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俭 《有线电视技术》2014,(1):17-19,24
本文主要从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4G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优势、4G芯片及4G手机、4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及4G牌照、4G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难题等方面,就4G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一些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宋立果  孙婉超 《移动信息》2023,45(11):43-45
文中主要从介绍4G/5G无线网络协同发展的基本特点与需求入手,分析了4G/5G同站覆盖优势,阐述了4G/5G协同建设对4G现有资源的利用,并分析了4G/5G双网共存协调建设的相关解决方案。如此,既能适应目前4G的大容量挑战,也能构建5G领先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发展网络架构,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3.
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是相对于3G的概念,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传输的速度比3G快,传输的功能比3G强大。4G能够传送高清的视频、图像和语音等信息,4G在不久的将来覆盖的范围也将比3G大。如今4G技术正快速发展,正在逐步走进普通人的生活,给民众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文章主要通过对4G技术和3G技术相互比较,梳理4G技术相对于3G取得的重要突破,在后文还介绍了4G技术在当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4G网络处于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用户能否接入4G网络并持续驻留LTE网络,将直接影响到用户4G上网感知。当前由于4G网络覆盖广度不足、深度有限,4G用户驻留LTE网络的情况不尽如人意,运营商急需手段提高4G用户在4G网络驻留时长。本文通过对省会城市用户级各网络的小4G驻留比分析,报告不同用户、不同地区、不同终端的驻留比,可对4G网络运营建设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亚军  张艳 《信息通信》2015,(1):213-215
4G移动通信系统是3G的演化和发展,文章介绍了移动通信3G到4G的演变和4G通信系统的优势特点,讨论了4G系统的关键技术之智能天线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智能性实现算法,最后研究了4G中智能天线的设计分析、技术实现及其对4G系统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4,(20):33-34
在4G时代,中国电信亟需加快4G网络建设,引导相关产业链发展演进,加快推进天翼4G手机产业化,任务艰巨。继网上营业厅、京东商城等网上渠道于7月15日率先启动天翼4G手机业务后,7月22日,中国电信在首批开放天翼4G手机业务的16个城市的实体渠道,正式开启天翼4G手机业务的办理,用户选购4G手机和套餐后,即可使用卓越的天翼4G网络。  相似文献   

7.
高松涛  马向辰  于一鸣  潘都 《电信科学》2022,38(10):180-186
5G Option4架构通过以5G为锚点的4G/5G双连接(NR E-UTRAN dual connectivity,NE-DC)在5G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基础上聚合4G链路能力,提升5G网络性能,同时可兼顾现有4G用户体验,是受运营商关注的潜在5G架构演进方向。介绍了Option4技术原理,多维度详细分析了Option4关键性能,探讨了Option4对运维复杂度的影响,提出了5G Option4架构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4G投资效益,运营商需积极进行4G投资建设,同时也要密切关注4G市场、资费、终端、网络发展动态,加强对4G建设规模合理性的审核,适度把握4G投资节奏。目前,中国移动正处于4G大规模建设时期,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移动累计完成4G基站投资1500亿元,投资如此之大,有必要从效益角度衡量4G投资规模的合理性。而4G资产效益又是近期影响无线网资产效益乃至公司整体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从效益出发,适度把握4G投资与需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丹  张婧  吕沛锦  陆赟  杨占春 《电信科学》2021,37(9):168-174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中国5G网络部署的成本预计大约是4G的3倍。通过分析研究现网4G、5G网络的组网架构、关键技术原理、信源硬件特性,提出了在5G网络建设中利旧4G资源、通过5G反开腾挪4G资源以及发挥4G/5G信源最大潜力的3种挖潜思路,从而降低网络的投资成本和升级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搜集以及前沿技术研究概述了4G通信技术的概念,4G通信技术的特点。对4G和3G技术进行了对比,探讨了4G通信技术未来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前,移动运营商5G工程建设不断推进,4G资源投资收紧但承载业务量不断增长,网络容量资源缺口逐渐扩大。随着5G站点的不断入网,通过5G站点反向开通4G小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络容量压力,但由于这些4G小区未纳入载波潮汐调度,导致载频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本文通过研究4G/5G共模场景下4G小区载波潮汐调度方案,并利用已搭建的自动化平台实现了载波潮汐智能调度,最大化利用网络4G/5G共模站点载波资源,为后续进一步开展4G/5G协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4G牌照的正式发放,我国各大运营商陆续启动4G网络建设部署,中国有望在今年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4G市场之一。4G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促使通信基础网络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此背景下,如何高效、快速完成4G网络部署,并保障4G网络的安全、稳定、绿色运行,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话题。4G时代:速率与节能需要兼顾简单来讲,与3G网络相比,4G网络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上网速度大幅提升,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标准不断演讲,如果说中国3G牌照的发放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机会,那么,我国在4G技术的部署和研发也必将大大加快射频集成电路产品供应商迈向4G的步伐。我国启动4G研发已经有5年的时间,为了达到4G网络所需要达到的速率要求,4G至少需要3倍于现有基站的数量。如上海已经启动了研发4G的科研项目,2010年世博会前预计可新建近千个基站。以目前国内3G运行的状况,也有专家建议中国有跨过3G直接上4G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通信电源技术》2012,29(4):103-103
当人们还沉浸在3G网络的方便和快捷时,中国移动4G网络的脚步已经迈进了人们的生活。4G可能对大家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它一直没进入过人们的生活。其实在欧洲4G网络早就开始流行,在中国香港地区从09年开始,4G网络也在开始在大家的生活中崭露头角。或许4G在人们的眼里只是很抽象的概念,只是知道比3G高级,比3G快。那么什么是真正的4G网络呢?简单说,4G就是在  相似文献   

