卫星与网络》2014,(9):47-47
据飞行现在时网站2014年8月28日报道,SpaceX公司的一位主管说:"传感器端口阻塞"(blocked sensor port)很可能是导致8月22日发射的"猎鹰"-9号火箭样机发生爆炸的原因。火箭样机发射失败的调查还没有完成。本次发射失败是由单个传感器失效引起的单点故障,而"猎鹰"-9号火箭具有多个传感器,所以,如果“猎鹰”-9号发生同样故障不会对发射任务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8年2月23日当地时间17时55分(北京时间23日16日55分)日本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KIZUNA(纽带)”由HⅡA火箭在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HⅡA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50公里,远地点高度35976公里、  相似文献   

6.
《卫星与网络》2007,(3):20-20
2月24日13时41分,日本H2A火箭搭载情报搜集卫星“雷达2号”和“光学3号”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7.
图说天下     
《卫星与网络》2013,(9):46-46
日本发射第一枚“艾普斯龙”号新型固体燃料火箭。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4日14时(北京时间13时),在位于鹿儿岛县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了第一枚“艾普斯龙”号新型固体燃料火箭。
  “艾普斯龙”号火箭是2006年停止使用的日本国产固体燃料火箭M5的后续型号。它比M5更小,是一种小型火箭,全长24米,重约91吨,能将重约1.2吨的卫星发射到高度约数百公里的低轨道上。
  首枚“艾普斯龙”号火箭搭载了“SPRINT-A”小型科学卫星。这种小型科学卫星长宽各约1米、高约4米、重约365公斤,将在距地球约1000公里的轨道上运转。其搭载的望远镜将观测火星、金星和木星的大气变化状况。
  由于发生故障,“艾普斯龙”号的发射今年8月曾两次延期。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共同社2月24日报道,东京时间24日13时41分,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第4颗卫星搭载H2A火箭升空,随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原定于15日进行,但由于天气原因被一再推迟。据悉,在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后,由4颗卫星组成的日本全球情报搜集系统将正式开始运作。  相似文献   

9.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机构2004年12月27日向宇宙开发委员会提交报告申请,委托俄罗斯民间公司为日本发射通信试验卫星,并获批准。这是27年来日本首次委托外国公司为日本发射国产人造卫星,当然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机构的不得以之举。H2A型火箭的连连失利,完全打乱了日本卫星发射的全盘部  相似文献   

10.
据《信息时报》报道 ,美国于 7月 2 2日完成了国内首个远程弹道导弹拦截装置的部署工作。美国导弹防御官员介绍说 ,陆基导弹拦截装置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起助推器作用的 3级火箭和一部分被称为“破坏飞行器” ,负责打击目标的小型火箭。导弹拦截装置将和一个巨大的卫星、雷达、计算机和指挥中心网络相连。当发现远程导弹来袭时 ,卫星将向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北方司令部发出警报 ,拦截装置随后启动 ,对来袭导弹实施打击。导弹拦截装置在 8次试验中只有 5次命中目标。导弹拦截火箭长度 :1 6.5米最小拦截速度 :2 .4万千米 /小时美国防部计划…  相似文献   

11.
2008年2月23日当地时间17时55分(北京时间23日16时55分)日本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KIZUNA(纽带)"由HⅡA火箭在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HⅡA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50公里、远地点高度35976公里、轨道倾斜角28.5度的静止转移轨道,随即星箭分离。3月1日12时47分,卫星完成多波束天线的展开;3月14日卫星进入预定的对地静止轨道,目前卫星各项运行状态良好。据日本航天部门透露,该卫星的开发、发射和运行共花费4.8亿美元,通过多波束和有源相控阵天线能够向19个不同地区实现最高速率达1.2Gbit/s超高速双向数据通信,该卫星预计可以运行5年之久,但不会用作商业用途,其中多项技术代表了当今实用宽带多媒体通信卫星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海外聚焦     
日本发射大推力火箭奠定战略打击力量的基础迄今为止,日本共进行了13次运载火箭发射,失败了3次。其中大推力的H-2A捆绑式两级火箭于2001年8月首次成功发射后,又连续发射了6次。虽然2003年11月29日第6枚H-2A火箭在发射10分钟后发生故障被指令销毁,但本月24日的第7次发射获得了圆满成功,将一颗多用途卫星M TS A T-1R送入了预定地球同步运行轨道。H-2A火箭直径4米,高度53米,除2台主发动机外,还捆绑有4台固体助推火箭,箭体结构比较先进。这次发射的H-2A火箭已属改进型的,高轨运载能力已达2吨。同时它也是一种过渡型号,日本计划在2007年使…  相似文献   

