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尝试从民间信仰角度出发以福州螺洲多宗族聚落为研究对象,以宗祠为线索通过整理陈、林、吴三大宗族演变,梳理分析在螺洲古镇多宗族聚落祭祖与游神等仪式行为下的民间信仰具有跨宗族族群整合功能,并提出在民间信仰视角下螺洲古镇多宗族社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单姓村作为宗族聚落的原型模式,是探究宗族聚落演化规律的基础。文章以山西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北贾村为例,总结侯氏家族的宗族文化特征,分析宗族发展与聚落空间演变的历时性关联,探讨宗族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横向对应关系,归纳家堡聚落内聚族而居、支派杂居、同房分序的多层级空间结构,从宗族角度提出聚落空间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3.
相对中国的其他地区,潮汕有更发达的宗族制度和独特的乡村空间景观尝试建立宗族化乡村地区的社会结构(“家庭→宗族”)和空间形态(“住宅→聚落”)的相互联系,以解析“家国同构”的社会意识在潮汕地区传统聚落中的空间表征.基于东里古寨和华瑶村的研究,建立了从“小型住宅(小家庭)→府邸(大家庭)→单一姓氏小聚落(家族或宗族)→多姓大聚落(宗族系)”这一空间表征路径,并总结出“家国同构”空间表征的三大要素:原型、秩序、边界原型主要是儒家礼制在空间上的物化表现,秩序是指按照宗法制度确定的空间等级,而边界在实体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建构,都反映了被边缘化的北方移民后代强烈希望通过规划设计“理想空间”来维系身份的正统性并规训族民.  相似文献   

4.
林志森 《新建筑》2011,(5):126-129
重点就整饬规划型宗族聚落形态与传统宗族结构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对厦门蔡厝村与金门琼林村两个蔡氏宗族聚落空间形态的比较,试图揭示整饬规划型宗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深层内涵,并总结宗族结构在宗族制度、宗族"房份"等方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晓丹  蔡宣皓 《新建筑》2023,(5):96-102
基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存筑寨碑刻中的历史信息释读,深入分析韩城地区党家村泌阳堡与西原村凤翼砦营建的历史过程,讨论韩城地区风土聚落中“村寨分离”现象的成因。跳出惯常的建筑学的物质空间类型范式,经过族群追溯与产权落位,发现两堡是家族内部阶级分化之后合股建造的产物。寨子以巷道为主要形态控制要素,以“窄院”为地块划分的模数单元,祠堂等仪式空间反而重要性不强,并且与普通聚落同构。进而通过与华南地区聚落的比较,揭示了“弱宗族”或“残缺性宗族”的关中风土聚落的发生与扩张逻辑。  相似文献   

6.
徽州祠堂是宗族祭祖、议事、管理和进行其他宗族活动的场所,也是族权的象征,在徽州村落建筑中居于核心地位.自明嘉靖时期起,徽州掀起了宗祠建设高潮,表现为数量多、类型广、规模大、规格高等特点.徽州宗祠的布局大多位于聚落的中轴线上,或是较为开阔的空间,或依山傍水而建,或地势相对较高处,建筑规制以三进五凤楼式砖木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7.
王挺  宣建华 《华中建筑》2011,29(2):164-167
在中国漫长的社会文明史中,宗法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构成,该文即从宗法制度的角度来探讨其对聚落肌理构成的影响,同时以浙江省的四个村落:郑宅村、厚吴村、俞源村、霓霞山村为例,来分析宗祠影响下的村落肌理形态。  相似文献   

8.
徽州宗祠作为传统社会宗族举行仪式的核心场所,其建筑设计具有独特的象征性与功能性。为了明确宗祠与宗族仪式间的互动关系,对宗祠的建筑设计和布局加以考察,发现其所具有的载体性、情境性和虚拟性三个特征与仪式行为高度耦合,构成为徽州宗祠特有的仪式空间设计。这种仪式空间设计维持和传递着以宗族祭祀仪式为代表的宗族传统文化。但随着农村现代化发展,宗祠的仪式属性明显减弱,当下应当以宗祠建筑既存的空间景观为基础,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空间活化,挖掘徽州宗祠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富阳县龙门村聚落结构形态与社会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的聚居地形式与聚落形态受社会结构与文化习俗的规范与制约。中国古代农村中,社会关系与城市截然不同,农村聚落形态中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集团。一村通常是以一姓氏为主的宗族组成,这样的村落就是典型的聚族而居所形成的聚落形态。其设计,营建和决策等由社会规范决定。乡民社会的住屋形式和聚落形态选择的通常是传统的形式,是长时期形成被传统认同而不易改变的形式。这种聚落形态是宗族的集体观点,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宗祠及其宗族文化以几种不同的模式存活在中国现代乡村中,这反映了村民面对现代化生活的冲击,存在迫切的文化认同的内在诉求,同时也说明了宗族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宗祠和宗族文化在现代乡村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具备活动习俗、建筑空间和谱牒文化1都相对得到保留和延续的基础条件,以彤弓山村的徐氏宗祠修复为例,探讨了宗祠空间修复和宗族文化复兴的相关性,并提出改造和复原的两种模式,对相关村落协调发展和社会效益进行探讨,供村民自主选择,以此说明村落的现代发展和宗祠的转型更需要寻求内在动力,避免急功近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徐浩然  韦庚男 《城市建筑》2022,(2):78-80,120
村作为最小的行政和居住单位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之久,许多传统村落至今仍存在于华夏大地.作为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宗祠建筑承载了村落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浙南地区的传统村落由于处在浙南丘陵地区之中,其宗祠建筑保存得较为完整,因此浙南地区宗祠建筑很好地保留着传统宗族文化的印记.本文从浙南地区传统宗祠建筑的平面形式和建筑装饰两...  相似文献   

