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针织工业》2005,(1):43-43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出现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它不仅在高科技领域得到应用,而且在国外已有少量用于服装、塑料等民用产品,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能小批量生产有机光致变色涂料和染料。  相似文献   

2.
光敏变色材料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万震  王炜  谢均 《针织工业》2003,(6):87-89
1前言光敏变色材料是指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材料。光致变色性,即某些物质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变色,而当光线消失之后又会可逆地变到原来颜色的现象,也称“光变色性”或“光敏变色性”。光变色性质可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两类[1-2]。自从1900年Marckwald报道有机化合物苯并叉(Benzo-1 -Naphthrlidine)和四氯代-2 萘酮的光致变色性以来,光致变色材料逐渐受到重视[3-4]。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有机、无机光致变色化合物被相继合成。它们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如纺织品、日用品、特种感光材料及信息存贮材料等,并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3.
黄伟 《印染助剂》2021,(6):14-17
以光致变色潮牌服装为研究对象,从材料和潮牌的概念及特点出发,阐述光致变色材料与织物的结合方法.通过分析光致变色材料在潮牌服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其对提升潮牌服装审美性、趣味性及附加值的促进作用.通过款式设计、色彩设计、图案设计与变色的关系,着重研究光致变色材料在潮牌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拓展创新设计思路,对设计师具有一定的参...  相似文献   

4.
探讨光致变色材料在纺织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接枝法、染色法、印花法、纺丝法、后整理法、化学交联法在纺织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有机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优缺点及适用性。指出:用涂层法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将壁壳中含有功能基团的微胶囊共价交联到棉织物上,得到的光致变色织物具有优良的结合牢度、水洗牢度、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和较鲜艳的颜色。认为:微胶囊化光致变色化合物能够显著拓宽光致变色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光致变色材料的分类和变色机理,阐述光致变色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制工艺,包括工艺流程、工艺条件、黏胶长丝的制备等。重点讨论光致变色微胶囊加入量(对甲纤)对黏胶熟成度、黏度和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对光致变色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提出光致变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可应用于商标防伪、变色服品牌、部队作战防护装、高档绣花线、窗帘等方面,为光致变色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光致变色材料变色机理的阐述,介绍了几类常见的光致变色材料。  相似文献   

7.
单光眼镜片     
一般看来,似乎单光眼镜片可以采用当今工程师们所能获得的所有材料,运用任何方法和处理工艺进行制造。 工程师们可以选择折射率很高的无机或有机材料,白色的、彩色的或者是光致变色材料。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镜片材料要作出这种选择却是件相当令人头疼的事情。因而将镜片的采购固定在一个或两个制造商的产品上是比较明智的,只有当采购他们不能提供的特殊镜片时才转而考虑其他制造商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利用混合硅胶涂层的多孔结构,使光致变色染料可实现光致变色反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迅速变色。通过实验发现,硅胶涂层材料对羊毛织物的光致变色反应、耐洗性、抗弯强度和水接触角均有影响,含有长烷基链的硅胶较含有苯基的硅胶有更好的光致变色效应,可提高织物表面的疏水性,对羊毛织物的手感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扩展光致变色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实现可逆型光致变色纺织品,针对光致变色材料容易受到光照、温度、氧气及pH值等因素影响而导致耐光照色牢度性能劣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层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包覆方法,成功将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包覆到微胶囊中,并在微胶囊表面形成外层由二氧化硅形成的无机囊壁,然后将制备的光致变色微胶囊掺入透明印花浆料,采用平网印刷工艺得到光致变色印花织物。结果表明:乳化剂添加量为40 g/L,硅酸钠质量浓度为14 g/L时,光致变色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成型状况很好、包覆完整;光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即便是最低光辐照度2,光照8 s,光变印花织物变色前后色差可达11.39,且变色寿命高于40 h。  相似文献   

