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羊绒纤维细度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显微镜投影仪法测量了山羊绒纤维直径。通过对比变异山羊绒与正常山羊绒的平均直径和直径分布、二细纤维及两型纤维的含量与分布、含粗率等,发现山羊绒细度存在变异的现象,如纤维直径在17.5~25.0μm范围内的山羊绒含量增加,致使绒纤维直径变粗;直径在25~30μm范围内,在分梳中最难去除的二细纤维以及两型纤维的含量增加;粗毛直径有变细趋势,含粗率减小等。并针对这些现象对山羊绒的生产加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激光纤维直径分析仪对被“烘干或烘燥”(以下统称“烘干”)后的羊毛试样与被“烘干”过的羊毛试样又经“调湿”处理好的样品之问进行平均纤维直径测试结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处理条件下,测试的平均纤维直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毛纤维直径和成分是评定毛绒品质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对我国研制开发的纤维直径成分分析仪与投影显微镜、激光细度仪、OFDA仪、气流仪,从原理、价格、检测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地分析比较.认为此仪器具有检测结果准确、速度较快、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用户多等特点,但其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因此,建议尽快制定毛纤维直径成分分析仪法检测方法标准,以促进我国毛纤维品质分析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分干涉差显微镜(DIC)和计算机配合,采集山羊绒和羊毛纤维图像,使用毛绒类纤维图像识别软件测量纤维的直径,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微分干涉差显微镜在毛绒类纤维直径测量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光学分析仪法(OFDA)测试原理,应用具有相对标准值(显微投影法)的羊绒条,建立光学分析仪(OFDA)校准方法,使得光学分析仪法(OFDA)仪器的应用领域拓展到羊绒纤维直径检测。该方法检测羊绒直径测试精度达到±0.3μm,对纺织检测机构快速测试羊绒直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山羊绒纤维直径分布的相关性,通过纤维细度分析仪分别对3种不同地区山羊绒纤维的直径进行测量,并按照直径区间进行归类,运用Kendall相关系数和Euclidean距离值分别对3种纤维相互之间的分布规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试样2与试样3之间直径分布的整体相关性好于试样1与试样3之间的;在主体纤维分布区间上,试样1与试样3之间分区间直径分布的相关性优于试样2与试样3之间的。经验证,2种相关分析法均对不同地区山羊绒纤维的合理配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分析光学显微镜投影法(LM)和光学显微镜自动扫描法(OFDA)检测纤维直径的结果,得出不同仪器及方法测量纤维直径的偏离状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光学显微镜投影法(LM)和光学显微镜自动扫描法(OFDA)检测纤维直径的结果,得出不同仪器及方法测量纤维直径的偏离状况。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X2007年第7号)批准发布了中国纤维检验局归口管理的《羊毛及其他动物纤维平均直径与分布试验方法纤维直径光学分析仪法)(GB/T21030-2007)、《牦牛绒XGB/T 12412—2007)、《棉花长度试验方法手扯尺量法XGB/T 19617—2007)、《含脂毛洗净率试验方法烘箱法XGB/T6978—2007)、《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XGB/T 10685—2007)5项纤维国家标准,并于2007年9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羊毛纤维平均直径,介绍IPP库及其特点,分析基于IPP库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羊毛纤维平均直径的流程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数据比较分析该检测方法与采用显微投影法、OFDA2000法、OFDA4000法等国内外常用毛纤维直径检测方法取得数据的差异。表明:基于IPP库图像法测试羊毛直径的测试结果与显微投影法、OFDA法测试结果趋势一致,修正值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可用于毛绒纤维长度和平均直径的日常测试,应努力提升羊毛直径检测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通过测量异形截面聚脂纤维的投影直径和横截面积,求得十字形、W形、五叶形截面聚脂纤维横截面积的转换系数而得出吸湿排汗类异形纤维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分析方法,以及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纤维图像测量软件直接测量纤维的横截面积而进行纤维含量分析的方法。