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3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法制工作会议综述1993年12月20日至25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了“’93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法制工作会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厅(局)、电影系统有关单位和沙市、黄石、天水市广播电视局的70余...  相似文献   

2.
黄石有线高清视频网站由于在城域网内部运行.不对互联网开放,故简称为“内网”,其访问地址为“http://10.0.0.1”。内网是以提供高清影视剧点播节目为主,网络电视、有线服务、游戏和软件下载为辅的专业高清视频网站,受众为黄石有线宽带网用户,其首页主界面如图7所示。  相似文献   

3.
1993年12月20日至25日,广播电影电枧部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了“'93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法制工作会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到市广播电视厅(局)、电影系统有关单位和沙市,黄石、天水市广播电视局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通信工程》1994,(2):F003-F003
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到多制式电视,电视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牌”.时下,欧美日正致力研究“扩展性清晰度电视”(DETV)、“改进性清晰度电视”(DITV)、“高性能电视”(ADTV)、“高级电视”(ATV)、  相似文献   

5.
《通信世界》2001,(7):22-22
黄石移动邮政共建合作营业厅从3月6日开始,居住在乡村的湖北黄石移动用户再也不用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交纳话费了这是黄石移动分公司与黄石邮政本着“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建合作营业厅的结果。与电信分营后,黄石移动分公司仅有139人,3个营业网点,公司的精力、人力和财力还不足以在乡镇全面建设营业厅。而邮政网点在城区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在乡镇也有完善的网络。为此,黄石移动与邮政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就共建合作营业厅、开展全面合作达成共识。双方签定的协议规定,黄石邮政利用其营销网点和人员为…  相似文献   

6.
黄石和广州的抉择 位于长江中游的黄石市.是湖北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2007年1月28目开始.黄石启动了数字电视转换工程.到2008年底,完成了全市20万户的整转工作。在这期间,如何建立互动业务平台一直是黄石有线很难决定的,用熊文定书记在ICTC2009VOD论坛上的话来说.  相似文献   

7.
《数码》2009,(4):205-205
飞利浦的独门秘笈——”流光溢彩“将电视感官演绎得美轮美奂.如今.他们又携带最新的”流光溢彩”电视“9系列”再次杀人液晶电视市场.成为飞利浦家用普及型电视的新旗舰产品。08年的“流光溢彩”,两边的色彩可以不同,但同一边色彩只有一种,而且待机时流光溢彩无法开启。  相似文献   

8.
《显示器件技术》2010,(2):34-39
1.前言 随着技术的进步、席卷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化、人们要求的多样化,电视也在迅猛发展。如图1所示,本公司此前就以“电视需求之波”的形式做过分析。从1953年黑白电视的“第一波”开始,持续引发出彩色电视的“第二波”、彩管大型化形成的“第三波”,以及随后的薄型化、数字化的“第四波”,这一波是现在仍在持续的一大波浪1)。在第四波之后,将会迎来呼之欲出的“从观看的电视,进化成链接的电视”的“第五波”。  相似文献   

9.
人们总是爱说“看电视、看电影”.而不会去说“听电视.听电影”。其实对电视(电影)不仅要看.还要注意“听”.把“看”与“听”结合起来.只有眼耳并用.才能更好地理解电视.品尝电视给人们带来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0.
想象一个万众瞩目的国际体育盛事正如火如茶地举行,您因故无法亲临现场观看比赛,或奔波途中、或安坐家中的您又急切掌握最新“战况”.此时最能安抚您那颗躁动的心的非电视莫属了。在“满城尽是显示屏”的今天,尤其是手机电视的出现,随时随地看电视已经成了一件寻常事。然而.赶上您是一个“贪心”的体育迷,并不满足于电视画面所展现的比赛场景,还想随着电视镜头随时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比如选手、计分、场馆等情况甚至背后的故事,以前遇此您可能一筹莫展,现在借助MobiServe您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了。  相似文献   

