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厂两台35t/h抛煤炉先后于1983年8月和10月正式投产运行。从1988年2月25日至1991年7月2日,2号炉侧水冷壁管泄漏7根,1号炉侧水冷壁管泄漏5根。12根泄漏的水冷壁管有11根是因汽包两端侧水冷壁管座与水冷壁连接的安装焊口产生裂纹造成。  相似文献   

2.
我厂1号超高压锅炉(HG670/140-5型)是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一次再热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炉,1978年12月31日投产,运行至1990年1月6日5:45停炉时,累计运行67809h,这次停炉的原因是由于汽包与水冷壁连接管角焊缝开裂泄漏而被迫停运的。 水冷壁连接管共44根,汽包前侧20根分10组,汽包后侧24根分12组,每组上下两根。  相似文献   

3.
锅炉省煤器泄漏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电厂一台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410/9.8-6型高温高压锅炉,采用悬挂JI型布置,直流燃烧器,按四角布置,煤粉悬浮切圆燃烧。1999年2月投产,累计运行时间约2万多小时。该炉省煤器为非沸腾式,错列布置,上下2级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交叉布置。下级省煤器分4组沿竖井烟道深度和宽度方向中心线对称布置。下级省煤器管共132片,264根,规格为?32×4,管材为20G。2004年初,该炉曾在1个月内连续发生4次下级省煤器磨损泄漏故障,导致4次被迫停炉。检查发现,4次泄漏位置均在下级省煤器甲乙两侧中间U型弯头的迎风面处。裂纹为纵向,裂纹管壁明显减薄,最薄处约为1…  相似文献   

4.
某电厂扩建的5号锅炉,系四川某锅炉厂1993年生产的CG-130/3.82-M1型,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前后水冷壁下部向炉室内折形成灰渣斗,每根水冷壁管上部均设计有固定拉钩和活动拉钩,以满足热膨胀的需要,采用轻型砖砌炉墙。该炉在运行不久便发生水冷壁管大面积变形事故。1 水冷壁管变形检查情况 该炉正式投运仅1 269 h,运行值班人员便发现燃烧器1号角有几根水冷壁管位移并受到煤粉气流的冲刷。停炉检查后发现。1.1 前墙水冷壁标高10 m处离墙距离变大 前墙水冷壁总计有93根,抽检9根,抽检结果为:水冷壁管平均离墙距离165 mm,最大220 …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低排放条件下对冲燃烧锅炉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在对水冷壁贴壁烟气进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从煤粉细度、磨出口温度、一次风煤比、磨出口一次风调平、运行氧量、炉宽方向氧量分布、配风方式等7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燃烧调整,控制侧墙水冷壁管温度,防止近壁区域形成强还原性气氛,避免未燃煤粉气流冲刷水冷壁,从而有效抑制对冲燃烧锅炉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  相似文献   

6.
衡水发电厂#1炉系北京巴威公司生产的B&WB-1025/18.3-M型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锅炉,设计煤种为山西阳泉无烟煤沫和晋中地区地方贫煤,采用钢球磨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系统,在矩形燃烧室的前后墙上分3层共布置24只B&W公司标准的EI-DRB型旋流式燃烧器,呈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1999年4月14~23日,在对#1炉水冷壁进行检修时,发现前后墙水冷壁标高28m、38m(水冷壁焊口附近)处向火侧部分管子有鼓包或裂口,锅炉左右侧墙燃烧器区域水冷壁腐蚀减薄严重,为此共更换水冷壁管136根。1 水冷壁泄漏情况简介衡水发电厂#1炉水冷壁…  相似文献   

7.
锅炉(尤其是液态排渣炉)水冷壁管外壁的高温腐蚀,是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已做过大量工作,但腐蚀至今仍难避免。1973年在宝鸡电厂2号炉水冷壁上安装渗铝钢管进行防腐试验以来,至1979年,先后在该炉上安装过200余根渗铝管,部分管累计运行已达33502小时。历年检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电厂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由于燃用煤种多变、煤质下降,炉内出现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以及水冷壁易结渣等问题,采用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对其一次风进行改造。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看出,利用偏流挡块和分隔板控制煤粉流向,浓侧出口的煤粉质量与淡侧出口的煤粉质量之比约为1.5,实现炉内水平浓淡燃烧,炉内燃烧器布置区域温度水平有所升高,煤粉着火容易且燃烧状态稳定,同时降低了水冷壁结渣的可能性。通过与锅炉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张店热电厂1、2号炉是哈尔滨锅炉厂的HG110/100—1型,3号炉是上海锅炉厂的SG220/100—M295型。各炉炉型均为单汽包自然循环、中间储仓式煤粉炉,燃烧器为四角布置双切圆燃烧;各角一、二、三次风喷口布置自上而下分别为三、二、一、二、一、二;燃烧系统采用一次热风送粉,制粉乏气作为三次风,二次风为热空气助燃。1、2号炉于1986年投运,3号炉于1989年投运后,1、2号炉倒替运行。1991年3月,2号炉水冷壁管发生爆管事故,停炉检查发现在燃烧区域内的水冷壁管外部腐蚀严重,但在3号炉投运前未发现此情况。随后其余两台炉也发现类似情况。1、2号炉于1991年至1992年先后换管。去年4月1号炉大修换管后,电厂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通辽热电厂~#4炉是113—35/39型,出力35T/H,压力39kg/cm~2,温度450℃,分段蒸发。原为煤粉炉,L型火焰,经安装时改为四角喷燃的燃油炉;后侧水冷壁又增加了管束,从52根增加到73根。 ~#4炉是70年投入运厅的新炉,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经常出力为40T/H左右,由于该炉初投时没有很好的煮炉和给水质量差(硬度、氧),排污、燃烧状况不佳,使火  相似文献   

