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当今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一种新发展趋势,通过目前已发掘的西安汉阳陵帝陵的10条葬坑,对已修建的中国第一座全地下遗址博物馆,从地下建筑出入口形式、空间组织、交通流线、室内设计等方面入手,探讨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遗址保护的研究涉及考古学和建筑学两学科知识的交叉,但是如何利用地下空间保护和展示遗址的研究还比较少。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结合新竹迎曦门遗址保护中地下空间的利用案例,从保护历史文物风貌,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及文物的收藏和安全等角度,阐述了通过利用地下空间有效保护遗址,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阳陵帝陵遗址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目前已经发掘的汉阳陵帝陵园里的10条葬坑,以及正在修建中国第一座全地下式遗址的保护展示厅,从保护历史文物风貌,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及文物的收藏和安全角度,阐述了通过利用地下空间开发保护文物遗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是我国遵照国际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准则和遗址文物保护的通行办法,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全地下遗址博物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依据地下文物及土遗址保护和展示的特殊要求,地下遗址博物馆将成为我国博物馆建筑的新类型,对地下遗址博物馆建筑消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部分实例分析了在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地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以及遗址博物馆建筑,并探索博物馆利用地下空间达到与周边环境协调的不同表现手法,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化,基于现代空间手法的灵活运用以及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博物馆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空间环境,并完善与拓展自身功能成为其发展的一种趋势,文章是对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这种新思路的初探。  相似文献   

6.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建筑是目前我国第一座对近帝陵封土及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的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展示厅建筑设计“弃宏大而就无形”,以文物保护为核心,以文化展示为主线,全面运用了多种国际文物保护的先进技术,完整体现了当代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的先进理念,成为我国新一代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南越王宫博物馆是为保护和展示南越国宫署遗址而建设的大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以保护为核心设计理念,在对遗址价值和特征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不仅对空间布局、交通流线组织、遗址展示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设计,还在建筑与遗址文化内涵的关联性、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共生方面给予了诸多思考和关照。南越王宫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会对城市中的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受遗址保护和城市环境的制约,位于城市中心区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南越王宫博物馆就是在城市环境中为保护和展示南越国宫署遗址而建设的大型博物馆,其建筑设计以保护为核心设计理念.在对遗址价值和特征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师不仅对空间布局、交通流线、展示方式等进行了合理设计,还对建筑与遗址文化内涵的关联性、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共生方面给予了诸多思考和关照.  相似文献   

9.
耿浩  季翔  佟帅 《华中建筑》2022,40(1):46-50
21世纪以来,博物馆改扩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的浪潮,地下空间由于天然的防护性和对地上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性,地下增层成为博物馆改扩建重要的手段之一.地下增层空间的开发需和既有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性与系统性.研究通过分析博物馆地下增层空间内在发展优势、与既有建筑整合的契机与要素,策略化地探究博物馆地下增层空间对于既...  相似文献   

10.
土遗址博物馆室内热湿环境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阳陵帝陵外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是我国首座对帝陵封土及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的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笔者通过对该土遗址博物馆展示厅内热、湿环境进行现场调研以及长达2 a的跟踪观测,得到了建筑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在对土遗址保护展示厅适宜的热、湿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张平  陈志龙  黄欧龙  王慧 《规划师》2011,27(10):97-101
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中,地下空间在扩大空间容量、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基础设施和确保文物安全等方面具有地面空间无法比拟的优势.历史街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应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规模适宜性及地上地下一体化等原则,结合文物建筑保护区、文物及文物所在街区、文物遗址保护区和现有地下文物保护区在保护方面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  相似文献   

12.
Nowaday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 lot of valuable historical relic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in danger becaus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s caused by human destruction.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ities and rebuilding of old cities also bring serious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for all kinds of historical relics. Therefore, it becomes more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historical relics protection than ever before.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relic protection through underground and proposes different models of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allusion to relic classification. Th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cannot only alleviate contradic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relics protection, but also provid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rotection of valuable relics which are restricted by surface condition, thereby can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lics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3.
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因其大遗址、古墓葬、地下埋藏文物特别丰富等,在城市的发展与保护问题上矛盾更加尖锐。通过对城市特征和地下空间特性的研究,探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进而总结出地下空间的利用原则及地下空间规划的方法,并应用于洛阳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中,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同类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积累一些有价值经验。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物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历史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性文化的载体,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展示国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文化底蕴。从节约城市空间,保护历史文物风貌,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及文物的收藏和安全角度,阐述了通过利用地下空间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及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泽洲  李艳 《华中建筑》2007,25(2):76-82
以层递性的顺序,首先,依次分析:世界历史名城发展更新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利用,其过程中博物馆的扩建,这些扩建项目对地下空间的设计.然后,重点对此类地下空间的利用模式做出分类,并以实地考察的四个历史城市及其中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扩建项目为例作具体分析,从而得出其中的共同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同类型项目的设计阐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By analyzing the ten burials that have been unearthed at the Yang Emperor Mausoleum of the Han Dynasty, and China’s first wholly underground protection and exhibition hall of relics that is under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relic site protection through underground space. In particular, it discusses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and the collection and security of cultural relics. Translated from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6, (2): 70–72 [译自: 建筑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