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4,(11):39-40
2014年,中国IPv6下一代互联网进入全面商用部署阶段,产业各方将开展IPv6网络大规模部署和商用,逐步停止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IPv4地址。 “目前国内乃至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目标任务艰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4月17日召开的“2014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表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自2010年起在8省开展了IMS的试点工作,验证了IMS商用成熟度,提出了“IMS基本具备正式商用条件”的试点结论;但是前期部署的IMS网络以支持IPv4为主,随着IPv6在网络中的逐步引进,如何实现IMS核心网络由IPv4向IPv6的演进成为网络发展中必须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根据IMS商用推进情况,以及IMS向IPv6演进的具体要求,对IMS整体网络向IPv6演进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的演进步骤,为后续的网络演进及基于IMS的下一代核心网的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晨鹏  关炜 《电信科学》2013,29(12):164-167
通过对IPv6过渡技术原理及部署情况的分析,结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情况,简要分析了运营商从IPv4向IPv6过渡的思路和技术的选择,以帮助运营商向IPv6技术平滑演进,缓解IPv4地址枯竭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2012,(4):9-9
2012年将成为IPv6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拥有全球最多用户数的互联网改造——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试点将从今年春季开启,显示了中国加快部署IPv6网络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动态     
全球共迎下一代互联网新时代2012全球IPv6暨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于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峰会以"加速IPv6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助力‘宽带中国’国家战略"为主题,分享未来IPv6产业升级、建设、商用解决方案,展示国内国际运营商联网商用部署案例,峰会并细分产业链设置了教育和运营商专场。IPv6升级潮来临,全球共迎下一代互联网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国电信“下一代互联网在‘两型社会’中的应用实践”项目,已通过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组织的鉴定。该项目是在国内首次部署的IPv6商用网络,该网络在农作物温室综合监控系统中已实现了基于IPv6的物联网应用。  相似文献   

7.
IPv6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当前世界各国IPv6网络的部署日益广泛。IPv6作为新一代网络协议,在部署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文章介绍和分析IPv6地址、报头、ICMPv6、邻居发现协议、地址自动配置和过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信息泄露、拒绝服务、重定向、网络欺骗等主要安全威胁,并给出相应的IPv6网络研究现状及防护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IPv4地址的耗尽和IP地址需求的持续增加,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成为通信界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文章对当前国内外IPv6产业的发展形势进行梳理,分析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全面阐述中国联通IPv6平滑部署的原则和公司推进IPv6商用部署的具体举措,并对IPv4和IPv6融合互通创新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4月17~18日,"2014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将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球的100多位重量级演讲嘉宾将在峰会现场分享IPv6产业升级、建设、商用等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展示国内外运营商、设备厂商等联网商用部署案例,就IPv6发展现状、更新导向、产业链和过渡解决方案、行业应用和测试、IPv6网络环境安全及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等议题发表自己的真知酌见。时至2014年,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积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有线传输》2005,(2):34-36
在2005年第四届全球IPv6高峰论坛期间推出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体验中心——ShowNET是迄今为止我国演示下一代互联网和IPv6应用规模最大的演示网络。该网络由天地互连公司首次于2004年4月正式推出,用以充分演示下一代互联网架构下多运营商、多厂商和全业务应用的特点,是我国大规模IPv6网络与应用部署的预演。  相似文献   

11.
一、下一代互联网业务平台构想的提出我们知道,在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上可以开展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应用与业务。天地互连公司(Bll Group)从1999年开始致力于推动IPv6网络与应用在我国的部署。2001年以来.陆续在信息产业部指导下的6TNet下一代IP电信实验网以及运营商的IPv6实验网上开展了一系列IPv6应用与业务实践,包括网络视频监控、VoIP、网络视频会议、DVTS高清晰度传输系统等应用领域。在多年的应用与业务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迫切需要打造一个适应于具体IPv6应用的下一代互联网业务平台,以支撑业务的运营和发展。以IPv6支持的网络视频监控业务为例,通过IPv4/IPv6双协议支持的高度集成的网络摄像机将视音频信息通过互联网远距离传输。每个网络摄像机都分配有一个全球惟一的IP地址,远端  相似文献   

12.
刘春林 《电信快报》2011,(7):12-13,27
IPv4地址已经耗尽,推进互联网向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已成为当务之急。考虑到网络演进投资效益、用户感知和业务平滑过渡等因素。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应以现有IPv4网络为基础逐步过渡至脚6网络.IPv4/IPv6互通是不可回避的网络场景,用户与应用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IPv4/Pv6网络互访将是非常普遍的...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我国IPv6发展进程进入实质性部署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最大的IPv6试验网络Moon6完成第一阶段测试,并启动第二阶段测试工作.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改变旧规则,重新划定起跑线的机会.在未来的5~10年中,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美国的IPv6危机、中国的IPv6机遇、全球IPv6产业发展情况、中国IPv6产业发展状况、IPv6商用进程所面临的挑战及2004年IPv6发展态势等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领跑IPv6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0,(13):37-37
为了保障未来的网络建设,IPv6在筹划了十年之后,终于崭露头角,迎来了商用元年。在“2010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中兴通讯与业内人士一起展望了IPv6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郭云飞 《通信世界》2003,(27):44-45
IPv6与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虽然国际上对下一代网络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和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无论是电信的NGN(Next Generatin Network)还是互联网的NGI(Next Generation Intrnet)均以IPv6作为其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NGI)在中国逐渐开始部署,如何组建电信级IPv6核心网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IP核心网络演进的原则,然后分别介绍和分析了IPv6网络的多种互通与过渡技术,并列举了国外运营商IPv6核心网络的演进方案,最后给出了总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CNGI)项目正式启动.我国IPv6发展进程进入实质性部署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最大的IPv6试验网络Moony6完成第一阶段测试.并启动第二阶段测试工作。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改变lB规则.重新划定起跑线的机会。在未来的5-10年中,中国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美国的IPv6危机、中国的IPv6机遇、全球IPv6产业发展情况、中国IPv6产业发展状况,IPv6商用进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2004年IPv6发展态势等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中国领跑IPv6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中国电信在构建下一代互联网过程中在新技术研究、标准化规范制定、现网部署实践及清华联合实验室取得的成果,并探索基于IPv6的高智能网络架构和需求,为中国电信下一代互联网的演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炙手可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IPv4地址资源耗尽,为承载和传送网络从IPv4向IPv6过渡升级提供了契机。产业界各方正摩拳擦掌,为IPv6的规模商用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0.
面向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春胜  杨家海  陈煜 《电信科学》2004,20(10):37-41
大量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对网络的管理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由于IPv6地址结构、空间的巨大变化以及一些新的协议特性的引入,原有IPv4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对IPv6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从体系结构和管理技术上进行新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管理面临的问题,综述了IPv6网络管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本课题组开发的一个IPv4/IPv6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并深入分析了过渡时期的网络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