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的软件接口方法,用户可以利用自已现有的硬件资源,只需编写少量程序代码,就可以嵌套到LabVIEW当中,从而充分发挥LabIVEW和硬件资源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何世权  徐德怀  石玗  樊丁  徐德茹  林建 《焊管》2010,33(5):30-32
介绍了基于LabVIEW高频焊管温度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开发平台,利用LabVIEW编写串口程序,对比色测温仪测得的高频焊管的温度信号进行采集。将该系统应用到高频焊管的生产实践中,可以实时采集温度信号,对温度信号进行检测。最后提出了影响高频焊管温度采集系统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虚拟仪器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abVIEW软件作了初步探索 ,对其环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并讲述了虚拟仪器的技术特征。LabVIEW程序被称为虚拟仪器 (VIs) ,是因为它们的外观和操作能模仿实际的仪器。即使用户没有多少编程经验 ,同样也能利用LabVIEW来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断发展,信息管理与应用、运行维护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信息管理与应用,信息系统和配套设备的运维工作量大、运营成本高,部分非关键信息系统可靠性较差、利用效率较低。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采用将硬件资源整合后交付给软件使用的模式,有效地将系统硬件资源和软件应用进行分离,使信息管理人员按需随时可将服务器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应用负载,从而减少为单个工作负载峰值而储备的硬件资源。实现整合并减少了系统设备资源,降低了系统设备资源的管理和运营成本;提升了利用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LabVIEW编程环境的振动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是一输入为16信道、8路LVDT输入通道,可生成多种类型信号的采集分析系统.它可用于振动信号和振动结构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该系统在美国NI公司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上研制和开发,利用LabVIEW可视化技术,创建、开发多种不同功能的仪器组合,人机界面友好,实现了对多通道振动信号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的技术设想.  相似文献   

6.
在LabVIEW下对通用数据采集卡编写驱动程序,并以数字存储示波器DSO2902为例,调用DSO2902的动态链接库DLL,将其采集的数据实时地显示出来,且对其进行信号处理。应用此方法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作为一般要求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动态链接程序库,在资源共享及继承性方面有着尤为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LabVIEW的ZL5智能LCR测量仪驱动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茂松 《石油仪器》2007,21(3):80-82
文章简要介绍了VISA标准和LabVIEW6i图形化编程语言。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下,采用LabVIEW6i图形化编程语言和VISA标准,编制ZL5智能LCR测量仪的驱动、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程序,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效率,保证了实验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虚拟信号发生器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利用LabVIEW开发虚拟信号发生器的方法,把虚拟仪器技术与传统的测井仪器维修设备进行结合,利用软件来实现一些硬件功能。虚拟仪器可以通过在几个不同的面板的操作来实现比较复杂的功能,可以通过用户的要求和操作要求设计面板。仪器性能的改进和功能扩展只需相关软件更新,软件是虚拟仪器的核心,即“软件就是仪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的井场H2S气体动态监测系统中多路数据采集部分的设计原理及过程。数据采集部分摒弃了NI公司的采集板卡而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系统,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利用LabVIEW开发环境设计上位机的监测界面,上位机通过串行口与MSP430F149单片机通信,从而实现对多路数据的采集与监测。本设计系统增设有报警功能,报警门限可通过上位机监测界面进行设置。运用LabVIEW进行系统开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较容易地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并使系统具有很强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国内众多油气井需依据井下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石油开发方案以提高采收率,因此井下环境参数的监测技术已成为提高油气井采收率的关键。针对传统监测技术只能监测单一参数且不能实现单井监测的弊端,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油气井井下集成监测系统,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思想,并描述了硬件组成模块及软件实现过程。该系统以EP3C16Q240C8N芯片为核心处理器,借助LabVIEW平台搭建系统软件,由采集模块和监测模块组成。该系统在温度测试中,4次试验的平均误差为0. 639%;在漏报测试中,系统的漏报率为0%,接收数据正确率大于98%。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实现对井下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