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采沉陷的三维数值仿真与计算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法对某矿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进行了三雏数值分析,并就该地质开采条件分别对平面和三雏情况、有无弱面情况进行了对比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弱面的三雏计算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2.
开采沉陷可视化工程分析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采沉陷可视化工程分析设计系统(MSVEADS2001),是采用三维数据场可视化与GIS技术开发的集沉陷预测,GIS工程分析与方案优化设计于一体的矿山开采决策支持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及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论述了开采沉陷三维数据场可视化实现途径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区域性地理信息系统以矿山开采沉陷区为研究对象的建立过程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煤矿开采沉陷预测受多参数影响下,沉陷预测效果可视性较差,引入三维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煤矿开采沉陷预测。构建煤矿开采沉陷复杂模型,计算沉降区域的三维关键点坐标,再选取煤矿开采沉陷约束指标,通过模糊权重方法计算沉陷指标权重数值,并判断开采沉陷预测等级,实现了煤矿开采沉陷预测。运用MATLAB仿真软件,模型进行三维模拟应用。仿真实验数据显示:模型对煤矿开采沉陷预测等级误差为0.63%,煤矿开采沉陷预测效果值高于最低限值,充分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突出GIS在矿区开采沉陷中进行实时观测、预计分析和三维空间的可视化显示的巨大优势,提出了以面向对象技术来设计矿区开采沉陷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思路和方法。对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如图形文件的转换、三维模型的构造及平面和剖面图形的自动绘制、数据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矿山开采沉陷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开采沉陷环境影响评价的路线,探讨了环境因子的提取方法以及利用GIS对开采沉陷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可能性。提出了矿山开采沉陷环境影响的评价模型以及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最后探讨了线性四叉树数据结构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开采沉陷预计分析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GIS的基本原理进行开采沉陷预计分析系统的开发、设计。分析了数据管理、参数计算、移动变形预计、变形曲线、等值线与三维图的绘制及预计分析等系统主要模块的功能和特色。实现了对大量开采沉陷观测数据与图形的统一管理及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分析的自动化处理和结果的可视化输出。  相似文献   

8.
结合矿区特点,提出了面向矿区地理信息系统(MGIS)的开采沉陷应用子系统的意义和具体内容;介绍了与这一系统相关的主要支撑技术。并着重对与该系统相适应的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区开采沉陷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根据矿区开采沉陷的特点,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区开采沉陷中应用的一些方法及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
三维激光扫描用于开采沉陷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大贺  吴侃  陈冉丽 《煤矿开采》2013,18(1):20-22,35
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型测量技术,具有高效、实时、高密度等优点。将三维激光扫描用于开采沉陷监测,提出了获取下沉盆地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讨论。通过实例应用,得到了沉陷区的下沉盆地DEM,直观全面地反映了开采沉陷盆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地学信息系统在地学领域的应用目的与应用方式。从专题研究为应用目的的角度出发,就地学信息系统在地学领域的两种应用方式,分析了其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潜力,并指出了建立三维开采沉陷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讨论了建立三维开采沉陷信息系统所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5,(11):24-26
为了快速将矿区地表变形、建筑塌陷倾斜程度和破坏等级清楚直观地表达出来,在MSPS软件开采沉陷预测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三维可视化手段,实现了顾及地表建筑破坏程度三维模型的快速建立。该方法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性强,生成的三维模型支持多种软件的交互操作,解决了不同领域人员使用的问题,以便进行地质灾害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3.
依据实测资料,方便、准确地求取概率积分预计参数,基于三维空间曲面拟合的基本理论,在分析传统参数求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进行矩形工作面概率积分预计参数的求取,研究了水平偏移系数对半径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曲面拟合方法求参更符合工程实际需要;当开采深度小于500m时,水平偏移系数对半径造成的误差能控制在10%以内,否则,就不能用平均采深代替最大下沉点处的采深.通过对某矿S1-2工作面实测资料的非线性曲面拟合,下沉系数和拐点偏移距拟合精度提高不明显,而下山方向和上山方向的主要影响角正切拟合精度分别提高3.6,6.0%,开采影响传播角系数拟合精度显著提高,达到了13.3%,且不受工作面采动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刘剑  郝兵元  黄辉 《煤炭技术》2014,33(11):132-134
为得到余吾煤业在大采宽开采条件下的沉陷规律,以便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以余吾煤业S120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运用FLAC3D对该工作面的开采沉陷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其最大值。将FLAC3D模拟工作面停采时得到的地表最大下沉量和水平移动量与现场实测值作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相对误差较小,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对余吾煤业及其他矿区大采宽工作面的开采沉陷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计宏  余学义 《煤炭技术》2012,31(6):85-87
针对蒲白矿务局西固镇下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和建筑物布置情况,运用FLAC3D数值模拟预计和YHL-12预计开采沉陷软件系统,分别对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计算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确定采用倾向变条带开采方案,为矿井实施有效、可靠和经济的控制开采方法提供了相关参数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矿山开采沉陷的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LAC~(3D) 数值模拟了煤层开采沉陷,主要分析了开采矿山工作面及增加已开采矿山工作面的开挖深度对变电站及其周围监测点沉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工作面整体上对变电站的沉降量影响比较小。变电站沉降量随着单独开采工作面的增加在微小地增大,最后达到稳定。共同增加开挖工作面时对变电站沉降的影响比单独开挖时稍大。变电站的沉降值随着工作面开采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增加单独开采工作面的开挖深度对变电站沉降的影响小于其共同开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GPS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空间信息,GIS则可以对多元信息进行管理,将GPS与GIS集成用于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与分析是监测矿区地表沉陷的一个较新的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此,探讨了利用GIS技术对沉陷监测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描述和输出的方法;根据GIS技术原理,阐述基于GIS的矿区沉陷监测系统的构建思路、框架结构和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治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灾害,以概率积分法为计算原理,以VC6.0为开发平台,开发了计算程序CX2007,并进行了系统验证。以CX2007软件生成的DXF文件作为数据交换文件,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结合,利用ARCGIS的拓扑分析、信息处理功能,开发了基于ARCGIS的采煤沉陷灾害仿真模拟系统。利用仿真系统分析了2个工程实例,第1个实例是通过对辽宁某矿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灾害进行仿真计算,为政府补偿提供依据;第2个实例仿真分析了地下煤炭开采对高速公路的影响,确定了保护煤柱宽度。研究表明,新开发的系统能为采煤沉陷灾害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开采沉陷是目前煤矿开采引起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基于GIS基本原理对煤矿开采沉陷预测分析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实现了沉陷研究的一系列功能模块,采用该系统能够准确直观地预测煤矿开采沉陷区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基于FLAC~(3D)的矿区地表沉陷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会  徐良骥 《煤炭技术》2018,(1):204-206
为实现地表建构筑物的安全以及井下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需要对开采引起的覆岩运移规律及其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进行研究。以谢桥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以及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井下煤层开采模型,并分析总结煤层开采引起的覆岩和地表沉陷移动规律,为预测地表沉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