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XRD、XPS和TG-TPR方法研究了Cu-Co/Al2O3催化剂高温水热处理前后的表面及体相特征,探索了水热引起催化剂CO氧化活性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经水热处理过的催化剂,其CO氧化活性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的金属活性组份与载体发生固相反应,且向体相迁移,形成体相尖晶石类(MAl2O4)物质所引起的。提高载体预焙烧温度可以减少活性组份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Cu-Co/Al2O3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曾翎  季伟捷  陈懿 《石油化工》1999,28(6):362-365
采用BET、XRD等测试手段,考察了由4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VP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晶体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还原剂、溶剂、P/V摩尔比、干燥条件及焙烧温度都对VPO催化剂的物理性质有影响。水相法制备获较复杂的晶相,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减小,晶相强度增加;有机相法制备可获得较单一、活性好的晶相,焙烧温度升高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影响不大,但超临界条件下干燥,可使催化剂比表面积成倍增大。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到乙烯和丙烯的转化——UOP/HYDRO MTO工艺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本文概述了由天然气转化为较高价值的石化产品的意义及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UOP/HYDRO MTO工艺和专门开发的UOP MTO-100催化剂的特性;突出了在边远产气地区或现有石脑油裂解装置更新改造中应用的优越怀。示范工厂运行结果和经济分析表明,采用UOP/HYDRO MTO反应器和再生 及UOP MTO-100催化剂,从廉价天然气制取高价乙烯和丙烯在经济上是有吸引力的。在乙烯和丙烯之间的产品结构调  相似文献   

4.
对三种工业VPO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以及XRD、XPS和FT-IR等表征结果表明,国产催化剂中活性物相(VO)2P2O7的含量最高,无论在定态或人为非定态操作条件下持续运行,其性能都相对稳定;引进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所用的催化剂不宜用于固定床反应器的人为非定态操作  相似文献   

5.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反应评价并结合XRD、TPR、吡啶-TPD、CO2-TPD、XPS等物化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uO/ZnO/Al2O3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的特点,发现共沉淀沉积法制备的CuO/ZnO/Al2O3催化剂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CO转化率达82%,二甲醚在有机物中选择性为96%。  相似文献   

