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固化树脂线收缩率测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映红  曹瑞军 《热固性树脂》2002,17(3):F040-F041
针对激光固化树脂的特殊性能 ,介绍了一种测试其线收缩率的方法。该法名为圆柱体法 ,使用一定长度的玻璃管作光固化反应器 ,通过测量固化前后尺寸变化 ,可较精确地测出光固化树脂的线收缩率 ,该方法为光固化树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紫外光(UV)固化胶黏剂收缩率与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V胶黏剂的固化收缩率与固化后的残留应力乃至粘接强度有着密切关系。对比UV胶黏剂中不同丙烯酸单体、几种低聚物和阳离子单体的收缩率和相应的粘接强度。讨论了单体和树脂类型对收缩率和粘接强度的影响。介绍了以低收缩丙烯酸酯树脂和阳离子树脂为主体树脂,以低收缩单体为稀释剂、配合填料和适当增强剂制备出混合型UV胶黏剂。该胶黏剂粘接强度和耐久性好,其固化收缩率为3.5%,远低于普通自由基型UV胶黏剂。经湿热老化试验后,粘接强度保持率仍保持在80%。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UV固化环氧丙烯酸树脂TTA,其分子中同时含有环氧基团和双键基团,可满足低收缩性深层阳离子-自由基混合UV固化,固化深度可达到30mm以上,收缩率仅为0.19%。进一步采用自由基树脂(1271)与TTA配合,在快速进行低收缩率深层UV固化同时,可以实现较高的固化程度,树脂固化物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激光快速成型加工中光敏树脂收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光敏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深入仔细地分析和研究,并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光敏树脂收缩率的数学模型,由此得出减小树脂收缩对零件精度影响的几点结论,有效地解决了树脂收缩对零件精度的影响。还对激光快速成形加工中所用树脂的性能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低轮廓添加剂,运和比重法测定了S-602树脂的固化收缩率,分析了LPA对S-602树脂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低固化收缩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环戊二烯为共聚单体之一,合成了一种低固化收缩率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该树脂保持了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透光性和力学性能,冲击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不饱和聚酯/聚氨酯弹性体共聚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数均摩尔质量为2000-13000g/mol的活性端基聚氨酯弹性体,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共固化以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测试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氮酯弹性体共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马丁耐热和收缩率,并探讨了增韧机理及低收缩机理。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聚氨酯弹性体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容性好;树脂固化时,聚氨酯弹性体以一定粒径的胶粒析出,均匀分布在树脂中。MAPU弹性体能降低UPR的固化收缩率,MAPU摩尔质量越大,用量越多,对UPR的收缩率补偿越高;MAPU-2的总体改性效果最好,当用量为15%时,UPR的冲击强度可提高55%以上,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马丁耐热温度的保持率也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数均摩尔质量为2000~13000g/mol的活性端基聚氨酯弹性体,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共固化以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测试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弹性体共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马丁耐热和收缩率,并探讨了增韧机理及低收缩机理。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聚氨酯弹性体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容性好;树脂固化时,聚氨酯弹性体以一定粒径的胶粒析出,均匀分布在树脂中。MAPU弹性体能降低UPR的固化收缩率,MAPU摩尔质量越大,用量越多,对UPR的收缩率补偿越高:MAPU-2的总体改性效果最好,当用量为15%时,UPR的;中击强度可提高55%以上,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马丁耐热温度的保持率也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9.
MFE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固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MFE环氧乙烯基酯(含MFE型和AFE型二种型号)树脂的固化性能(凝胶时间、放热峰和固化收缩率)作了报道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树脂中均匀分散纳米氮化硅粉体,经紫外光固化后,纳米复合材料的收缩率减小,拉伸强度提高,最佳氮化硅用量为体系总量的1%。  相似文献   