11.
黄埔发电厂5号锅炉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1025/16.7-M313亚临界压力中间再热露天布置燃煤UP型直流锅炉,为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固态排渣煤粉炉。该炉水冷壁是由1396根■22mm×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安阳电厂~*6炉系国产HG~220/100—1型锅炉,1972年投产,累计运行时间约29760小时,水冷壁管从1977年2月至12月腐蚀爆管共13次。该炉初期补充水为凝结水,未加氨,PH 值低,停用时不保护,系统含铁量高,溶解氧不合格。锅炉受热面热负荷过高,也促进腐蚀发展。1977年除盐设备投入,但运行不正常,长期送酸水,使整个系统PH 值降低,有时PH 值仅为5.4。1977年3月16日至19日还发现炉水发黑。这样恶劣的水质条件,必然加剧垢下腐蚀的发展。6号、7号炉水冷壁腐蚀管事故,相继不断发生,严重影响该厂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徐州电厂1号炉系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400/-140-M型自燃循环,中间再热燃煤锅炉,对流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出口水平烟道处,共计104排,每排3根,管径为φ38×5,材质为12Cr_1MOr;对流过热器进、出口烟温分别为966℃和781℃;工质温度分别为471℃和540℃。于1977年12月31日投产至1993年10月11日发生爆管为止,累计运行11.2510万小时,在此期间共进行6次大修。上次大修经燃烧调整后,烟温流向由北侧调至中部区域,至发生爆管为止,累计运行4050小时。  相似文献   

14.
淮南田家庵发电厂3号炉为上海锅炉厂制造的单汽鼓自然循环中间再热式悬吊全露天锅炉,锅炉型号为SG-400-50410。 3号炉1976年3月投产,至2005年底割管时已累计运行216316小时。2006年1月,在3号机组大修中对3号炉甲侧(固定端数)第5根导汽管样进行割管试验研究,评价其状态。  相似文献   

15.
电厂锅炉四种管道的爆破事故,当前严重威胁着高温高压锅炉的安全。四川某电厂五号炉水冷壁管问题多年来未解决,1986年曾因焊口严重腐蚀多次爆管,对炉膛前后墙296根管子进行了更换,换管后运行不到四年,于1990年8月3日和8月9日又连续发生多根爆管,不得不再次割换全部焊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该炉水冷壁腐蚀如此之快,这是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50MW机组的HG-1170/17.4-YM1锅炉四周布置全焊式膜式水冷壁,以吸收炉膛辐射热,水冷壁管径为?63.5×8,节距为76.2mm,材质为20G。后墙水冷壁经折焰角后抽出31根管作为后水冷壁吊挂管,管径为?76×13,其余继续向炉后延伸转弯形成水冷壁延伸侧墙和106根后水冷壁对流排管,管径均为?76×13。后水冷壁对流排管除中间一排管子外,其余按锅炉中心线对称布置,自炉左到炉右共计45排,排与排之间距离为304.8mm,每排管子数量为1,2,3,4根不等。后水冷壁对流排管底部通过弯头与后水冷壁斜坡焊接,顶部穿越顶棚管、一次密封板、绝…  相似文献   

17.
我厂一期锅炉,四台为中温中压,容量为130T/H的液态排渣炉,设计炉膛容积热强度为:140×10~3Kcal/m~3。为保证炉膛有足够高的温度,使煤粉在炉膛完全燃烧并熔化为液态渣排出,并为锅炉经济和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在水冷壁管上涂有燃烧带。设计时煤的低位发热量为4500Kcal/kg。燃烧室出口温度为1070℃。燃烧带设计时采用不带爪钉的敷设方式,在水冷壁管上涂抹一层耐火混凝土,厚20cm左  相似文献   

18.
厦门嵩屿电厂一期工程2×300MW机组的锅炉是上海锅炉厂采用美国燃烧工程公司(CE)技术设计制造的亚临界压力、一次再热控制循环锅炉。该炉采用中速磨煤吹灰制粉系统,四角切向燃烧,单炉膛倒U型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平衡通风,固态排渣。设计燃料为晋北烟煤。燃烧器为WR型,即宽调节比四角煤粉燃烧器。煤粉喷嘴自下而上分为A、B、C、D、E共5层,锅炉四角上共布置安装了20只煤粉喷嘴。 考虑到运行中煤质经常变化及炉膛水冷壁经常结焦,1,2号炉分别于2000年前后的机组中修时对各自的燃烧器进行了改造。主要是针对原一、二次风所…  相似文献   

19.
黄松 《热力发电》2006,35(9):10-10
唐山华润热电有限公司4号炉系DG670/13.719型超高压一次再热自然循环煤粉炉,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2005年1月19日点火起动,运行24h后因爆管停止运行。停炉检查发现,高温过热器(高过)右数第13排,炉前往后数第4根下部弯头处爆管,第11排2根管子爆漏,第10~14排共计15根过热器管和12根水冷壁管减薄(最薄处为1.8mm)。此外,爆口以上2m处胀粗至45mm,第10~14排亦均有不同程度的胀粗,但均小于43mm,其它管子未发现胀粗。高温过热器下部弯头及以上10m处设计材质为SA213MT91,爆管位于下部弯头外侧,经对爆管做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田东电厂3号炉水冷壁管爆漏事故分析及措施梁汉文(广西田东电厂田东531501)1概况我厂3号炉是武汉锅炉厂生产的WGZ130/39—1型中温中压汽包自然循环锅炉,1983年4月投产,至今已累计运行55000h。1993年12月30日因炉内水冷壁管爆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