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寿焘 《建筑遗产》2021,(1):68-77
文章以"建构"为线索揭开民居装饰话语中所涉及的结构性、空间性等建筑学基本问题,抽取徽州乡土建筑典型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类型学方法,对各类装饰要素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从材料、构件和空间三个核心维度,探寻装饰在建造部位、空间塑造及意境表达中的层级性与秩序性,探讨其中蕴含的建构理性思维,以揭示徽州乡土建筑装饰表象背后的物质构形规律、材料建造逻辑和空间营造智慧,进而拓展建筑学视野中对传统民居装饰的认知边界.  相似文献   

2.
寿焘  张彤  刘巧 《建筑师》2019,(6):35-44
本文基于建筑环境调控理论的"类型"视角,抽取"徽州乡土建筑"为研究样本,建立由环境气候选择、形体空间类型、空间气候梯度、气候调控界面、材料构造方式五个层面架构的"建筑热力学模型",探索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形式的建构逻辑及其背后的热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寿焘  薛丹 《建筑学报》2022,(12):84-91
以“水”这一江南特色环境要素为研究线索,剖析徽州民居中“防阻、排导和保蓄”3类水环境调控方式及其对应形成的“复合建造、立体塑造和综合营造”3种建构模式,探索建筑地域特征背后的材料建造原理、环境构形机制和空间组织规律,揭示其中生态与形态韧性协同的建构逻辑,为当代乡土建筑保护传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4.
寿焘  刘芳  程啸 《建筑师》2022,(3):102-112
既往建筑学中对装饰的讨论多侧重其表层文化意义与符号象征等视角,有将其与建筑本体割裂的倾向。本文 将建构视野融入装饰议题,以徽州民居这一中国乡土建筑经典样本为载体,通过类型学图解方法,从形式表征、建 造表达和空间表意三个核心维度剖析民居装饰表象背后所蕴含的建构规律与秩序,以匡正建筑学本体语境中对装 饰的理解偏差,揭示其内在建构逻辑,为当下乡村建设和民居保护再生提供理论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薛文博 《山西建筑》2012,38(15):11-13
通过对柏林国家美术新馆与金贝尔美术馆的研究,对现代纪念性建筑中的建构逻辑进行了讨论,从建筑的基本特征与建构的基本特征两方面展开了分析,进而明确了现代纪念性建筑中建构特征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寿焘 《室内设计》2016,(6):29-35
改革开放以来,徽州地区建筑创作 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呈现巨大的 时代变迁,逐步形成传统地区特有的地域建 构机制。然而此段历史在徽州建筑相关领 域却鲜少论及。文章立足于1980年代以后在 徽州地区所进行的建筑地域性实践,试图 从地域渊源、类型演变、自然场所、乡土营造 以及城乡共生等诸多方面阐释应对时代变迁 中的地区新生价值,探讨当代徽州建筑地域 性建构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基于光明东滩源项目背景关系的复杂性和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建筑师提出了场域化的设计理念。文章重点探讨了从场域分析、情境建构再到空间物化的设计思考过程。通过对项目构思过程的解读,作者指出场域化作为应对场所环境的一种积极性思考,可以使建筑更好地适应自身和社会需求,创造出更具有人文关怀和可持续性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8.
蔡凌豪 《风景园林》2018,25(3):15-24
通过梳理大学校园历史发展脉络,认为校园开放空间是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通过记忆机制存在的校园开放空间对构建师生身份认知,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的开放空间营造可分为"场所营造"和"特征营造"两大内容,分别对应校园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在分析校园记忆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校园记忆具有可建构性,从而提出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的5对基本要素—"事件"与"叙事","身体"与"运动","交流"与"知识","场域"与"景物","纪念物"与"符号"。  相似文献   

9.
刘尔希 《华中建筑》2022,(9):130-137
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四年级建筑设计课为例,介绍了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的特点、课程组织和反思;比照教改前后的教学实践,提出概念图解到建构实践再到性能模拟和空间生成的教学方法,形成从直觉培养到理性探究的渐进,打通设计各个阶段和各类技术之间的屏障,实现以技术和综合为核心的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融合建筑与景观交叉理念,以徽州天井院为对象,运用类型图解方法,通过层层剖析,构建并解析由“自然要素、形体结构、空间层序、景观界面、环境构造”5个维度架构的民居“空间景观模型”,揭示环境引导下徽州天井院的空间生成规律、气候调节机制、景观营造秩序和材料建造机理,探寻传统民居中生态与形态相耦合的环境构形逻辑,为当下乡土建筑保护再生提供理论与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阿龙  曹海婴 《住宅产业》2023,(8):58-60+64
以往在中国传统建筑徽州宗祠研究中,关于结构形式的研究侧重于以大木结构的交接关系为线索,主要以穿斗式、抬梁式及穿斗混合式为主。本文尝试从建构思维的角度,解析徽州宗祠木构架的建构手法,从横架层叠和纵架层叠的手法切入,分析它们各自的建构特征与宗祠空间的关联,进而讨论徽州宗祠空间需求下的整体木构架受力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选取四川省峨眉山市罗目古镇与安徽省黄山市郭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测绘数据对民居街巷空间进行比较分析,川西民居街巷空间注重内外空间的渗透,尺度亲切,形成活跃的商业氛围。徽州民居街巷空间与水系结合紧密,街巷界面相对封闭,与其居住功能相适应,整体空间静谧单纯。两者特点的形成并非早期移民文化对当地文化单向的冲击,而是在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审美品味与社会伦理等地域性因素影响下,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以中英古典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明代私家园林拙政园和英国18世纪自然式风景园斯陀园为例,借鉴叙事学理论分析两者的叙事逻辑,并运用横向对比的研究方法,从构建的发端、隐喻、方向和美学四个方面比较中英两国私家园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发现中英园林在寄托情感、宣布政治立场和传达哲学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而中英园林的差异则根源于两国的文化差异。通过这种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园林背后的文化内核,从而重新思考传承传统文化与吸纳外来文化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
空间、建构和设计--建构作为一种设计的工作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顾大庆 《建筑师》2006,(1):13-21
本文是关于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的建构工作室在过去的几年就建构这个课题所作的一个设计教学研究。其基本理念在于把建构问题归结为一种设计的态度和方法,并且相信这种设计的态度和方法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结构有序的和严谨的练习来传授的。文章从四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是对建构这个教学命题的一些理论思考,其次是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再次是设计练习的简要介绍, 最后是有关这个教学研究对当今建筑教育的意义的几点讨论。  相似文献   

