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在春 《化工设计》2011,21(1):3-5,37,1
介绍褐煤的基本性质和几种褐煤的干燥提质技术,如管式干燥技术、蒸汽流化床干燥技术(DWT法)、热脱水工艺和LFC褐煤干燥等,简单分析各工艺,展望褐煤干燥提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褐煤干燥提质技术和褐煤干馏技术以及这两类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中国褐煤提质市场和主要干馏工艺的发展建设现状,总结了中国褐煤提质工业的发展情况。2008_2012年,中国干馏提质项目明显增加,而干燥提质项目数量基本稳定,多用于坑口电厂的电煤干燥;2010年项目总量和投资额出现低点,2011年以后,中国褐煤提质项目投资额成倍增长。阐述了目前国内主要的褐煤干馏提质项目主要有国富GF褐煤提质工艺、LCC提质工艺、DG工艺直立炭化炉工艺、ZDL工艺等,并对各项目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中国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为:减少褐煤直接燃烧,加大褐煤提质再利用;以褐煤干馏提质为主,辅以干燥提质;褐煤资源的多联产梯级利用逐步成为褐煤资源利用的主导;褐煤提质装备系统大型化将是褐煤综合利用系统装备开发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褐煤提质的必要性以及褐煤提质工艺的发展现状,列举了蓄热式无热载体旋转床干馏工艺、输运床气化炉(TRIGTM)、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工艺等几种提质干燥工艺流程及其特点;提出了我国褐煤干燥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褐煤合理、高效利用,减轻褐煤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阐述了国内外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现状,论述了国内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说明褐煤经干燥脱水提质处理后,可脱除褐煤中大部分水分,发热量显著提高,提质后的褐煤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便于运输、贮存及综合利用。针对褐煤干燥脱水提质过程中存在的烟尘排放量大、能耗高、余热难以回收利用、干燥褐煤成型率低、型煤易爆裂产生碎块等问题,从加强褐煤性质和干燥脱水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干燥工艺及其配套干燥设备的研发、加强褐煤干燥后产品利用技术研究3方面提出了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开发应用较为广泛的褐煤干燥提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褐煤提质加工是有效利用褐煤的关键,有些褐煤干燥提质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应在传统的褐煤干燥提质技术基础上拓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推动褐煤干燥提质技术尽快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一体化加速旋风提质干燥设备在褐煤电厂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褐煤资源及褐煤电厂的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褐煤提质干燥的理论过程,并进行了工业褐煤电厂一体化旋风提质干燥工艺模块化参数设计计算,探讨了其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褐煤干燥提质过程中的水资源化回收利用工艺技术可以提高煤阶并回收宝贵的水资源,降低干燥提质单元能耗。本文从介绍褐煤中水的存在形态出发,围绕烟气直接干燥、蒸汽流化床干燥、微波干燥、机械热压脱水干燥等工艺综述了近年来干燥水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讨论分析了褐煤干燥与水回收利用工艺的选择原则。在回收褐煤中丰富的水资源时,除了单纯考虑回收褐煤中的水资源,还应权衡褐煤干燥工艺、干燥温度和干燥介质、干燥水蒸气的余热利用方式以及干燥工艺上下游间的衔接等因素。基于目前褐煤资源的主要用途,将干燥尾气采用换热技术回收低温余热和干燥冷凝水直接净化处理后的二次回用技术将是以后的重要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烟气滚筒干燥技术、带式干燥技术、褐煤轻度热解干燥提质(LFC)工艺、振动混流干燥技术、国能富通干燥炉工艺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这几种褐煤干燥技术在锡林郭勒盟地区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展望了褐煤干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褐煤干燥成型工艺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褐煤干燥成型技术是将成本低廉的富含水分的褐煤在一定温度下经脱水后转化成为具有类似烟煤性质的提质煤。提质后的褐煤更有利于综合利用、运输和贮存,且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介绍了国外7种褐煤干燥工艺技术和褐煤热压成型技术;着重论述了管式间接干燥工艺和高压热压成型工艺的干燥过程、成型过程、工艺特点及优缺点;通过工艺设计数据、物料衡算基准和关键设备配置,例举了褐煤干燥成型工艺设计应用实例;分析和论证了褐煤成型过程的性能保证和安全性保障。对褐煤干燥成型生产装置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建设1套百万吨级的褐煤干燥成型工厂,其建设投资约为3.8亿元,型煤加工成本约为60元/t。  相似文献   

10.