这2种方法都能对吸湿排汗类异形纤维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于横截面为异形或非圆形的纤维,如天然纤维素纤维,其直径的测量不适合采用GB/T10685—2007《羊毛直径测试方法投影显微镜法》。运用先进的包埋切片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异形或非圆形的纤维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可以比较准确的计算出纤维的当量直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轴线法测量求取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平集中轴线法的羊绒与羊毛直径测量方法。首先对由光学显微镜得到的纤维图像进行处理,包括预处理、区域生长分割和细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平集中轴线法获得光滑、连续、单像素分布的中轴线。并随机抽取100根6个批次的山羊绒、绵羊毛纤维,利用该测量方法对其直径进行测量,计算其平均值,并与真实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羊绒直径的平均误差为0.29mμm,均方差为0.05,羊毛直径的平均误差为0.37 μm,均方差为0.06。用本文方法测得的羊绒与羊毛直径值与真实直径值极为接近,说明该方法比较准确,且由均方差可知,该算法的鲁棒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OFDA纤维直径分析仪在检测羊毛纤维平均直径的过程中试验样品、温湿度、试样制备、测试区域选择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激光细度仪、0FDA细度仪、CU系列投影仪分别检测了羊毛毛条和分梳山羊绒的平均直径,对从三种仪器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了解3种仪器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6.
苎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生产和加工历史,是我国传统的纺织纤维原料。苎麻纤维细度是评定苎麻等级、纤维质量及纺织利用价值的关键性指标。目前国内外测定苎麻纤维细度的方法主要有:中段称重法和气流仪法。中段称重法测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测试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重现性较差,且仅能得到纤维的平均细度,不能得到细度分布等指标;气流仪法测量速度快,但试验结果与气流容器的形状大小及纤维本身的状态有关,重现性差,且只能得到平均细度,不能得到细度分布等指标。用升级改造后的OFDA光学纤维直径分析仪测定苎麻纤维的…  相似文献   

17.
将常规扫描电镜(CSEM)、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光学显微镜(LM)分别与计算机配合,采用图像技术来自动测量纤维的直径。文章对这3种直径测量法的操作过程、采集的纤维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测得的直径数据与投影显微镜测得的直径数据进行对比,展望了这3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俞加林  黄肖丽  彭华 《丝绸》2006,(12):30-31,36
竹纤维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绿色环保凉爽型纤维,用竹纤维制作的服装和服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缺少设计必须的直径系数数据。因此,文章采用显微镜投影法及电脑图像分析软件,对常用的竹原纤维纱线直径进行了测定,并阐述了不同张力及加捻系数对直径系数的影响,得到竹原纤维纱线的直径系数平均值为0.0355,可供纺织产品设计开发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外羊毛细度检测的基础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羊毛细度检测的基本方法主要可分为直接检测法与间接检测法。其中直接法的代表方法有纤维投影法、OFDA、激光细度仪法、SIFAN等,具有直观、精度高的特点,不仅能获得纤维的直径平均值、极值、离散值以及分布曲线.还能得到卷曲率和髓腔毛含量等参数。间接法的代表是气流仪法和声测量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是不能反映纤维直径分布。国外近30年很好地解决了羊毛细度的表征.并产生了系统性的仪器.而国内的相关工作几乎为零。值得学者和同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定山羊绒纤维的综合性能,准备了8个批次的分梳山羊绒纤维,依据GB 18267—2000《山羊绒》和FZ/T 21003—2010《分梳山羊绒》测试了分梳山羊绒的品质指标:平均直径、直径变异系数、平均长度、短绒率、含杂率、平均断裂强力,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品质贡献系数:平均直径(0.21)、直径变异系数(0.15)、平均长度(0.19)、短绒率(0.14)、含杂率(0.11)、平均断裂强力(0.20),评价了8个批次分梳山羊绒纤维的综合性能,其中121批次综合性能最好。提出的评价方法对分梳山羊绒纤维综合性能评价更客观、更准确,也为选择合适的山羊绒纤维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