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保护的价值佛教传人中国后,对中国的建筑、园林、周塑、文学、绘画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地影响,虽然佛寺传人中国不人,就被同化于中国建筑型制制之内,甚至以宅邸来满足佛教的宗教生活的需要。但反过来,佛教建筑给中国的世俗建筑提供了一些新的布置和处理方法。在两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建筑和中国其它类型的建筑彼此影响,共同促进了中国建筑的发展。1.历史价值佛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不象宫殿那样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会消失殆尽,也不象民宅那样几十年后就发发可危。它在风雨中历经沧桑,保持了各个朝代的历史印迹,是我们研…  相似文献   

2.
戴志中 《华中建筑》1997,15(3):105-107
文章介绍了以色列在古建保护利用和旧建筑改造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措施,并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古旧建筑保护,改造和利用方面的误区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王瑗 《华中建筑》2002,20(3):89-91
该文以具体资料以及数据总结说明了汉唐时期佛教建筑的地理分布,数量增减以及佛寺规模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及论证,为早期佛教建筑的总体存在和发展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相似文献   

4.
俞梅芳  赵斌 《山西建筑》2007,33(26):45-46
结合我国传统建筑保护的现状,探讨了传统建筑保护的意义及思考,提出传统建筑继承和保护的构思,详细地阐述了传统建筑保护过程中具体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5.
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其传统的佛教建筑具有以泉州木建筑为代表的闽南建筑特色。本文从佛教教义理论与行为规则、中原官式建筑、本地民居建筑、海外建筑文化四方面入手浅谈其对泉州传统佛教建筑型制特征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新加坡为例说明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佛教建筑是表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加坡的佛教建筑尤其反映其传承与革新的表现。新加坡佛教建筑的现代化明显地表现为建筑型制的现代化与建筑的多元功能等方面,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霍童镇丰富的古代传统建筑的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分析了霍童镇古代传统建筑概况特点及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霍童镇古代传统建筑保护和利用的几项措施,以期将霍童镇独特的古建筑及历史文化长久的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8.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07,25(12):155-158
新加坡佛教主要是由早期的中国移民传入的,他们的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形成了新加坡早期宗教信仰,他们建造的早期寺庙建筑成为新加坡传统佛教建筑的雏形.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加坡传统佛教寺庙的类型及实例.随着新加坡佛教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现代佛教建筑也大大迥异于传统寺庙,文章探讨了影响新加坡现代佛教发展的因素,及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试图揭示其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感于第七次中德建筑研讨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建筑界多年来研究的课题。本文作者通过中德两国在传统建筑保护内容和政策支持、修缮方法和修缮原则、资金来源和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目前遗留在河北省的16座国家级古代城池遗址进行了分析,按照都城类遗址、地方城市类遗址和特殊城市类遗址进行归纳汇总,认识到其重要的文物价值属性,对于研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十月初的一天.《建筑创作》杂志社一行三人应邀到西安参加张锦秋院士作品集;《大唐芙蓉园》的首发式,会后由于“田野新考察报告”专栏的需要.也出于对古都西安城市规划及建筑文化研究的需要.我们决定对西安的古建筑进行一番探访.并为“重走梁思成之路——陕西行”做些先期工作。由于时间所限,此次考察的重点只确定为化觉巷清真大寺和周至老县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五个按照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做法制作的燕尾榫榫卯节点模型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各节点的破坏形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变形等性能.试验表明:木结构榫卯节点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最大加载位移为100mm;节点破坏形式为榫头从卯口内拔出即脱榫破坏,榫头和卯口均产生明显的挤压变形,但梁、柱构件没有损坏;各...  相似文献   

14.
渤海国存在于公元669-926年,是与唐朝约同时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主要政权。渤海国建筑文化的源头肃慎系,历经鼍褐、渤海、女真、满清,形成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发展的一条清晰的脉络。表现出独特的东北地区边缘建筑文化特点。本文对其特色鲜明的建筑遗迹文化区进行考察整理,重点把握渤海国建筑文化边缘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研究如何将渤海文化、女真文化、满清文化同肃慎系绑定起来,建立一条可供开发保护的建筑文化发展脉络。将渤海国建筑遗存从东北亚文物考古界拉到更多人的视线前,从而完成对其建筑特色的认识提取和研究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能 《福建建筑》2010,(7):22-24
基于调研成果,分析研究福建省宁化县石壁古镇的现状自然、人文环境特色,从规划的角度研究古镇的保护方法和发展对策,以引导其正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宗教建筑是人类意识形态的载体.东西方宗教文化殊途同归,宗教建筑型制在符号的运用上也具有鲜见的一致性.该文基于史料整理与系统归纳,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3类古代宗教建筑的共同特质入手,分别阐述其建筑空间的十字格局、建筑构造的十字骨架、建筑装饰的十字纹样及其变体的象征寓意等,系统梳理不同宗教语境下文化符号的神秘共通性及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道路空间保护与交通发展是目前历史城市保护研究的弱点与难点。形成于非机动车时代的历史城区路网,与迎合机动车的现代城市道路系统大相径庭。论文在阐述了目前国外城市道路更新思路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的视角总结了六种更新方式:总体交通结构的谨慎调适、交通环路的有机设置、地下空间交通潜力的积极开拓、立体化交通的协调插建、道路断面的重新设计和轻轨交通的延续兴盛。希望对我国历史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与道路空间的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刘华领  莫鑫  杨辉 《规划师》2004,20(12):80-83
河北省井陉县石头村保护面临着困境。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采取政府主导、专家规划的做法,遵循可持续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小规模开发、区域联合开发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和保护古建筑成为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作者利用假日和工作之便,对陕西省多处古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北怀来鸡鸣驿作为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从驿站街区、建筑、壁画三个方面对鸡鸣驿整体建筑环境艺术特色进行了探析,在指明其功能特征的同时提出整体性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