6.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Ⅰ制备方法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反应评价并结合XRD,TPR,吡啶-TPD,CO2-TPD,XPS等物化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uO/ZnO/Al2O3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提示了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用固体超强酸TiO2/SO2-4-沸石分子筛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DOP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以上,研究还表明,此催化剂与单组份固体超强酸TiO2/SO2-4相比,具有体积大、易过滤、产品中无催化剂残留、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合成DOP的理想催化剂,还对沸石表面的吸附进行了X-射线衍射能谱测试,对DOP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8.
利用XRD、TEM、UV-漫反射光谱分析等手段,探讨了混捏法制备的Ni-Mo/γ-Al2O3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存在状态及其随Ni、Mo原子比ρ和焙烧温度T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结合样品的加氢活性测定结果,得出样品表面上的新相xNiO·yMoO3·zH2O的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表面八面体配位状态Ni〔O〕的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样品加氢活性的变化规律相同。研究认为,新相xNiO·yMoO3·zH2O为Ni-Mo/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相,xNiO-yMoO3·zH2O中的Ni为八面体配位状态的Ni。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和BaO对Cu-Cr催化剂豆油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通过XRD、TPR、TEM、XPS和比表面的测定,探讨了MnO、BaO提高催化剂活性和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CH_4/CO_2重整制合成气Co催化剂上积炭的XPS/AES、TEM和XRD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XPS/AES、TEM和XRD技术对CH4/CO2重整制合成气负载型Co金属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不同气体处理的16.0%(mas)Co/γ-Al2O3催化剂表面积炭进行XPS/AES组成分析发现,金属碳化物碳(B.E.282.5eV)是重整反应中与CO2作用生成CO的活性碳物种。这种活性金属碳化物碳还可进一步转化为惰性的丝状碳和石墨碳。T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生成丝状碳数量顺序为:16%Co/γ-Al2O3>>9%Co/γ-Al2O3~9%Co-Ca/γ-Al2O3(m(Ca)∶m(Al)=1∶1)。这与相应催化剂上Co微晶晶粒尺寸大小顺序(30nm>15nm>9nm)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作者认为,通过提高金属Co微晶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抑制丝状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助剂对Pd/树脂醚化催化剂在临氢条件下对催化裂化汽油C5馏份与甲醇和H2反应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树脂醚化催化剂中引入Zr、Ti、B、Sn和Al等助剂后,都能改善催化剂的醚化、双键异构和二烯烃选择性加氢活性,其中以Al、Sn为最好。Al助剂的体积质量和负载方式对Pd-Al/树脂醚化催化剂的活性有影响。BET方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FSA)表明,Al助剂对Pd-Al/树脂醚化催化剂的表面积、孔结构和Pd离子交换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二步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固定Al含量为10%(Al/(Cu+Zn+Al),原子百分比),应用二步同时加料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Cu/Zn比例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通过测试催化剂活性、结构和还原性质表明,n(Cu)/n(Zn)=4/5的催化剂中,CuO与ZnO二组分间相互均匀分散程度最大,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还原温度最低。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结构及还原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Na2WO4、Mn、M(M=Ce,Bi,Sr,La)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W-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XRD和TP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较大的空速下,M-W-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其中活性最好的4%Ce-5%Na2WO4-2%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在甲烷转化率为32.9%时,甲烷转化率和C2烃选择性之和可达82.9%。XRD结果显示,M-W-Mn/SiO2/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除了堇青石的特征峰以外,存在α-方石英、Na2WO4、Mn2O3以及一些氧化物的物相。TPR结果显示,催化剂的各活性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反应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化对超细CuO/ZnO/Al_2O_3催化剂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酸盐胶体共沉淀法超细催化剂的后处理条件(前体沉淀的陈化时间)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发现陈化时间为2h的催经剂活性最高。本系列催化剂的结构分析表明,ZnO2和Cu4O32种物相对催化剂活性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焙烧温度对超细CuO/ZnO/Al_2O_3催化剂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草酸盐胶体共沉淀法超细催化剂的后处理条件(焙烧温度)明显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发现焙烧温度为350℃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的结构分析表明,ZnO2和Cu4O32种物相对催化剂活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稀土镧、铈对Cu/ZnO/Al_2O_3催化剂水汽变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土镧和铈为助剂、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Cu/ZnO/Al2O3,利用微型反应装置评价了催化剂的活性,并应用TPD、TPR等技术对催化剂吸附性能、还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镧添加剂的促进效果比铈好。助剂的添加使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增多,活性组分电荷密度增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SMAI)法和普通浸渍(CI)法制备了金属含量相同的SiO2负载Ni-Ag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在甲苯和二丙酮醇加氢以及CO2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组成相同的普通浸渍法催化剂相比,在所有这些反应中SMAI法催化剂都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这是因为SMAI法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分散度和还原性(零价金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8.
Pd/C催化剂上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炭作载体,制备了Pd/C催化剂,通过活性评价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适宜温度为333K。以空气鼓泡作为反应体系的混合方式,能有效地增大气泡与溶液和催化剂的接触,降低了反应物种的相间传质阻力,使得催化剂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此反应条件下,用H2还原的2%Pd/C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4h后,葡萄糖的转化率达91 6%,产物选择性为89%。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了系列Ni-Co/SBA-15分子筛催化剂(Ni负载量为10%(w),Co负载量为0,1%,5%,7%,9%(w)),通过XRD、N2物理吸附、TEM、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苯乙酮加氢反应中Co作为助剂对Ni/SBA-15分子筛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助剂Co的加入显著提高了Ni/SBA-15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当Co负载量为5%(w)时,助剂Co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比以10%Ni/SBA-15分子筛为催化剂时苯乙酮转化率提高了14.9%;助剂Co的加入并没有改变SBA-15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助剂Co的引入提高了Ni的分散性与还原能力,使得催化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溶液为沉淀剂,制备了两种Ni/MgO催化剂(依次标记为NM1、NM2),用BET、XRD、TPR、TG及活性评价等方法考察了沉淀剂对Ni/MgO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中的镍物种虽均以镍镁固溶体形式存在,但还原性能存在明显差异,NM1中镍物种与载体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与NM2相比,NM1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小的镍镁固溶体晶粒度,还原后的NM1催化剂中镍晶粒也相对较小。在CH4 CO2重整反应中,NM1呈现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