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和碳和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协作首先研制成功能耐最高使用温度1000℃的不渗透性石墨。该品最大特征是具有相当于现用树脂含浸碳三倍的耐热性。现在该公司已于其所属冈山工厂建成样品生产装置,正在进行轴承、集电体、连续铸造用铸口、发热体等的市场开拓。正因如此,作为新型石墨已引起注意。目前,炼钢电炉之电极、电极的电刷、发热体等使用的人造石墨电极都是以石油焦(现在多用煤焦)同焦油沥青等混合,经成型锻烧制成。在制造过程中,由于挥发份飞散'具有15一30%的气孔,在这些气孔中渗透有水份和空气,所以一般石墨材料在大气中的气化初始温度为520~560℃。 相似文献
2.
日清纺公司开发的这种粘合剂是在碳粉末中加入特殊的液体添加剂,花费一定的时间制成的。把该粘合剂以糊状涂到要粘接的材料上,碳材料在加热时相互粘接。用电炉证实了其耐热性从以前的1000℃大幅度上升到3000℃。另外,混合后性能维持的时间从以前的一个月左右到能保存5—6个月。该 相似文献
3.
5.
蔡葵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0,(3)
最近日本涂料公司,开发了一种硅酮丙烯酸树脂类外表润饰剂,商品名为是双组份类型。是为适应建筑物耐久性而开发的新产品。它在合成技术上,由于克服了以前丙烯酸硅酮树脂的难点,把强有力的硅氧键(Si-O)_n 加入到树脂骨架中, 相似文献
6.
Engineered Eabrics Ltd Littleborough开发了1000℃下使用的新的隔热布,这种布类似石英纤维布或陶瓷纤维布。这种布是在拉出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上 相似文献
7.
8.
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开发耐超低温丙烯酸系橡胶的公司。该公司在其四日市工厂将建设多用途装置,以生产这种特种合成橡胶。新装置总投资30亿日元,生产能力为6000t/a,将于1992年6月完成。 相似文献
9.
我厂对某些机器部件的表面硬化采用 H·F 感应硬化法。为了有效地加热部件,感应器的心子是用变压器钢作的。为了防止感应器自身发热,作心子的钢板相互间必须有效地绝缘。供货者提供的钢板的绝缘层在加工时被破坏,因此出现缺陷。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工具车间试验过在心子加工好以后用各种绝缘清漆进行涂层,试过浸涂和涂刷的方法,但都没有得到好结果,漆膜在温度低时便烧坏。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研究了加热到1000℃,三种氧化铝含量不同的硅酸铝纤维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850℃热处理150小时,纤维无晶相析出,仍是玻璃态。热处理温度升到900℃,开始析出晶体。而当热处理温度升至950℃,析晶比较明显。析晶过程主要取决于温度,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15.
炭黑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回收 炭黑生产是能耗非常高的过程。为什么对于炭黑工业的创新工作来说,能量回收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在坚持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原因就在于此。能量回收的途径有两种: 相似文献
16.
热解石墨的氧化反应在高流速和0.2大气压条件下,当温度在1050—1700℃时,氧化速度急剧增长,高于这一温度则停止增长,反应曲线近似水平线。碳的其他形式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发现他们的氧化速度更快,从此,人们认为热解石墨的反应速度实质上是一种化学速度,而不是被气态物质转动所影响。过去,曾经发现,碳纤维在低压条件下,氧化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在AP1000核电涂料国产化进程中,存在国产涂料性能及性能试验标准不符合AP1000核电要求的现象,阻碍了AP1000核电涂料国产化的进程。为促进AP1000核电涂料国产化,提高国产涂料在核电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分析AP1000核电涂层性能及性能试验方法和国内涂料涂层性能及性能试验方法差异,指出国产涂料在涂层性能研发方面的不足,以及涂层防护技术改进的方向,提出AP1000涂料国产化在涂层防护技术研发和制造方面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