11.
以脂肪族树脂K126和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为主要原料,加入光引发剂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配制成阳离子光固化体系。通过固化前后红外谱图的对比表明光引发剂三苯基硫鎓六氟磷酸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有效的引发脂肪族环氧化合物的光聚合,并且对体系的固化时间,黏度,固化速度,体积收缩率等进行了测试,重点研究了光固化树脂以及稀释剂含量对体系收缩率的影响,配制出了性能优异、黏度低且收缩率低的配方。同时向体系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进行配方实验,通过SEM,TEM对其分散性进行表征,证明了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可有效地降低体系的收缩率并且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氨基硅烷改性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UV固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红波  陈鸣才  何涛  王志霞 《精细化工》2003,20(10):581-583
以N 环己基 3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AMS)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氨基硅烷改性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用红外、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产物固化时的双键转化率,测定了产物的密度和固化收缩率,结果表明:随着CAMS含量的增加,双键转化率提高,固化收缩率降低。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体系中,当n(TMPTA)/n(CAMS)从3降到1时,固化40s后双键转化率由81%提高到93%,体积收缩率由9 25%下降到6 22%。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化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得到一系列阳离子和自由基混杂体系光固化树脂,并用旋转流变仪和SLA型3D打印机进行长波紫外光固化和3D打印成型。结果表明:与芳基鎓盐类阳离子光引发剂PAG202相比,芳茂铁盐类阳离子光引发剂261具有长波紫外光固化的适应性,而光敏增感剂PAS-50对光引发剂261敏化显著,在长波紫外光下光引发剂261/PAS-50体系能快速引发树脂固化。最佳配方时,固化树脂的弯曲模量高于国内外同类树脂的,且具有较低的固化收缩率。  相似文献   

14.
产品开发     
《广州化工》2013,(11):310
发展苯并噁嗪树脂前途无量苯并噁嗪树脂是酚醛类树脂的替代产品,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用基体树脂。它具有普通酚醛树脂的特点,且克服了普通酚醛树脂的缺点(即产品脆性大、固化时有小分子物质产生、强碱强酸固化催化剂腐蚀设备等)。并具有固化收缩率几乎为零。力学和电气性能良好、阻燃性和残炭率高、吸水  相似文献   

15.
新型低收缩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自制低收缩添加剂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收缩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20%的该类低收缩添加剂,树脂的固化收缩率为2.1%,弯曲强度保有率为88%,弯由模量没有明显变化;并利用SEM对加有低收缩添加剂的树脂固化试件的断面形貌进行了表证,分析了低收缩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3D打印用光敏树脂固化收缩引起成型失败的问题,经两步法合成了一种螺旋原碳酸酯类膨胀单体,并对该单体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通过对单体进行红外和核磁表征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将膨胀单体应用到光敏树脂中,通过对比固化前后树脂的红外表明,膨胀单体进行了双开环聚合。通过对收缩率的测定确定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0%,收缩率由5.80%降至4.49%。对固化后树脂进行了凝胶含量、力学性能测试,确定了膨胀单体对光敏树脂的其它影响。  相似文献   

17.
UV-固化胶黏剂收缩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V-固化胶黏剂固化过程中发生的体积收缩,是影响胶黏剂粘接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讨论了UV-固化胶黏剂收缩率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收缩率和收缩应力的关系,以期针对不同的使用需求,找到降低或消除收缩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塑料收缩率及其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鹏驹  张杰 《中国塑料》1997,11(3):65-68
本文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收缩率和料流方向、测量时间、工艺条件等的关系,讨论了收缩率的几种表征方式和使用范围,介绍了数据库中收缩率的查询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发了一套实时动态分析光固化树脂收缩形变演化的测试装置,研究了三种材料在不同光照时间以及光照强度下的收缩形变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主要决定固化完成程度,而对总收缩率无显著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制品的总收缩量、最大收缩速度均随之提高;到达最大收缩速率的时间随之缩短,而后期收缩则随之降低。以此为基础,探讨分析了光固化模塑成型的精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端羧基超支化聚酯G1.0和G2.0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考察了其用量对改性体系交联度、体积收缩率、力学性能、热机械性能以及粘接性能的影响。同时选择最佳配方探索了其对汽车铜部件粘接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G1.0和G2.0对环氧体系固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G1.0改性体系交联度相对更高,G2.0改性体系收缩率相对较小。改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而Tg有所下降,G2.0改性体系增韧效果更加明显。G1.0改性体系对铜粘接性能相对较好,200℃固化3min后剪切强度可达到18.33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