12.
培田宗族社会空间与村落形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小军 《新建筑》2007,(1):76-80
祠堂作为宗族社会控制的空间标本之一,一方面作为家族精神维系的焦点,另一方面又是宗族内部控制的法庭和机构,维系着宗法等级制度的尊严与地位;而纂修族谱,是维系宗族血缘关系、叙述昭穆秩序的一个重要工具。培田村因其众多的宗庙祠堂、学堂书院,纵横交错,蔚为大观。“千米古街”宛如一条宗族聚族而居的纽带,将吴氏宗族的社会与空间组合连接在一起;又像一根绵延不断的族群血脉,述说着祖先艰辛创业繁衍发展的历程。培田的宗祠分布和千米商业街的空间格局恰恰反映了宗族权利的相对弱化及正处在分异和瓦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泰宁县古城核心区的明清城镇型多姓氏混居聚落始建于明代遗存至今。其宗族组织对聚落空间的形成影响深远,反映在聚落空间中,且聚落空间见证了封建社会末期宗族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通过解析宗族组织影响下传统建筑形成的聚落空间,分析宗族组织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与作用,探索宗族组织与聚落空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宗族组织视角下对泰宁古城传统聚落空间的解读,揭示了宗族组织影响范围缩小、对聚落空间影响力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漫长的宗族制度以及相应的宗族结构体系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聚落构成及内部肌理。依据聚落的社会学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姓独大的单姓村钓源古村和多姓主大的主姓村燕坊古村进行宗族结构对比,然后基于"社会—空间"视角,从村落整体肌理、组团肌理、院落肌理三方面对村落肌理进行研究,对比探讨两古村宗族结构与村落肌理的对应关系及其差异性,以期为村落保护研究提供最根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和社会结构中都表现出“位序”格局。通过对福州市南台岛南端的螺洲多姓宗族聚落进行考察与研究,着重解析宗法制度对聚落空间构成的影响及儒学对多姓宗族社区不同姓氏族群的整合功能,试图探索多姓宗族聚落形态中所表达的位序观。  相似文献   

16.
1.概况 琼林古村落位于金门岛中北部,太武山西麓,东南临源自双乳峰的溪沙溪,东北部为源自太武山的小溪径.琼林古村落是金门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是台湾省属二级古迹,“金门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琼林”昔称“平林”,因其“所居多树木,远望森然如盖”而得名,开基者为蔡氏先祖.琼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晋末汉人衣冠南渡,历史上为乡贤名宦之乡.特别是明清两代,琼林蔡氏荣登六位进士.整个聚落内,宗祠林立,较为著名的如蔡氏家庙、六世宗祠(竹溪公)、六世暨十世宗祠、六世宗祠(乐圃公)、十世宗祠、藩伯宗祠和十一世宗祠等,素有“七座八祠”的雅称.  相似文献   

17.
信息动态     
1.概况 琼林古村落位于金门岛中北部,太武山西麓,东南临源自双乳峰的溪沙溪,东北部为源自太武山的小溪径.琼林古村落是金门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是台湾省属二级古迹,“金门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琼林”昔称“平林”,因其“所居多树木,远望森然如盖”而得名,开基者为蔡氏先祖.琼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晋末汉人衣冠南渡,历史上为乡贤名宦之乡.特别是明清两代,琼林蔡氏荣登六位进士.整个聚落内,宗祠林立,较为著名的如蔡氏家庙、六世宗祠(竹溪公)、六世暨十世宗祠、六世宗祠(乐圃公)、十世宗祠、藩伯宗祠和十一世宗祠等,素有“七座八祠”的雅称.  相似文献   

18.
平顺县西社村作为晋东南地区典型的宗族血缘型村落,其形态受宗族结构影响,格局独特。文章从宗族结构的视角出发,借助族谱、碑刻等文字史料信息,结合田野调查与类型比较等方法,对宗族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与聚落空间形态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历时性分析,归纳宗族发展对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结合宗族结构影响下聚落的两个空间特征,探究其空间形态及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篇首语     
<正>聚落,"聚"乃集聚而居的行为方式,"落"则为聚居组织的基本单元。"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汉书·沟恤志》),这不仅说明了聚落的生成过程,也暗示了一种聚落研究的线索。叠加是聚落建造的基本方式,在不同事物、形态的叠加,构建聚落的多重结构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聚落的意识。《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塱头》通过详尽地讨论塱头村典型的梳式布局以及该村祠堂建设与重建的两次过程,阐述了祠堂建设与村落发展在空间形态、公共生活、历史书写和村民价值观念上的密切联系。因而聚落研究除应按照"田野工作手册"的方式关注聚落的组成要素外,更应细密地梳理其历史演进和社会机制。冯江、阮思勤关于塱头村的案例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广府地区的村落中各种潜流在宗族的整合、弱化甚至分裂的过程中发挥的影响,反映出宗族  相似文献   

20.
焦颖慧 《四川建筑》2011,31(2):48-50
宗族祠堂是中国乡土社会里宗法制度下重要的建筑类型,它的基本功能是供奉各宗族的祖先牌位,为定时祭祀提供场所。作为汉族聚居地,四川地区宗祠林立,并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点。文章以自贡屈家山李氏宗祠为例,对四川地区宗祠建筑与文化作了尝试性的浅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