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动伺服加载系统可更加全面测试电机本体与控制器的稳/动态性能,广泛用于飞控作动器的研发领域。传统双PWM变换器存在响应滞后特性,当负载功率突变,整流器的直流输出电压会产生波动。通过增大直流侧电容容量可抑制电压波动,但电容容量的增大会导致系统调节时间变长,系统的响应速度变慢。通过分析负载突变引起的直流输出电压波动现象,提出一种变i_q负载功率前馈控制方法,通过补偿网侧有功电流的方式实现两侧的瞬时有功功率平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减小了直流电容容量,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
变频+移相双自由度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在宽范围工况下的零电压开通,从而有效提升变换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变频+移相控制下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连续域模型,为研究在该控制机制下变换器的动态特性和闭环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基于广义平均建模法,选取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和电感电流、谐振电容电压的基波分量作为状态变量,准确描述了谐振腔对变换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输出电压闭环调节器,实现了变换器在ZVS变频+移相控制下的稳定运行。理论分析通过Matlab/PLECS仿真和1台800 W原理样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减小ICPT变换器开关损耗以及简化软开关控制电路,引入推挽变压器,通过在变压器输出接发射线圈和补偿电容,使发射线圈与补偿电容构成的谐振网络呈感性来实现零电压开通,开关管漏源极两端并联电容实现零电压关断,从而不需要增加电压过零检测电路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软开关。对软开关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零电压的工作条件以及推挽变压器匝数的边界条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可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下,具有驱动简单、传输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Boost型功率变换器的常规控制算法存在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电容电荷平衡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采用线性/非线性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当Boost变换器工作在稳态时采用传统的电压模式控制算法,而当负载电流发生跃变时,则采用非线性控制算法,通过电容电荷平衡控制计算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切换时间,从而保证Boost变换器获得最佳的动态性能。对自制的样机进行仿真验证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明显改善Boost型DC/DC变换器的超调量、调节时间等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服非最小相位特性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方法 将DC/DC升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控制问题转化为对电感电流的控制,并采用了串级结构的电压和电流控制器.控制器的外环采用PI控制算法,以电容电压为被控量;内环则采用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算法,以电感电流为被控量.结果 DC/DC升压变换器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方案是可行的.结论 该种结构的控制器不但可使被控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而且对负载电阻、电容、输入电压等参数变化有着很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能源用DC-DC Buck变换器常规滑模控制需要同时检测变换器输出电压和滤波电容电流,提出一种基于super-twisting微分器(STD)的滑模控制器。与常规滑模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只需检测变换器输出电压,无需测量电容电流,因此可以将电流传感器从控制环路中移除,从而简化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滑模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STD滑模控制具有更小的稳态误差,同时保留了对输入电压扰动和输出负载扰动的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流反馈控制的DC/DC升压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服非最小相位特性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方法 将DC/DC升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控制问题转化为对电感电流的控制,并采用了串级结构的电压和电流控制器,控制器的外环采用PI控制算法,以电容电压为被控量,内环则采用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算法,以是电感电流为被控量。结果 DC/DC升压变换器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方案是可行的。结论 该种结构的控制器不但可使被控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而且对负载电阻、电容、输入电压等参数变化有着很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一个不含滤波电容的电感负载交直交换流电路,利用输出滞后系统电压1/4工频周期的SPWM控制方法,使电感负载与系统感性负载发生能量交换,达到电感代替电容补偿系统感性无功的效果。并通过Y/△三相变压器连接3个配合工作的单相补偿电路,消去单相补偿电路中较大的3次谐波,使三相补偿电路不含低次谐波。基于该原理,提出一种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中利用电感代替功率电容的控制方法,并研究该无功补偿装置的参数设计。有利于无功补偿器容量和电压的提升,减少由功率电容带来的冲击电流,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和降低了设备成本。用仿真软件建立算例电路检验补偿效果,并论证了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输出电压具有低等级和宽范围变化的特性。为满足直流负载或后级逆变器的需求,设计一种具有较高电压等级且稳定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是关键。文章分析单管高增益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及稳态性能,通过对其小信号建模及频域特性分析可知: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中含有2个谐振尖峰,系统稳定性差,需在控制回路中加入相应的补偿网络。为此,设计了控制回路的补偿网络并对控制回路参数进行选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压都能稳定在期望值50 V;仿真输出电压纹波为2 %,实验输出电压纹波为2.5 %。同时由实验结果还知,满载时变换器工作效率最高达到90 %。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变换器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CUKPFC变换器输出电压为负,需要附加反相放大器电路,增大了变换器的体积和成本.提出了一种新型无桥CUKPFC变换器拓扑,该拓扑在无需附加反相放大器电路的情况下使变换器输出电压为正,具有控制简单、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通过拓扑优化减少了1个输入电容,并使2个二极管从高频的大电流转换为工频的小电流工作状态,可选取...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专家经验系统,以运行状态辨识及专家经验为知识库.按照“九区状态图”原则来控主变压器分接头开关的档位和补偿电容组开关的状态,以最少的动作次数使主变压器分接头档位和补偿电容组开关状态进入第九区,避免了困系统波动和负荷瞬间变化引起的主变压器分接头档位和无功补偿电容组开关频繁动作和振荡,保证了变压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使变电站的输出电压和无功因素两个主要供电指标保持在合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逻辑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问题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控制理论组成基于模糊逻辑的动态边界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的动作次数,改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变电站的运行特点,为实现变电站电压无功的优化控制,采用最先进的无功调节判据,研制了一变电站电压无功微机综合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在保证电压合格,无功基本平衡时,使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开关动作次数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的投切次数降至最少,从而大大提高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使用寿命,并使变电站电压合格率达到100%,线损降低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个应用于工业和配电网的级联STATCOM,采用相移载波脉冲宽度调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侧能量的新型星接级H桥STATCOM零序电压注入的控制策略,提出的方法利用对零序电压与补偿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有功功率在三相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换机制,将不平衡量导致的直流侧的影响在三相之间平均起来,避免了补偿器的负序过流,在保证跟踪补偿电流的同时保持阀组之间直流侧电压平衡;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快速性,证明该方法可提高级联H桥拓扑结构不对称补偿的响应速度与精确度,解决了该拓扑结构在系统电压不对称或负载不平衡情况下的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无功补偿的分类,重点分析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TCR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及功能,以及国产装置在配电网和输电网两大领域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变电所内安装集中补偿电容器,是当前无功补偿的主要方式。通过加装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变电所的母线电压、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提高设备的输电能力、减少用户电费支出。虽说这些功能是相互关联的,但补偿的目的不同,其补偿容量的计算也不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从定量的角度推导出不同的补偿目的所需安装补偿电容器的容量。  相似文献   

17.
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增设移相电容器进行集中补偿,提高了功率因数,增大了变压器的负载能力。本文对无功补偿后变压器允许增加的负载容量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简单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特性提出了无功裕度的概念,根据节点无功裕度的排序确定了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地点,并在此基础上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无功优化规划.IEEE33和69节点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算法的搜索空间大大减小,无功电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并改善了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实现了无功规划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相电压型变流器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吸收或发出连续可调无功功率.分析了三相电压型变流器在由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应用非线性微分几何理论中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直流侧电压与交流侧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的解耦控制器,并整定了控制器参数.最后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上对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快速与稳定性能,补偿点的功率因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分相补偿的智能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及其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该控制器用单片机作为主控部件,配以真有效值转换器,其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