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Zr-Ti-Cu-Ni-Be大块非晶合金等温晶化过程相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透射电镜(TEM)对Zr41.2Ti13.8Cu12.5Ni10Be22.5(at%)大块非晶合金的等温晶化过程和析出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块非晶合金在等温晶化过程中表现出多阶段相析出行为,并且在不同的晶化阶段,析出相也有所不同。在第1个晶化阶段,析出相主要是体心四方(b.c.t)结构的Zr2Cu相;而在晶化的第2个阶段,晶化相主要为简单六方结构的ZrBe2相。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合金在发生晶化时会形成富Zr区和富Be区,即有相分离的趋势。XRD测试的结果也证实了非晶合金在发生完全晶化时,主要的晶化产物为Zr2Cu和ZrBe2相。  相似文献   

2.
采用旋铸急冷工艺在大气环境中制备出了(Ni0.75Fe0.25)78Si10B12非晶合金带材。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样品为完全非晶。用Diamond TG/DTA差热分析仪在高纯氩气保护下测量了非晶薄带的热稳定性参数Tg,Txi,Tpi并分析其晶化行为,加热速度分别为10K/min,20K/min,30K/min,40K/min。(Ni0.75Fe0.25)78Si10B12非晶合金的Tg,Txi,Tpi均随加热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其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均有动力学效应。分别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该非晶合金的晶化激活能,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对试样在通高纯氩气保护下,进行等温(695K,715K,745K,765K,保温60min)退火处理,利用XRD分析了非晶合金等温晶化时相转变及组织转变。合金在715K和745K温度退火时,在非晶基体上析出了单一的γ-(Fe,Ni)固溶体,平均晶粒尺寸分别约为10.3nm和18.5nm,765K退火处理后的结晶相为γ-(Fe,Ni),Fe2Si,Ni2Si和Fe3B,平均晶粒尺寸约29.6nm。  相似文献   

3.
落管技术与急冷方法制备Cu60Zr40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X射线衍射和DSC热分析技术研究了由落管技术制备的非晶Cu_(60)Zr_(40)的晶化行为,并且与急冷条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落管技术制备的Cu—Zr非晶合金与同成分的急冷非晶样品有明显不同的晶化行为,急冷条带样品的晶化析出相为Cu_(10)Zr_7,晶化属于多形型转变,而落管样品的晶化析出相为Cu_(51)Zr_(14)和未知的富Zr相,晶化属于初晶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Zr对PrFeB非晶合金晶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TA(差热分析仪),XRD(X射线衍射)研究添加元素Zr对PrFeB非晶合金的形成,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rFeB非晶薄带最终晶化为α-Fe和Pr2Fe14B相,晶化过程中析出亚稳相Pr2Fe23B3,非晶合金中添加1、2at%zr元素可使αFe相的起始晶化温度升高,且无亚稳相Pr2Fe23B3析出,同时细化α-Fe晶粒。  相似文献   

5.
将La55Al25Ni20大块非晶合金加入到ZA27合金中,研究了非晶合金对ZA27凝固组织的影响。发现加入非晶合金后的ZA27铸锭组织中析出枝晶状、块状、小花状等第二相。第二相随机分布在基体中,使基体枝晶细化。添加等量的La55Al25Ni20晶体合金时未析出小花状第二相,且对一次枝晶的细化效果不如添加非晶合金好。电子探针(EPMA)试验结果表明,析出的第二相中含有较多的Zn元素,使初生α'相枝晶发育不完全,产生细化,且造成了麻点区的扩大。合理利用非晶独特的晶化过程,为La55Al25Ni20大块非晶在合金添加剂方面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Zr—Ti—Cu—Ni—Be—Fe大块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块Zr41Ti14Cu12.5Ni2Be22.5Fe8非晶合金中的晶化行为,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其经表现激活能,实验表明,在Zr基大块非晶合金中掺下Fe后,其玻璃转变与晶化行为都与加热速率有关,均具有动力学效应,同时,从昌化反应速率常数的角度讨论了非晶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Zr65CU12.5Ni10AI7.5Ag5非晶合金玻璃转变和晶化过程.利用DSC对合金晶化过程实时监控,在加热到不同温度随炉冷却退火后对样品进行TEM分析,观察其不同阶段的微观结构变化,揭示其晶化特征.结果发现:Zr65Cu12.5Ni10Al7.5Ag5急冷合金晶化过程分为3段.初期晶化相为二十面体准晶I相,在I相与非晶基体之间没有明显的成分差异,准晶相相比于非晶基底略富Zr贫Cu;初期二十面体准晶相形核密度高生长迅速,通过消耗非晶相紧密堆积生长:晶化第1阶段结束后仍有残余非晶相存在.  相似文献   

8.
Zr-Cu-Ni-Ta-Al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弧熔炼铜模铸造法制备了Ta晶体相增强的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XRD)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Ta加入对(Zr0.65Cu0.175Ni0.175)90-xTaxAl10(x=0,4,6,8,10)(原子百分比)非晶复合材料非晶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的加入改变了合金的晶化行为,随着Ta含量的增加,合金的DSC曲线由单一晶化峰转变为多个晶化峰。加入10%Ta的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基体固溶约4%的Ta。复合材料的塑性应变量达到3.2%,同时最大应力达到1855MPa,明显高于不含Ta合金。块状非晶合金复合材料中Ta晶体相的存在,阻止单一剪切带的扩展,诱发更多剪切带形成,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塑性。  相似文献   

