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磷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岩  王宝贞  尚琳  王琳 《现代化工》2003,23(2):46-49
在进水不含磷条件下,对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充分利用体内储存的聚磷酸盐及死亡细胞和碎片中的磷进行生长,因此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仍能增加,最后稳定在8.5 g/L;化学需氧量(COD)处理效果一直较好;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可达90%及70%;系统经历了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个阶段。在缺磷的情况下,MBR系统的处理结果并未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物流化床处理乙二醇污水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的问题,对生物流化床运行工艺条件进行详细考察,并总结出产生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结果表明,当生物流化床污泥沉降比为15%~40%,系统运行温度≥25℃,乙二醇污水pH控制在5~11,COD容积负荷6 kg/(m3·d)时,可以有效防止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低温条件下,观察了膨胀活性污泥,通过调整厌氧-好氧反应器的运行工况,解决了其低温膨胀问题,并探讨了常温条件下系统恢复的途径和长期稳定运行的工况。结果表明,低温膨胀污泥同时具有非丝状菌性和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的特点;系统常温恢复时间比低温恢复时间可以缩短5d,好氧污泥较厌氧污泥更易于系统的恢复,且初始污泥量越大恢复时间越短;受季节性的影响,反应器的运行工况应随水温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膨胀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以其膜取代了常规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的突出优点迅速成为污水处理的新的发展方向.试验研究了污泥膨胀时,膜生物反应器对脱氮除磷的影响.分别对比了在正常情况下和污泥膨胀时,膜生物反应器对CODCr、氨氮、TN、TP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发生污泥膨胀后,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6.51%有所提高,对氨氮、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5.9%、39.8%、19.7%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碳源类型对污泥沉降性能及丝状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泥膨胀的发生与进水水质和运行工况密切相关,为弄清碳源类型是否会引发污泥膨胀,以及不同碳源是否会导致不同的优势丝状菌,在3个严格控制运行条件的序批式反应器中,分别采用乙酸钠、葡萄糖、淀粉作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类型对污泥沉降性能及丝状菌生长的长期影响.当反应器内底物浓度梯度低导致微生物贮存能力下降时,乙酸钠、葡萄糖作碳源的...  相似文献   

6.
污泥膨胀对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以其用膜取代常规活性污泥法中二沉池的突出优点迅速成为污水处理的新发展方向.研究了污泥膨胀时,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的效果.分别对比了在正常情况下和污泥膨胀时,膜生物反应器对CODCr氨氮、TN、TP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发生污泥膨胀后,对CODCr的去除率提高到96.51%,而对氨氮、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5.9%、39.8%、19.7%,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低氧条件创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创造低氧条件过程中,先后尝试外部循环法、密封曝气法及敞开曝气法3种方法.在满足错流流速的条件下,经过改进试验方法和装置,敞开曝气法取得成功,使DO质量浓度处于0.12~1.39mg·L-1之间,平均为0.47 mg·L-1在该低氧条件下,SVI达到262~331 mL·g-1,产生污泥膨胀;有机物去除率达到81.9%~98.2%,说明污泥在膨胀状态下能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根据显微镜观察和革蓝氏染色试验结果,确定反应器中的丝状菌是浮游球衣菌.  相似文献   

8.
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是活性污泥法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是由于丝状菌过度繁殖。微生物种群变化和污泥沉降性能下降,以及随之出现的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现象,会导致系统出水水质变差,运行成本提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整个处理系统的瘫痪。文中讨论了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国内外污水厂污泥膨胀和发泡时常见的微生物,并对相关的控制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膜生物反应器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水回用处理工艺中膜生物反应器产生污泥膨胀,通过实际运行发现,原水中氮的缺乏是造成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污泥膨胀期,可以采用硫酸亚铁作为应急投加混凝剂,但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在增加有机负荷的同时调整营养物质的比例。工程实践证明,采取以上措施控制污泥膨胀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设置2组序批式(SBR)反应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探究了温度与污泥膨胀的关系,并结合传统方法和FISH技术对污泥膨胀过程中丝状菌的种类及数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低温条件下污泥膨胀更严重,且在污泥膨胀严重时,丝状菌种类单一;在污泥膨胀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丝状菌演替。  相似文献   