15.
《电信网技术》2014,(10):95-96
随着4G牌照的正式发放,我国各大运营商陆续启动4G网络建设部署,中国有望在今年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4G市场之一。4G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促使通信基础网络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此背景下,如何高效、快速完成4G网络部署,并保障4G网络的安全、稳定、绿色运行,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5G网络的共建共享不断深入,4G高低频网络逐步开展共享工作,当前双方4G网络流量已达峰并呈下降趋势,流量进一步向5G迁转,4G全网将出现轻载情况,具备整合条件,双方通过4G中频一张网,腾退2.1G频率资源用于5G重耕,保障5G与友商的对比优势成为双方网络发展的下一步方向。文章通过对4G中频一张网的规划数据分析,阐述4G中频一张网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徐建平 《信息通信》2014,(10):265-266
随着3G业务的发展,国内移动数据业务迅猛增长。4G网络技术的推出,弥补了3G网络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质量不高等问题,推动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与3G业务相比,4G业务的自费更高,因此如何在3G业务市场较完善的情况下进行4G业务的营销,成了各大电信运营商所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3G网络技术与4G网络技术的对比分析,以及对4G业务用户需求的分析,对4G业务用户进行市场定位,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对4G业务营销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关4G(亦有称后3G)的消息频繁见诸媒体:先是Sprint Nextel宣称建立“4G网络基础设施”,其后又传来韩国三星举办4G论坛,启动4G技术测试。在中国3G一推再推令人望眼欲穿的时刻,4G报道的满天飞无疑会引发人们的诸多遐想和对中国3G的担忧与质疑。况且,不少业内专家曾表达“抛弃3G直接上4G”的类似观点。那是否意味着中国3G生不逢时,很快会被4G取代呢?4G离我们究竞有多近呢?  相似文献   

19.
电信4G发展初期,4G咨询和申告种类繁多,但缺乏成熟的4G用户申告预处理方案,导致预处理效率低下,文中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了4G全类型申告预处理方案,首次实现了一套预处理方案同时支撑4G业务咨询和4G网络质量申告两类处理流程;同时实现了4G申告预处理过程自动化,达到4G故障定位一键检测,4G业务操作一键指引.该方案在江苏电信规模使用后,4G用户申告预处理率提升41%,回访满意度也从89%提升至97%.  相似文献   

20.
陶旭骏 《移动通信》2014,(11):52-54
随着TDD牌照发放,中国4G商用正式拉开帷幕。此时距离美日韩等先发国家的商用已经过去差不多3年时间。先发国家都是在3G高渗透率的情况下进入4G。反观中国却是在3G尚未普及之时就部署4G。业界对4G的意义有诸多争议。诚然,在3G尚未普及的时候就上马4G,一定程度的浪费可能是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