针对褐煤水分高、发热量低、易风化自燃等特点,以内蒙古褐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褐煤静态干燥实验和褐煤提质多因素实验。以O2体积分数10.5%的烟气为干燥介质,在分析褐煤流化床提质干燥机理的基础上,对褐煤进行流化床动态提质实验。结果表明:褐煤提质水分控制在5%左右为宜。褐煤粒级小于3 mm时,温度对煤样干燥速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煤样粒度,风速对干燥速度影响最小。确定全粒级、0.5~1.25、1.25~2、2~3 mm褐煤临界流化风速分别为38、20、40和50 m3/h。褐煤适宜提质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00~240℃和5~8 min。最后建立了褐煤提质模型,说明褐煤提质规律与提质介质温度、风速密切相关,该模型对褐煤提质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褐煤在我国的储量和产量较高,但是目前利用率不高。褐煤直接利用热效率和环保性差,因此预干燥提质是褐煤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基础。简介了褐煤间接预干燥提质技术的优势,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主要的褐煤间接预干燥提质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国内外典型褐煤干燥技术的原理、关键参数、技术特点等,并从技术适应性、工艺条件、干燥效果、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表明:美国K-Fuel工艺要求入炉粒度较其它技术大,适应性稍差;褐煤提质后均可作为锅炉燃料。干燥温度越高,褐煤干燥效果越好。德国泽玛克管式干燥成型技术、美国K-Fuel工艺为带压干燥,其他工艺为常压工艺。5种工艺可降低水分7.0%~25.0%,增加热值3.24~5.94kJ/g;澳大利亚BCB工艺、神华HPU-06工艺、德国泽玛克管式干燥成型技术产品为型煤,规格可调;其他工艺产品粒度变小。神州干燥-干选联合工艺回吸可能性大、自燃特性改善不明显,其余工艺深度脱水后可防止自燃,不易回吸。5种工艺污染物排放均较为简单,对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进式篦床工作方式的褐煤干馏提质系统。该系统针对小颗粒褐煤进行干馏提质,通过步进式篦床输送褐煤依次经过干燥段、干馏段、余热回收段和冷却段4个工作区域,实现褐煤的干馏提质,得到煤焦油和半焦产品,可有效地提高褐煤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研究褐煤煤粉在提质干燥过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利用FLUENT6.3.26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温度、速度和压力场的数值模拟(气固两相流).对实验得到的数据和FLU-ENT6.3.26的数值模拟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褐煤煤粉在低气固比(体积比)进行提质干燥时,褐煤煤粉微粒的湿度有很大变化,提质干燥效果理想;在褐煤煤粉提质干燥过程中提高入口烟气温度,煤粉的干燥效果有很大提高;褐煤煤粉在提质干燥过程中烟气速度对褐煤粉颗粒湿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褐煤提质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当前褐煤气化、干燥、热解工艺做了扼要介绍,并分析了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褐煤提质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气流干燥技术的优点,并利用HPU试验线对宝日希勒褐煤进行了热压提质研究。煤样热重分析表明宝日希勒褐煤适宜的干燥温度为105~371℃。通过分析干燥温度、给料频率对提质煤粉水分的影响及提质煤粉水分对型煤质量的影响,说明提质煤粉水分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给料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宝日希勒褐煤适宜的干燥温度为220~320℃,给料频率为30~50 Hz;提质煤粉较适宜的水分范围为5%~13%,最佳水分为5%~8%,此时,型煤抗压强度可达900 N/个以上,落下强度超过80%。因此,以高温烟气为干燥介质,采用气流干燥技术对宝日希勒褐煤进行脱水干燥提质是可行的。试验结果为拓展宝日希勒褐煤的加工利用途径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地区的褐煤提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褐煤提质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当前褐煤气化、干燥、热解工艺做了扼要介绍,并分析了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褐煤提质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昭通褐煤中添加褐煤焦和NaNO_3的微波提质实验,研究褐煤焦与褐煤质量比、NaNO_3质量分数和微波功率对昭通褐煤的微波提质特性的影响行为,用几种常用的薄层干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探讨适合褐煤焦和NaNO_3对褐煤微波提质的最佳干燥模型,利用修改Arrhenius方程计算出褐煤干燥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随着褐煤焦与褐煤质量比、NaNO_3质量分数和微波功率的增大,褐煤干燥平衡时间减小,而褐煤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增大;Page模型最适合描述褐煤焦对褐煤微波提质的影响行为,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最适合描述NaNO_3对褐煤微波提质的影响行为;用修改Arrhenius方程分别计算褐煤焦与褐煤质量比为0.25∶5的不同微波功率和NaNO_3的质量分数为5.0%的不同微波功率的表观活化能,数值分别为579.44W/g、286.87W/g。  相似文献   

19.
褐煤提质技术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褐煤提质工艺,并对国内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即褐煤中的水分主要由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组成,其中外在水分较易脱除。介绍了国内外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针对高水分褐煤干燥研发的新技术及与褐煤干燥相关的其他提质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新研发的褐煤干燥技术中,过热蒸汽流化床褐煤干燥技术(WTA)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安全等特点,在单位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褐煤无粘结剂型煤的成型工艺及型煤耐水性能的试验研究,说明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技术制备的型煤样品质量良好,吸收水分的速率大大降低,热解与燃烧活性也有所下降。最后分析了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机理,即主要有沥青假说、腐植酸假说、毛细孔假说、胶体假说和分子粘合假说5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