11.
范益恒 《广东化工》2010,37(11):115-116
文章对某印染污水处理厂好氧池发生泡沫和污泥膨胀的原因进行了初探,发现污泥膨胀和泡沫主要由于酸化水解出水硫化物偏高促使硫代谢丝状菌的过量增殖而引起。在实际应用中,投加适量聚合氯化铝在控制泡沫和污泥膨胀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丝状菌膨胀的好氧颗粒污泥(AGS)的修复,通过在序批式活性污泥(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SBR)反应器中设置厌氧生物选择段以抑制丝状菌生长,并研究了修复过程中污泥基质降解动力学参数变化。膨胀AGS表面包裹了大量丝状菌(污泥体积指数SVI高达186.56mL/g),但恢复过程中膨胀AGS的比例逐渐减少,表面逐渐变得清晰、规则,21d时污泥膨胀趋势已完全得到遏止,最终AGS的污泥沉降比SV30/SV5、SVI和颗粒化率分别为0.92、48.74mL/g及92.79%,并表现出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双倒数法拟合得到丝状菌膨胀AGS的饱和常数和最大比增长速率分别为75.67mg/L、0.47h–1,该值略高于普通活性污泥,但远低于恢复稳定后AGS的354.47mg/L、1.43h–1。因此,在厌氧生物选择段创造的高底物浓度环境下,AGS中菌胶团细胞可优先获得基质并实现增殖,而丝状菌由于生长受到抑制而逐渐被淘汰,最终在22d内实现膨胀AGS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汤曼琳  张顺  田晴 《广东化工》2014,(10):71-74
污泥膨胀问题普遍并长期存在于全球污水处理厂中,是制约活性污泥工艺发展的难题之一。尽管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污泥膨胀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全面的解决办法。本文总结了新近丝状菌的鉴定和表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丝状菌的特性及其功能,结合丝状菌形成的诱因,提出了预防控制丝状污泥膨胀的工程化手段与最新工艺。同时,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提出了需对丝状污泥进行控制与利用相结合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耐盐污泥膨胀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控制方法,利用革新MUCT工艺重点考察了10 mg.L-1盐度长期驯化的耐盐污泥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发生污泥膨胀的过程。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控制,同时比较膨胀前后系统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能力,结合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提出利用污泥微膨胀提高含盐污水生物处理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耐盐污泥在长期低溶解氧条件下会发生膨胀;盐度降低导致污泥膨胀加剧;提高盐度可有效抑制其膨胀;当好氧2段溶解氧(DO2)维持在1.0 mg.L-1,好氧1段溶解氧(DO1)维持在2.0 mg.L-1时,污泥容积指数(SVI)维持在190~210 ml.g-1之间,稳定处于微膨胀状态。微膨胀状态下系统出水浊度大大降低,可以利用低氧微膨胀状态提高含盐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丝状菌污泥膨胀简化机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红桂  伍小龙  王丽丹  王思 《化工学报》2013,64(12):4641-4648
针对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因素较多且其机理模型难以表达的问题,从丝状菌生长动力学角度提出了一种污泥体积指数(SVI)简化机理模型。首先,通过研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形成过程,分析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获得了影响因素与SVI之间的关系;其次,确定影响SVI的主要因素,设计出SVI的简化机理模型,并利用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校正了模型中的参数;最后,将该简化模型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厂,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过程,获得较高的SVI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微膨胀在SBR中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考察污泥微膨胀低能耗方法在间歇序批式(SBR)反应器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实际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了污泥膨胀的启动、过度膨胀的抑制以及微膨胀的维持方法。结果表明,在pH7.0~8.0,温度(23±0.5)℃时,连续进水和单纯设置好氧段可以快速启动低氧丝状菌污泥膨胀。减少好氧时间和设置前置缺(厌)氧段可以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繁殖。微膨胀启动成功后,根据反应条件及处理要求的改变及时调整SBR运行方式,可将系统稳定地维持在微膨胀状态。低氧微膨胀状态下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出水氨氮浓度、磷浓度和悬浮物浓度(SS)可分别控制在4.5mg.L-1、0.2mg.L-1和5.0mg.L-1以下。每周期中联合利用DO、pH等在线参数可以实时了解系统生化反应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