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26年建成以来,德绍包豪斯校舍就作为现代主义最重要的标志性符号被建筑历史研究者和建筑师所熟知,然而相比其他具有类似重要性的经典现代建筑作品,对这座建筑本身的讨论和解读却甚少。文章以其建筑屋顶一段略显诡异的女儿墙作为突破口,试图从文献和档案中梳理并还原这一经典作品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若干话题,希望把这座建筑从一个符号真正还原到20世纪20年代德国现代主义早期的具体历史和技术语境中的真实建造物。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通过展览将其建筑理念传播给主流社会,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城市发展。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两次建筑展,不仅成功地将先锋建筑师推向大师之列,更预测了近20年建筑范式的转变。之后的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和21世纪初的一系列艺术展,则重新定义了建筑、城市与艺术的跨界关系。作者通过阐述过去近10年来在中国的几次个人参展和策展经历,思考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建筑师策展对建筑学和城市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侯冬炜 《新建筑》2003,(4):16-18
在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发展过程中,虽然建筑师的作品总体反映出对于景观的忽略,但由于景观设计受到现代主义新思想的启发,在探索现代空间和自由平面的过程中,走向了对自然和场所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藤村纪念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第一代日本现代建筑师谷口吉郎二战后设计思想的转变,介绍他在20世纪40~60年代探索的具有"纯净的意匠"的现代建筑之路,认为包括谷口吉郎在内的许多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没有走"国际化"的道路,而是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具有人文精神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设计尝试,其成就对中国当下建筑设计的继承与创新有重要的启迪。文章提示对具有人文精神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师和作品应加以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热点     
《新建筑》2015,(2):152
<正>赖特的遗产2015年2月,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10个建筑作品被列入本年度美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作品首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候选对象。作为一位出身"纯正"的美国建筑师,赖特当年被微软公司选中,在光盘百科中制作了赖特专辑:作为最为中国建筑学子们熟知的现代主义建筑宗师之一,赖特此次被申遗的建筑作品很可能是中国学生们做的第一个建筑模型。但是赖特对于我们而言,其实仍然很陌生。赖特在现代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6.
《建筑师》2015,(6)
作为一名重要的拉美建筑师,罗赫略·萨尔莫纳跨越了哥伦比亚两个建筑时代,从"二战"后初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到当代著名的建筑师群体。早期他在哥伦比亚和法国接受建筑专业训练,20世纪50年代曾在法国作为柯布西耶的助手工作。其作品里展示了一种对哥伦比亚现代建筑,以及其建筑的个人表达问题的持久探索。本文回顾了他最重要的一些建筑作品,并通过引用诸多评论家和他本人的论述,力图揭示建筑师最个性化的尝试,及其失败和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7.
<正>在前不久召开的"致敬百年建筑经典: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发布暨中国20世纪建筑思想研讨会"上,最令人瞩目的是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98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它在用作品梳理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发展脉络时,将中国当代建筑师一个作品"模板"选入"经典",并阐述了入选理由:何为20世纪优秀中国建筑,何以要敬畏20世纪中国建筑师,何为20世纪建筑背后应特别关注的人和事。所以,在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思考和表达本国建筑传统。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民族主义背景下,这一主题引起了很多日本建筑师的注意,他们热衷于将现代建筑表现为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加上一个倾斜的瓦屋顶。但也有日本建筑师认为这只是对中国建筑的继承而非日本建筑本质的转译,并进而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发展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的建筑大师众多,日本的当代建筑师把带有东方特色的现代建筑种子带到了世界各地。文章选取了妹岛和世与藤本壮介两位有代表性的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从其设计理念、设计风格与设计手法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了对比与研究,在发掘其设计理念的同时,对其设计手法与设计风格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与归纳,并以此来提高对于日本当代建筑思潮的认识与理解,为今后我国的建筑设计及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余燚  陈平  柳肃 《新建筑》2022,(2):117-121
中国早期著名建筑师柳士英于1930—1932年间,设计了其职业生涯的第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上海中华学艺社大楼。依据当时的记录资料,整理、分析了这一建筑的建设过程及其从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实践磨练几个方面,对柳士英现代建筑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柳士英对现代性的追求完全不囿于任何风格,而是希望利用建筑从事艺术创新,以提振文化,进而改良社会。从这一角度重新理解并深入研究柳士英的作品、经历,将提供新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