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床中套是转键机械离合器的重要零件,按传统工艺加工虽可达到设计要求,但效率很低,主要是三个半圆孔的粗插和精车两工序较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改进工艺如下。实心锻坯→粗、半精车外圆及端面→铣键槽→平磨端面至90.2~(+0.2)→用钻模钻、铰3—φ35.5~(+0.29),φ10孔、倒两面2×45°、1×45°角至尺寸→车(钻φ32孔、扩、镗孔至φ31.5)→钳修6处R_(?)→淬火RC45~50→平磨→内磨→外磨。  相似文献   

2.
空心轴(见图1)的特点是内孔直径大,壁厚较薄,径向易变形,轴颈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要求较高。中心轴加工工艺:粗车、套钻内孔、热处理、车内孔、半精车、精车外圆及粗、精磨外圆,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零件尺寸大及加工设备等原因,易造成轴  相似文献   

3.
空心轴工件如图 1所示 ,其加工工艺为 :粗车→套钻内孔→热处理→车内孔→半精车→精车外圆→图 1 空心轴工件图粗、精磨外圆。在加工过程中 ,因其内孔直径大 ,径向易变形以及因工件重量及加工设备等原因 ,易造成轴颈 (Φ5 5 0 k6)圆度超差 ,即内孔产生“椭圆度”。以往对此缺陷的修复 ,常采用对轴颈进行电镀或喷涂 ,再重新磨削。此法修复周期长 ,成本高 ,并需一定的设备。我们采用内撑加热变形法进行修复 ,简单易行 ,效果良好。内撑加热变形法是使圆度超差的轴颈在外力作用下向要求的方向变形 ,并加热至一定温度 ,使这变形成为永久变形 ,…  相似文献   

4.
在加工各种小尺寸轴套时,一般工序为:内外圆留磨量粗车、热处理、磨内孔,然后套在已规格系列化的心轴上磨削外圆,心轴外圆微量锥度与轴套内紧配定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生产的轴头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零部件———保安件。轴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该零件的加工主要集中在外圆,现将加工外圆用的车削、磨削夹具介绍如下:1·设计要求材料40MnB,调质处理23~32HRC,局部高频感应淬火。90mm外圆为基准圆,其余外圆有形位公差要求的对基准圆同轴度要求为0·01mm、0·05mm,垂直度要求为0·02mm。2·工艺分析根据图1的要求,内孔要求不加工,采用冲压成形的方法保证67mm内孔,即毛坯内孔为通孔。故机加工艺流程为:清除内孔氧化皮→切小端控制全长→粗车外形→热处理(23~32HRC)→半精车外形→车大端倒30°角→…  相似文献   

6.
许多年来,我厂航空产品中大量油缸内孔的加工工艺,一直沿用粗车(或深孔加工)→热处理→精车(或深孔加工)→内孔磨→珩磨的工艺过程。珩磨余量一般为0.01~0.03mm。一般珩磨一件φ100×1000mm、珩磨余量0.02mm、表面粗糙度R_a0.4μm的缸体,需2~3小时,并且经常因油石中途断裂、掉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缸套的加工成本,我们对干式铸铁气缸套传统的加工方法,进行了改进,省掉了两道工序,减少了操作人员。1工艺流程的改进 原工艺流程是:粗车缸套外圆─→粗铰孔─→。平两端面车定位圆─→二次铰孔……倒缸套内孔角 改进后的工艺流程是:粗铰孔─→粗车缸套外圆─→二次铰孔……。 新工艺流程取消了“平两端面车定位圆”和“倒缸套内孔角”两工序。 原“粗车缸套外圆”工序采用内孔点式涨爪夹紧缸套。由于内孔为毛坯面,并且表面不平滑。有熔渣等集中于内表面,使内孔表面质量差,所以夹紧力很大,导致缸套夹紧点出现“内伤”。在…  相似文献   

