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干凝胶为原料,通过煅烧、研磨得到Sr1-1.5xSmxTiO3粉体,采用TEM、XRD、BET分析手段,对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粉体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r1-1.5xSmxTiO3粉体颗粒细小、均匀,其相组成、形貌、粒度受煅烧温度和Sm2O3掺入量的影响。煅烧温度1 200℃,Sm2O3掺入摩尔质量为4%时,粉体形成单一的钙钛矿结构,所得粉体粒径为1.77μm。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制备BST/MgO复合粉体晶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钛酸钡锶BST/MgO陶瓷烧结温度,减小BST晶粒尺寸,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ST/MgO复合粉体,DTA/TGA,FT-IR,XRD,TEM和SEM分析BST/MgO干凝胶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包裹MgO粉体的BST凝胶,凝胶经干燥、预烧得到BST/MgO复合粉体.凝胶干燥后形成含Ba2 ,Sr2 的非晶态干凝胶,干凝胶在晶化过程中会形成BaCO3和SrCO3,它们与TiO2反应形成钙钛矿晶型结构的BST.BST的钙钛矿结构主要在550~650℃形成,粉体在700℃预烧后基本完全晶化,得到包含BST和MgO两相的复合氧化物粉体,其中BST晶粒大小约20 nm,MgO晶粒大小>0.1μm.粉体经冷等静压成型和1300℃无压烧结制得BST晶粒为3~5μm的BST/MgO陶瓷,烧结温度比普通固相反应烧结温度低约150℃.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TSAG纳米粉体,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不同方法合成的TSAG纳米粉体进行表征,并根据谢乐公式计算出粉体粒径大小。结果表明共沉淀法经1200℃煅烧6h可得纯度高,平均晶粒尺寸为49.7nm的TSAG粉体,溶胶-凝胶法经1000℃煅烧3h可得纯度高,平均晶粒尺寸为23.25nm的TSAG粉体。从煅烧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制备所得粉体粒径大小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相较于共沉淀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可获得晶相更纯,粒径更小,颗粒分布均匀,分散性能好的TSAG粉体,且此方法更省时节能。  相似文献   

4.
以氯氧化锆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经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钇掺杂的纳米氧化锆.分别以水和乙醇作溶剂,对比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获得的前驱体溶胶、凝胶的性能,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前驱体干凝胶粉末和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溶剂体系制备出的溶胶、凝胶性质较好,干凝胶经650℃,2h煅烧,可得到分散性好的、钇完全固溶的四方相纳米氧化锆粉体.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β-锂霞石超细粉体,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溶胶-凝胶的形成以及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比、溶液的pH值、成胶温度,粉体灼烧温度和时间等对样品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比为2:1、pH=3、温度控制在65℃时,得到稳定的溶胶,蒸发干燥后的凝胶在900℃~1300℃温度范围进行煅烧,获得了物相纯度较高的β-锂霞石粉体,粒径约20nm~50nm。  相似文献   

6.
HAP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2O5和Ca(NO3)2.4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粉体,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条件下羟基磷灰石粉体的性能,结果表明,493℃煅烧时羟基磷灰石开始形成,600℃煅烧时羟基磷灰石粉体完全晶化,颗粒形貌为球形,尺寸约为50nm.煅烧温度进一步升高,粉体团聚倾向加剧,颗粒之间互相连接而导致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7.
微波烧结Nd:YAG透明陶瓷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微波烧结工艺制备掺杂钕离子浓度为1.0%(分子百分数)的Nd:YAG透明陶瓷。研究前驱粉体煅烧制度对粉体的纯度、粒度和晶相生成的影响,同时探索微波烧结法制备Nd:YAG陶瓷的工艺方法。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Nd:YAG粉体晶相转换温度低于固相合成法,900℃煅烧温度可完全形成YAG晶相。煅烧温度和升...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粉末烧结工艺,分别制备了Mg掺杂钛酸铅粉体和块体材料,并讨论了凝胶工艺参数对.PbTiO3干凝胶性能的不同影响因素,用TG—DTA、XRD、SEM等手段对干凝胶热分解、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凝胶热分解分为干凝胶的吸附水和有机成分挥发、正丁基和醋酸根发生的氧化分解、晶相的转变3个阶段.最佳凝胶工艺参数为温度在60℃,而且pH值等于4.5,可以获得温度良好的溶胶和凝胶.XRD分析发现体系中含有PbTiO3、MgTi2O5两相;高温粉末烧结SEM微观组织表明,粒度尺寸约为1~21μm,同时晶粒的大小均匀,且几乎没有缺陷,说明了Mg掺杂超细PbTiO3粉体陶瓷粉末具有良好的烧结致密化和收缩致密化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锂、偏钒酸铵、硝酸钙、硝酸镁、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采用溶胶 凝胶法低温合成纳米(Ca0.7Mg0.3)SiO3微波介质陶瓷粉体,研究了不同粒径粉体的烧结行为及微波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在钙镁硅溶胶中添加锂钒烧结助剂可大大降低陶瓷粉体的晶相合成温度,干凝胶在800 ℃煅烧后可获得晶相组成为CaSiO3和CaMgSi2O6、粒径为100~400 nm的陶瓷粉体,可满足超薄流延陶瓷膜片的制备要求;该粉体在890 ℃烧结后获得致密结构的陶瓷,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7.13,品质因子为23 913 GHz,可用于制备与银电极共烧的微型多层微波器件.  相似文献   

10.
以柠檬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SAG纳米粉体。通过XRD、FTIR和SEM测试手段对不同pH值和不同煅烧温度下合成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000℃、pH值为3.3~3.6时,可以合成纯度较高的TSAG相,分布均匀,平均粒子尺寸为23.25nm;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其粒径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