11.
《新潮电子》2005,(15):137-145
舒适而宽敞的家.是我们最好的“避风港”,劳累了一天之后.泡上壶龙井.看看轻松的电视节目.自然是消除疲劳最惬意的方式。不过.对于那些24小时也不能远离网络的SOHO,Business和博客一族来说,客厅偌大的空间难免让人感觉有些冷清.于是乎.人们对“卧室电视”、“书房电视”的需求也浮出了水面。综合卧室、客厅房间面积较小的特点和人们对电视结合电脑功能的需求.轻薄小巧的液晶电视逐渐走进家庭.成为寻常百姓家的第二电视。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电视,是最有人情味的电子产品,因为它最有”家”的味道。清晨,与爱人边吃早饭边看早新闻;午夜.邀约三五好友边喝啤酒边看球赛;节日.全家围坐欣赏丰富的晚会节目……电视.让“家”变得温馨。但我们或许也曾因为晚回家半小时,而赶不上等待已久的连续剧大结局:曾因为急需“洗手“.而错过那一个精彩的进球;曾因为怕影响家人.而忍痛放弃深夜播出的某个节目……电视.太过“恋家”,让我们开始有了能够摆脱“束缚”,随时随地看到电视的渴望。2007年7月。随着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南方传媒)与韩国厂商iriver在广州共同举办的掌中电视终端B20发布会的召开,这一渴望终于变为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线电视》2007,(8):819-819
上海思华凭借2007CCBN的东风,隆重推出“交互电视新时代——2.0”,TV2.0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全新电视消费时代,既包含了如观众与电视栏目互动这样的内容层面的变革,也包含了观众对电视节目时间和空间的自由选择这样的技术层面的变革,变“看电视”为“用电视”。是“后平移时代”广电运营商实现持续盈利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4.
知道老外购买电视时考虑的都是哪些方面么?日前美国iSuppIi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在美国消费者购买电视的行为模式中.无论购买“高档品牌”还是“大众品牌”.画质均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iSuPPIi将电视购买理由分为“画质”、“品牌名称”、“价格”、“显示装置种类”以及“肯定评价”等几项.对美国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电子科技导报》2007,(2):88-88
日前.腾讯公司和TCL工业研究院宣布中国首台智能交互电视——iTQQ电视在深圳开发成功.该产品是两家公司投入30多名工程师历时一年多开发出的新一代功能电视.该产品突破了传统电视只能收看电视节目.无法互动的旧模式,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欣赏电视的过程中同时体验在线网络游戏、网络相册、贺卡传情以及即时通信等互联网络的服务,一边看电视,一边在网上“斗地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手机电视:看起来很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手机电视行业标准.确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STiMi.进而奠定了今后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基础。其实,早在2004年4月.广州移动试水手机电视业务,就已经揭开了国内“手机电视”的神秘面纱。七个月之后.上海移动推出了免费试用手机电视业务.随后不久.湖北成为第三个开通手机电视业务的省市.浙江、四川、江苏等地则紧随其后。诚如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拍照是2004年的大事.音乐是2005年的大亭.看电视则是2006年的大事。”事实上,市场轨迹正在应验这一预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现在已经不是只有坐在家里通过电视机才能看到电视的日子了,通过网络可以看到电视,在公交上可以看到电视.进入地铁可以看到电视,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也可以看到电视……这些新生的媒体传播方式被称为“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也是补充。二者结合使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样化终湍获取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家庭电子》2007,(6):32-32
先锋在欧洲发布了第八代的等离子电视PDP-5000EX,是“真正高清晰”的50英寸大型等离子电视。作为一款完全“点对点”实现物理1080P高清晰显示的等离,它能完美地显示现在所有最高分辨率的高清晰电视节目。装载了新开发的“P.U.R.E.Black Panel”先锋最先进的等离子屏幕技术,提供真实“纯黑”画面表现,在暗黑画面的表现力更好,画面的整体表现力得到了更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总体部署,中央电视台和部分地方电视台将采用高标清同播的方式强力推进高清电视的发展,这将使我国高清电视跨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同时,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进展迅速.用户数大幅增长,正在成为现代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一些影视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使电视转播由单向接收变为双向互动,观众由“看电视”变为“用电视”,推动着传播理念、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有线电视运营商面临的竞争 站在用户角度看.有线电视已经从用户看电视的“唯一”变成了“之一”。因为政策保护.直播星暂时对有线电视没有威胁,、地面电视对收视费敏感的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1PTV的内容和视频质量与有线电视大体相当。随着技术进步和网络带宽增长.OTTTV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因此,因为资费的原因.部分有线电视用户会流失到电信IPTV和地面电视。因为资费和内容丰富程度的原因,部分有线电视用户会流失到OTT T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