8.
图 1所示零件是摩托车曲轴上高速旋转滚针轴承的外衬套 ,是易损件 ,消耗量很大。其精度要求高 ,在专机上加工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 ,在普通机床上加工就比较困难了 ,通过选用合理的工艺方案及设计了专用夹具 ,可在普通机床上加工该零件。图 1 衬套  一、工艺方案在普通机床上加工的原工艺方案 :下料→粗车内孔→粗车外圆→切断→精车内孔→精车外圆→热处理→磨内孔→磨外圆→研磨内孔。此工艺方案是以内孔为主要加工基准。在普通机床上以内孔定位磨削外圆 ,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以孔定位需采用柱销或锥销定位 ,而零件的壁厚只有 1 .1mm ,…  相似文献   

9.
汽车、拖拉机变速器用圆柱齿轮的现有加工工艺采用:模锻→扩孔→拉孔→以内孔定位粗车齿坯外圆、端面→以内孔定位精车外圆和基准端面→滚(插)齿→齿端面倒角→剃齿→渗碳淬火→以齿轮节圆和齿圈基准端面定位修磨基准孔→以内孔定位进行珩齿(也有的厂不珩齿)。上述的齿坯加工所用的拉孔工艺,是以内孔定位精车齿坯基准端面,其跳动精度难以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螺旋角八头蜗杆是我厂磨床产品的关键零件。由于工件螺旋角大、精度要求较高 (见表1)、加工周期长,蜗杆螺纹部分的加工过去一直是在万能铣床上进行粗铣齿沟,然后精车,因此工效低,还要占用一台通用机床。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单刀内旋风切削,经反复改进与试切,目前已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充分发挥了通用机床的作用。 蜗杆加工的主要工艺过程是:锻造→正火→粗车→旋风切削→调质→外磨→精车→铣槽→钳修→精磨各外圆。 高速旋风铣削加工蜗杆时,装有硬质合金刀具的旋风头作高速旋转运动(1400转/分的电动机经…  相似文献   

11.
我厂生产的JH70型摩托车部份零部件,其中油泵键轮轴套(图1)系薄壁钢套零件,材料为20号钢。我厂初次生产时采用的工艺是:内孔分两次铰孔至φ5.5_0~(+0.012)尺寸,由于该材料心部组织软,内孔加工时粘刀现象严重,故内孔表面划痕深,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难于保证,报废率达95%。针对此问题,我们对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改进后的工艺方法是:在粗钻、铰内孔之后,分两次冷挤压加工。为了考虑到内孔的收缩量,我们作了系统的抽样调查统计,最终确定了精挤压工序所用挤光冲的具体尺寸,见图2。零件加工主要工序安排是:粗挤压内孔至φ5.45_0~(+0.012)→时效24小时→精挤压内孔至φ5.5_0~(+0.012)→时效24小时→以内孔定位磨外圆至  相似文献   

12.
如图1所示的非淬火钢、深孔(L/d>10)零件,要求孔的光洁度达▽▽▽▽10,我们采用了下述工艺。一、零件制造的工艺过程下料→粗车内外圆→调质(硬度达R_C28~32)→精车内外圆→研磨孔→磨外圆。二、研磨前的要求研磨孔的几何精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研磨前的镗孔来保证,因此要求镗孔表面光洁度达到▽▽6以上;无明显的走刀痕迹;孔的全长锥度≤0.015,椭圆度≤0.010;余量应尽量小,单面0.015~0.030毫米。  相似文献   

13.
轴壳类零件是各种机床中的重要组成零件之一,如图1所示的轴壳零件是3MZ326B超精研机的关键件之一。由图中可看出,该件精度要求非常高,其加工工艺流程为:锻造→球化退火→粗车→半精车→划线→铣→插→钳→淬火→粗磨→时效→精磨。精磨工序是保证此零件加工质量的关键工序,一般将其分为三个工步:  相似文献   

