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成为各国共同呼吁的重要议题。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双碳”目标下公共建筑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首先,阐述了公共建筑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次,系统地介绍了一些可行的低碳技术路径,包括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实现能源使用与排放的精细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实施背景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并将其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极端天气导致的重大自然灾害频发,采取有效的节能减碳措施以抑制全球气温升高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也于2020年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建筑业是碳排放大户,所以建筑业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通过对建筑工程碳排放的碳源分析,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理念,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及拆除各环节提出建筑低碳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建筑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刊 《建筑》2021,(8):14-17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2020年12月16日开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下一年的重要任务。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并将其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5.
于婷婷  冷红  袁青 《城市规划》2023,(6):110-120
县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阵地”,其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50%以上,落实县域城镇减碳增汇任务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空间规划是结构调整式减排的重要途径,县域城镇空间低碳规划技术能够完善国土空间低碳规划方法体系,在“十四五”阶段指导城镇低碳建设。本文提出了县域城镇空间低碳规划研究思路及技术路径,从低碳布局、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人居和生态绿地五个方面解析低碳规划任务,依托多元回归分析、情景分析、核密度分析、建筑能耗模拟等方法,对应分析低碳规划影响指标、管控要素和碳排放关联机制,以此提出了通用型-地域型县域城镇空间低碳规划技术体系框架,并以长兴县为例进行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洛阳市建筑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在产业规模、企业效益、技术装备以及建造能力方面不断提高,成长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过去依托大规模建设与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的建筑业面临瓶颈制约。本文以洛阳市建筑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筑业未来发展的生态要素,提出了洛阳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为推动实现建筑业健康蓬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双碳”目标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及特征,再次分析了“双碳”目标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原则,最后探讨了“双碳”目标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3.89%,城市已成为多数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过去快速城镇化阶段,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建设模式适应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有效推动了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设,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  相似文献   

9.
建筑业现代化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建筑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建筑业现代化道路.是建筑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王铁飞 《园林》2022,(5):111-117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已成为中国重要战略目标,同时,低碳城市建设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在城市项目的建设规划中怎样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是研究重点,而低碳理念观测和技术应用将是今后城市建设领域技术发展的重要遵循。植物园作为较为特殊的公园绿地类型,具有科研、科普和游憩的综合功能,在其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低碳技术的实施。以上海植物园北区扩建项目为例,通过梳理分析项目在设计和建设全过程以及排水、建筑、道路、植物、土壤等核心要素所实施的低碳技术及其效应。其中,海绵城市措施使得北区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由60.5%上升至83.8%,有效降低了区域市政管网运行能耗,地源热泵和框架结构应用使得北区附属建筑运行能耗大大降低,而绿道型游路和功能型植物的设计应用则有效降低绿地后期维护过程的能耗。研究总结了植物园类型绿地在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绿道游路、功能植物等方面具备实施性的具体低碳措施,可为其他类型的低碳城市绿化建设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建筑业作为传统高耗能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  相似文献   

12.
邵琪 《建筑》2022,(23):51-5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密切相关。而过去十多年正是中国建筑业蓬勃发展的阶段。从改革开放至今,建筑业发展突飞猛进。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万亿元,房屋竣工面积40.83亿m^(2)。众所周知,建筑业属于“双碳”战略的关键产业之一,对建筑领域的“双碳”路径讨论层出不穷。但就笔者目前的观察来看,很多人对建筑业碳中和存在一些误解,本文希望厘清部分错误认知,以供业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绿色低碳价值观和应用型设计人才需求,以绿色低碳建筑理念深化建筑设计,将绿色低碳设计理念与知识体系贯穿于建筑学专业中,构建“一主线、二实训、三模式、四梯度”的设计思路。同时,从低碳设计方法、低碳设计模式、成果考核评价等几方面探索绿色低碳建筑设计创新,培养绿色低碳建筑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科学系统地提高寒冷地区住区公共空间低碳可持续性,将为碳源减排与碳汇增容提供有力支持。首先,以文献、实例和数据支撑,多角度分析寒地住区公共空间与“双碳”目标的关系。接着,对寒地气候特征与住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和总结。最后,围绕系统解决方案角度,提出“双碳”战略视角下的低碳提升与开发策略,即经济效益需求转向绿色可持续开发、平面扩张转向地上地下协调开发、单一资源开发转向统筹复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论文通过剖析低碳景观内涵,从“减少碳源、增加碳汇”两方面入手,考虑了“减碳固碳”效益及应用性,在解读作用原理的基础上,从慢行系统、节能材料、生态种植、雨水循环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景观技术措施,并将其应用于朝阳东坝兴坝路景观项目实践中,结合实际场地条件提出了构建慢行交通系统、利用节能环保材料、丰富绿色生态种植、促进雨水循环利用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于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在总碳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所以我国能否按目标实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建筑行业的碳中和是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于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在总碳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所以我国能否按目标实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建筑行业的碳中和是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罗毅 《城市开发》2022,(2):35-37
据全球能源巨头BP统计,2019年全球碳排放总量为341.69亿吨,其中中国的碳排放量为98.26亿吨,占比约29%,位居全球首位,约为同期美国的两倍.建筑、工业和交通被公认为全球的三大"耗能大户",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显示, 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三个领域,分...  相似文献   

19.
张浪 《园林》2022,(1):2-3
<正>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什么是"碳中和"?"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温室气体总量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不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是依赖于科技革命的系统性变革。怎样理解"双碳"目标,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解读为一个纯粹的"环境目标"或"政治目标"。任何"一刀切""运动式""片面化"的举措都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优越性、现状及产业链发展的前景预期。在政策指引、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社会多个行业协同发展的情况下,光伏建筑一体化必将通过合理的设计,在“碳达峰”和“碳中和”长远目标下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