15.
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战略性区域类型,并非嵌套在空间生产实践中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其自身包含了动态变化的多重尺度内涵。本文从尺度多重维度的内涵出发,基于新区治理中尺度政治建构的内在逻辑和制度型塑视角,剖析国家级新区具有的面积广、跨区域、协调布局的地理尺度特征,高配置、试验性、回归常态的行政尺度特征以及易调适、扁平化、动态交叠的权力尺度特征。笔者认为,以国家级新区为代表的"刚性"尺度政治手段可以直接推动城市—区域的崛起,促使新型"央—地"治理关系的建立。因此,善用国家级新区这一"刚性"尺度工具,对于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区域治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
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的分析逻辑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也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原动力问题。它对思政教育以及其他基本问题的研究有着直接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如果能够对思政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分析现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就能够在理论研究上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侗族聚落是中华地域性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明晰内 化在聚落中的空间特征和内生逻辑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 有重要意义。以坪坦河流域侗族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边界 形状指数、空间句法,从流域聚落空间分布、村落空间环境结 构及村域空间形态特征三方面对聚落空间生成中的3类要素(村 落选址、外部边界与内部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空间逻 辑关系。研究表明:1)坪坦河流域侗族聚落呈现明显的空间集 聚,形成了以近水型村落占主导,择中上游而居,沿流域内线 性水网分布的特点;2)聚落空间环境呈现“山、林、寨、水、 田”等要素组成的立体化景观空间结构序列,但不同空间类型 的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3)聚落边界形态以指状和 带状形态边界为主,内部形成以鼓楼等为核心的空间引领村落 发展,存在明显的等级与秩序,不同空间类型的聚落形态特征 量化数值有着明显的范围区间;4)聚落空间在自适应生态、自 组织社会和自发展生存3种逻辑机制的耦合中呈现多样化的空间 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域聚落空间保护的策略引导。  相似文献   

18.
李鹏 《建筑知识》2013,(10):18-19
中国当代很多建筑师都遭遇了相同的问题,如何在西方建筑体系占主导地位的今天,真正挖掘出中国建筑自身的语境,并以之抗衡或是交流,想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种撕扯其实不止是表现在董豫赣身上,可以说,这是中国很多建筑师遇到的问题。也许中国建筑师,不可避免地会在这种撕扯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筑之路。  相似文献   

19.
脱贫攻坚工程推动了滇西南贫困地区乡村生产力快速发展,乡村空间呈现规模显著扩张。生活环境、生产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了乡村空间重构和场域重塑,一系列隐含的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等新问题及其滞后性效应成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不稳定因素。借助场域理论,以云南省临沧市乡村为例,从“场域、惯习、资本”角度对乡村空间重构的逻辑框架进行解释,分析乡村场域重塑中多维空间再生产的适应性过程,揭示乡村从“群体互助的熟人礼俗场域”到“家庭协作的半熟人过渡场域”的演变,识别乡村场域重塑中“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空间再生产的滞后性问题。基于乡村“人地—产居—社会”关系逻辑的转变提出“探寻行动者共同认可的话语权与秩序”“转变候鸟居住模式为产居结合型模式”和“探索新场所与新乡土文化的连接方式”的乡村重构优化路径,为滇西南乡村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兴空间媒介作为促发性技术因素与新型社会结构性力量,浸润至建筑与社会其他领域关系的长期结构转型中,激发出“人——空间——社会”之间崭新的关系互动与作用方式,广泛地改变了建筑创作语境,并深刻反作用于建筑创作与空间内涵认知,在当下形成了诸多值得关注的建筑实践新趋向。文章以媒介相关理论为指引,聚焦新兴空间媒介在时空感知、制度性运作与社会建构等层级所触发的城市建筑实践中的新图景与新特征,系统性考察其对于城市建筑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