13.
《卫星与网络》2014,(1):44-44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欧洲空间局(ESA)研制的盖亚探测器(Gaia)当地时间12月19日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4.
国外简讯     
032FS-X一号样机6月6日开始组装据《航空爱好者》1994年2月报道,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及美国洛克希德·福特华事业部正式开始了日本下一代战斗机(FS-X)一号样机的制作。三菱重工负责前部机身、主翼的制作和整个飞机的组装;川崎重工负责中部机身、发动机入孔盖的制作;富士重工负责垂直尾翼、机头整流罩和进气口的制作;洛克希德·福特华事业部负责后部机身、主翼左侧上外板的制作。各公司在1994年6月之前把自己负责制作的部件运送到名古屋小牧工厂组装,12月首次展出,然后进行半年地面试验。1995年夏季至秋季进行初飞…  相似文献   

15.
2013年9月下旬,俄罗斯"质子-M"(Proton)运载火箭恢复其中断了近3个月的发射服务,将一颗欧洲大型商用通信卫星Astra 2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而日本H2A运载火箭制造商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MHI)宣布获得加拿大新一代通信卫星Telestar12V的发射合同。Proton-M火箭成功发射SES公司的Astra 2E卫星格林尼治时间2013年9月29日21时38分,一枚俄罗斯Proton-M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将搭载的欧洲知名卫星运营商SES公司新一代通信卫星Astra 2E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6.
《卫星与网络》2014,(8):43-43
一枚德尔塔—4型火箭2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把两颗用于"盯梢"别国卫星的美国间谍卫星送入太空。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经由互联网直播了火箭发射情景,显示这枚63米长的德尔塔—4型火箭于当地时间19时28分(北京时间29日7时28分)发射升空。这枚火箭总共运载3颗卫星,其中两颗将在太空中专门侦察别国卫星动向,第三颗较小的卫星用于工程测试。这两颗间谍卫星属于美国空军的秘密项目,即"地球同步轨道太空态势感知项目"。美国2月解密这一项目,意在震慑别国卫星:"别乱来,我们正盯着你。"  相似文献   

17.
按照苏联和法国共同研究和利用宇宙的计划,1972年4月4日在苏联用同一个火箭发射了一颗“闪电-Ⅰ号”通信卫星和一颗法  相似文献   

18.
顾聚兴 《红外》2010,31(4):16-16
据www.thalesgroup.com网站报道,由欧洲Thales Alenia航天公司提供甚高分辨率光学成像仪、由欧洲EADS Astrium公司作为主承包商为法国国防部制造的“太阳神2B”军事观察卫星于2009年12月18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由阿丽亚娜航天公司的一枚阿丽亚娜5号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9.
《卫星与网络》2014,(11):56-56
据美国下一代政府网站2014年10月23日报道,美国防部计划研发俄制发动机RD-180的替代方案。与此同时,美国挤压研磨公司和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正在通过3D打印技术建造发动机,该发动机可替代RD-180发动机,用于“宇宙神”-5火箭执行军事发射任务以及未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因技术故障和天气等原因而多次推迟上天的日本“先进陆地观测卫星”(ALOS,又叫“大地”卫星),终于在2006年1月24日由H-2A火箭发射升空,进入距地面高692千米、倾角98°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次发射是H-2A的第8次发射。该火箭上一次是在2005年2月成功发射的。日本H-2A可将重为4~6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