10.
光致变色织物就是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织物,它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作战的需要,目的是实现军事伪装. 1 光致变色织物的变色机理 目前光致变色织物都是通过某种处理手段使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附着在织物表面或者纤维里面,使其具有光致变色功能.虽然机理复杂,但是光敛变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子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智能变色材料在纺织业掀起了一波热潮,其通过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纺织品传递信息,纺织品通过颜色的变化又向人们传达信息,赋予纺织品科技与智能并存的功能。文中综述光致变色材料、热致变色材料和电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材料分类和应用范围。介绍智能变色材料在针织服装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智能变色针织服装未来在纺织行业会向柔性、舒适、安全、多功能的智能可穿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光致变色材料的种类及其变色原理,详细介绍了目前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加工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光致变色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毛纺科技》2021,49(8)
针对目前光致变色材料在纺织服装应用中性能检测数据不足的问题,文章选取3种固有色光致变色材料,通过涂料印花的方式印染到棉织物上,采用观测法和仪器分析法,分别在紫外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上对其光致变色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光致变色面料在365 nm紫外光线照射下变色明捷,照射3~5 s就可变色,离开紫外线后也能迅速恢复到原来的颜色,且可逆性良好。每种光致变色面料的变色消色时速有所差别,相应的紫外吸光饱和度也有所不同,最快50 s即可达到饱和状态,慢则100 s达到饱和状态。紫外吸光度最高达1.090,最低则为0.433。实验数据可为光致变色材料的性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无机-有机混聚物涂层产业用纺织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机-有机混聚物具有改进和创建表面性能的巨大潜力。使用溶胶-凝胶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涂层材料,并且可以把不同的性能综合利用。考虑到许多产业用织物有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要求,这些混聚物可以提高纺织材料的竞争力。这些涂层可以有效地防护聚酰胺纤维和玻璃纤维材料在酸碱环境下的水解。对玻璃纤维织物,这种防护还可以起到提高耐磨性的效果。在另外一些研究中,本文作者叙述了制备疏油、疏水、着色、光致变色涂层或透明涂层的可能性,其中使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透明涂层具有很高的紫外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胶囊技术进行纺织品的可逆变色材料加工,系通过微胶囊技术将显色体与显色剂、溶剂等物质一起包覆于囊心内,而微胶囊的囊壁起到了隔离外界环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变色材料的耐疲劳性和稳定性,进而延长了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概述了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主要有光致变色、热致变色两大类微胶囊,并对变色微胶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兼具光致变色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光致变色聚乳酸(PLA)纤维,将PLA和光致变色微胶囊通过熔体纺丝及热拉伸工艺制备出光致变色PLA纤维,并系统分析了纤维的形貌、结晶及热学性能,着重研究了光致变色微胶囊对纤维力学及可逆变色行为的影响,揭示纤维性能差异对其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致变色PLA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光致变色微胶囊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结晶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光致变色微胶囊质量分数为2%时具有与纯PLA相当的断裂强度,为4.15 cN/dtex,且结晶度达到最大55.42%;光致变色PLA纤维的光致变色性能呈现出高灵敏度、优异褪色性及光稳定性,且变色强度随光致变色微胶囊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但非线性上升,通过调整光致变色微胶囊的质量分数,可以达到纤维变色功能与力学性能兼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具有高强度光致变色水凝胶材料,以丙烯酰胺(AAM)作为网络主单体,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为表面活性剂,通过富含正电荷的BS-12与光致变色钼酸铵[(NH4)6Mo7O24·4H2O]静电作用相结合,采用化学交联和疏水缔合共同作用增强光致变色水凝胶力学性能。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分析了胶束的微观形貌,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万能试验机分别测量了光致变色水凝胶的吸光度、透明度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该凝胶材料表现出高透明性且在UV照射下仅需2 min出现颜色转变,在空气环境中很容易恢复到无色状态;其抗拉强度达到215 kPa,断裂伸长率可达1480%左右;且经过5次拉伸循环后,损耗能降低了约为46%,耗散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含氟材料由于其本身特殊的化学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低表面能特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在对氟材料结构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有机氟材料在皮革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材料进展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材料,通常可将它们分为四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本文概括总结近几十年来材料进展情况,其目的是借此拓宽我国日用五金行业的工程师们在选用材料方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杨漫 《中国宝石》2007,16(1):162-163
在一般概念下的首饰设计领域中,材料很可能是一个暨定的因素,它的分类也很清晰:贵金属,宝玉石,有机材料等。而设计师一般也要面对一定的材质,甚至一定重量,一定造价的材料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