9.
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其晶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工业用原材料在铜模吸铸条件下制备了直径为2 mm的Fe50Co7Ni13Zr10B20块体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分扫描量热计(DSC)对铸态样品的结构、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晶化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该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初始晶化温度Tx1、过冷液相区△Tx1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分别为804 K、875 K、71 K和0.59.采用连续加热方法对其晶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其玻璃转变激活能和晶化峰激活能分别为339.2 kJ/mol和326.4 kJ/mol,表明合金具有强的热稳定性.由VFT方程拟合获得该非晶合金的脆性参数m为23.  相似文献   

10.
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铁磁性非晶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出现的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铁磁性非晶合金的研究状况。在传统的铁基或然基等铁磁性非晶合金中添加Ca、Al等元素可以大大提高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降低临界冷却速度,最终制备出厚度在150μm以上的块状铁磁性非晶合金,这些合金具有一些共同特点;(1)它们均为多元合金系;(2)组元之间的原子半径差别较大;(3)其晶化化过程为一阶段晶化,伴随几个晶化相的同时析出;原子的长程扩散重排导致晶化过程被大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新型块体非晶合金Mg70Ni15Gd10Ag5(at%),其临界制备尺寸不低于5 mm,是目前Mg-Ni基非晶合金制备尺寸的最大值。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发现合金的晶化为多级晶化。随着升温速度的提高,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开始温度Tx、熔化前4个放热峰温度(Tp1、Tp2、Tp3、Tp4)、熔化开始温度(Tm)和液相线温度(Tl)均向高温区移动,晶化行为具有显著的动力学特征。利用Kissinger法计算特征温度对应的激活能,其值分别为Eg=188.05 kJ/mol、Ex=144.79 kJ/mol、Ep1=138 kJ/mol、Ep2=142.40 kJ/mol、Ep3=119.10 kJ/mol、Ep4=72.86 kJ/mol。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Toexaminethethermodynamicsanddynamicsofglasstransitionofamorphousaloy,itisnecessarytomeasurespecificheatoftheal...  相似文献   

13.
Specific heats of undercooled liquid, crystal, and glass states for the ZrAlNiCuCo alloy are measured by a calorimeter.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are used to enlarge the measuring temperature range of specific heat for an undercooled liquid. The specific heat data of the glass with a zero heating rate are obtained by extrapolating the measured specific heat data of the glass with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And specific beat functions of undercooled liquid, crystal and glass are obtained too.  相似文献   

14.
Zr41.25Ti13.75Ni10Cu12.5Be22.5多孔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aCl颗粒作为预制型,U形石英管作为坩埚,在双温区加热电炉中通过快速渗流、水淬和盐型滤除方法制备出直径为8.1mm、高为70mm的Zr基多孔块体非晶合金.XRD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由单一的非晶相组成.SEM观察表明,孔隙之间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孔隙直径和孔棱均小于1mm,多孔非晶合金密度为3.63g/cm^2,孔隙率为40.5%.  相似文献   

15.
从非晶形成理论、热喷涂制备Fe基非晶涂层两个方面对热喷涂制备Fe基合金涂层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热喷涂制备该涂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Zr65Al7.5Cu17.5Ni10大块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晶化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直接水淬法成功制备直径5mm球状Zr65Al7.5Cu17.5Ni10大块非晶态合金。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检验证明样品完全为非晶态。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分析了Zr65Al7.5Cu17.5Ni10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利用Kissinger方程求得Zr65Al7.5Cu17.5Ni10非晶合金的晶化表观激活能。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Zr65Al7.5Cu17.5Ni10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是按下面的次序进行的,非晶态合金→体心立方晶相Zr2(Ni,Al)+非晶相→体心立方相Zr2(Ni,Al)+体心立方相Zr2(Cu,Al)。  相似文献   

17.
(Fe1-xCox)84Zr3.5Nb3.5B8Cu1非晶合金的高温和低温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磁天平(MB)及提拉样品磁强计(ESM)研究了(Fe1-xCox)84Zr3.5Nb3.5B8Cu1(x=0-0.8)非晶合金高温与低温磁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该非晶态合金加热到800-900℃后,除x=0.8的合金外,,合金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均比淬态有所提高;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x=0,0.2,0.4,0.6的合金中析出单一的a-Fe(Co)相,x=0.8的合金中析出Co3B,FeB相,当x=1.0时合金中析出单一的fccCo相。该非晶合金在1.5K时的饱和磁化强度σs随Co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当x=0.2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x的增大,合金的σs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分热分析仪研究了Fe78Si9B13合金凝固过程的微分热分析特征参数及其与非晶合金带材铸造工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e78Si9B13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初晶时间及初晶温度间隔大于一定数值时,合金带材的铸造不能顺利进行,或者带材质量出现瑕疵。因此Fe78Si9B13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初晶时间及初晶温度间隔可以作为合金熔体质量的参考判据。  相似文献   

19.
Fe-Mo-P-C-B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良好的软磁性,作为结构和功能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Cr、Ni合金化制备了耐腐蚀Fe-(Cr,Ni)-Mo-P-C-B块体非晶合金,其非晶形成临界直径达5mm。Cr、Ni合金化显著提高了Fe-Mo-P-C-B块体非晶合金在HCl、H2SO4、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使钝化电流密度降低、腐蚀速度降低、电化学反应电阻增大。  相似文献   

20.
TiAl基合金的非晶钎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种典型的块体非晶成分Zr65Al25Cu27.5(摩尔分数,%),制备成非晶条带焊接TiAl基合金,研究了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并分析了钎焊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Zr65Al25Cu27.5非晶条带可以成功焊接TiAl基合金。焊缝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从中部到界面区依次是先析出的Zr2Cu型和ZrCu化合物,粗大的ZrCu型化合物和Ti2Al型柱状晶。焊接母材中的Al元素向焊缝发生了扩散,在界面区形成了一层很薄的反应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