14.
空心轴圆度修复沂水机床厂张鹤样空心轴如图1所示,它的特点是内孔直径大,壁厚较薄,径向易变形,轴颈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较高。该零件的加工过程是:粗车.一套钻内孔一热处理十车内孔一半精车、精车外圆一粗、精磨外圆。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零件重量大以及加工设备等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分析影响变速箱齿轮端面精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玲  付根章 《机械制造》1999,37(4):23-24
齿轮端面是齿轮加工、检验和安装时的重要基准。或者说,齿轮端面基准是仅次于齿轮基准孔的第二基准。端面精度对于保证切齿工序精度至关重要。 目前汽车、拖拉机变速器所用圆柱齿轮的现有加工工艺采用:模锻→扩孔→拉孔→以内孔定位粗车齿坯外圆、端面→以内孔定位精车外圆和基准端面→滚(插)齿→齿端面倒角→剃齿→渗碳淬火→以齿轮节圆和齿圈基准端面定位修磨基准孔→以内孔定位进行珩齿(也有的厂不珩齿)。  相似文献   

16.
我厂为美国某公司生产的一设备上的主要零件为油缸大活塞,其形状与主要尺寸如附图所示。零件大径表面有一圈2mm厚的铜料镶件,我们是用堆焊方法焊上去的。零件尾部要求表面淬火、镀铬。 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如下:落料→锻造→退火→粗车→正火→钳(作吊装螺钉)→堆焊→半精车→尾部高频淬火→外磨(尾部镀铬前尺寸)→镀铝→车(修  相似文献   

17.
单体液压支柱的活柱简需要量很大,零件材料是27siMn,调质硬度HB270~310(见图1)。这种零件外圆的传统加工方法是粗车—精车—粗磨—精磨。该方法对于大批量生产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粗糙度值大,质量不稳定;需要磨、车两种加工机床;工序周转次数多,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18.
空心轴如图1所示,它的特点是内孔直径大,径向易变形,轴颈的尺寸及形状公差要求较高。该零件的加工过程是:粗车→套钻内孔→热处理→车内孔→半精车、精车外圆→粗、精磨外圆。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零件重量及加工设备等原因,易造成轴颈圆度超差,即所谓的“椭圆”。以往修复方法用电镀或喷涂轴颈后重新磨削,此法修复同期长,成本高,并要有一定的设备条件。下面介绍一种简易修复方法—内撑加热变形法。一、修复原理该方法是采用反变形原理,使圆度超差的轴颈在外力作用下向要求的方向变形,并在一定温度下,使这一弹性变形部分地转变为永…  相似文献   

19.
通常汽车齿轮加工工艺流程为:锻造→粗车→精车→滚齿→剃齿→热处理→磨棱→磨内孔→入库。热处理以后磨内孔是最重要的加工工序,直接决定汽车齿轮的加工质量和使用寿命。通常在斜齿圆柱齿轮(见图1)磨内孔时,首先找三个直径相同的量棒,然后依次把三个尺寸一致的节圆棒放置在三爪卡盘夹紧对应齿轮齿槽中,最后通过百分表校正加工齿轮端面,用三爪夹紧齿轮。每次通过放置不同节圆棒,完成不同汽车零件内孔的磨削。  相似文献   

20.
齿轮端面是齿轮加工、检验和安装时的主要基准。换言之,齿轮端面基准是仅次于齿轮基准孔的第二基准。端面精度对保证切齿工序精度是至关重要的。汽车、拖拉机变速器用圆柱齿轮的现行加工工艺为:齿坯模锻→扩孔→拉孔→以内孔定位粗车齿坯外圆、端面→以内孔定位精车外圆和(基准)端面→滚(插)齿→齿端面倒角→剃齿→渗碳淬火→以齿轮节圆和齿圈(基准)端面定位修磨基准孔→以内孔定位进行珩齿(也可不珩齿)。就以上工艺,应从齿坯拉孔工艺开始至最终磨孔工艺及至整个工艺过程,对齿轮端面精度的影响因素加以控制,以提高齿轮的加工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