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择ARM CPU的操作系统μC/OS-Ⅱ,μCLinux,还是Linux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目前国内在ARM CPU上广泛采用的三种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μCLinux和嵌入式Linux作分析,提供选择一个合适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是通用的32位微处理,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产品.通过介绍μCLinux在ARM中的应用,讨论了如何裁剪μCLinux内核以及如何将内核移植到ARM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宋安  习勇  魏急波 《电子工程师》2005,31(5):56-58,80
NAT(网络地址翻译)技术有效地解决了IP地址紧缺的问题,为实现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一个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的嵌入式平台上实现NAT设备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文中介绍了NAT技术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在自行设计的ARM7嵌入式硬件平台上基于μCLinux操作系统实现了NAT的功能,并通过实现其他相关功能,构建了完整的NAT设备,完成了小型网络接入Internet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7内核的LPC2144芯片,利用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可裁剪性、可移植性和多任务等特点支持下的数据采集装置,研究了数据采集装置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可对生产现场的各种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数据采集是控制系统实现控制的基本条件,只有准确实时的获取对象的运行数据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结果表明ARM7内核+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数据采集装置,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精度高、运行稳定、性价比高等特点,不仅使其采集性能大幅度提高,而且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显著增强,可以在各种工业场合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远程医疗,提出一种以32位微控制器LPC2210为核心的心电远程监护终端设计方案.该终端主要实现对人体心电信号的采集、A/D转换以及远程传输,可广泛用于医院、社区、家庭监护,为医护人员及时准确的诊断提供帮助.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μC/GUI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用于人机界面,提供了一种基于LPC2124微处理器平台实现光转发仪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详细讨论了在此平台下μC/GUI的移植,并设计了与LCD的接口驱动程序及用户接口函数的修改,成功将μC/GUI移植到光转发仪硬件平台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ARMLPC2214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C/OS-II设计实现了一种电力设备点检机,给出了详细的软、硬件模块设计方案,所设计的点检机在成本、性能上有很强的优势,并且具有运行稳定、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ARM体系结构,重点介绍了LPC2214的组成并举了应用实例,然后分析了μC/OS-II的移植,最后说明了LPC2214的调试。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贴片封装LED元件焊接时温度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智能LED回流焊机温控系统.硬件部分,用LPC2148和传感器DS18B20为核心组成温度测量及控制系统,再通过液晶显示屏(128×64)将其所处的状态及实时温度曲线显示出来.软件部分,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 C/OS-Ⅱ,搭建了一个任务管理平台,可以克服传统的采用前后台控制和中断响应方式所难以很好解决的实时响应差、控制效率低的缺点.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维护简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ARMLPC2214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C/OS-Ⅱ设计实现了一种电力设备点检机,给出了详细的软、硬件模块设计方案,所设计的点检机在成本、性能上有很强的优势,并且具有运行稳定、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LPC214X平台的μC/GUI移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μC/GUI在具有图形界面的嵌入式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以LPC214X为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介绍了用于嵌入式应用的图形支持软件——μC/GUI,概括了它的功能及特色,对其移植进行了重点研究,实现了μC/GUI接口函数及配置文件的移植,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和需要修改的源代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ARM7+μC/OS-II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原理框图,实现了将嵌入式操作系统植入该系统中,列出了软件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冯俊 《电子产品世界》2010,17(5):46-48,51
在存在谐波等干扰的电力环境下,为了准确测量交流电压、电流值,需要使用真有效值测量电路。在此介绍了真有效值数学计算方法,以及使用TRMS-DC转换器件和PIC16F873构成的真有效值测量电路。此电路配合外围保护电路,能有效防止电子设备在异常情况下发生损毁。  相似文献   

14.
吴智勇  刘岚 《信息通信》2006,19(5):26-28
文章在分析AGC环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ARM的数字电平控制的具体设计方案.介绍了AGC与飞利浦LPC2132的特点,提出了LPC2132在AGC回路中的运用及其硬件接口设计的具体方法,最后给出了LPC2132软件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整个方案实现了高频信号功率衰减的数字控制,改善了AGC环路对高频信号功率的控制性能.极大的提高了射频功率调节电路输出电平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设计中,图形用户界面(GUI)是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重要方式,液晶屏作为GUI的重要设备,在智能仪器仪表与高端嵌入式设备中得到广泛运用。文中介绍了基于ARM920T内核的芯片S3C2440内部LCD控制器以及LCD接口电路设计和相应驱动程序开发。并在此基础上移植了一种非常优秀的图形用户接口软件包μC/GUI。经过测试与μC/GUI实例运行,在液晶屏幕上得到了满意的显示效果,证明了液晶显示部分硬件接口、驱动设计以及μC/GUI移植的合理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M7和ZigBee的嵌入式精确定位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ARM7平台和ZigBee技术的嵌入式精确定位系统。ZigBee模块组成无线网络与ARM7相连,通过ARM7的CAN控制器长距离传输数据,最终通过串口通信在上位机实时动态的图形化显示定位位置。  相似文献   

17.
本血液检测系统成功实现了系统数据的采集、批量数据存储、医学算法嵌入、人机交互、上下位机通信等各个模块,融入操作系统μC/OS-Ⅱ对模块和设备进行任务管理,协调各设备之间数据的通信和资源的有序访问。血检系统主板软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层次到模块的形式来搭建骨架,依托μC/OS-Ⅱ操作系统邮箱队列机制,创造高低速数据访问模型的可容性,构建数据和软件源码的可穿插访问,最大效率地完成了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18.
材料在长期受载过程中,其承载力与耐久性降低。实时监测其受载情况并进行结构破坏状况分析,能够为材料的安全提供参考。传统的动态监测存在监测精度和集成化不高、稳定性不好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出基于嵌入式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的动态监测系统。整个动态监测系统以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应用μC/OSIII嵌入式操作系统完成任务的调度与管理,采用emWin实现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同时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来提高动态监测系统的精度。通过实践验证,动态监测系统的监测精度、实时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同时动态监测系统能够很好的监测出材料受载情况,能够为近场动力学理论分析材料的结构破坏状况提供所需数据。实践证明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广泛应用的ARM7体系结构为移植目标,讨论了基于μ 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多任务处理能力的移植.介绍了μ C/OS-Ⅱ系统和ARM7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给出了移植条件及移植的实现过程,同时给出了多任务移植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内部芯片采用单片机,采集终端硬件功能简单,芯片性能低,软件设计复杂,终端设备软件无底层操作系统,任务调度需由程序设计者设定,系统升级困难。基于ARM7的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运用Samsung公司的ARM S3C44B0X01硬件平台,配置嵌入式μCLinux操作系统,选用两端式温度/电流传感器AD590,构成的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具有高精度多路采集,更简单的软件设计,方便的软硬件功能修改、扩充、升级等优点,满足了系统实时性需求,有效地解决了温度采集及控制系统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