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后UV-C处理对桃果抗病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瑞芬  郭堃  刘京萍  叶磊 《食品科技》2008,33(1):230-234
为探索无化学污染的UV-C处理果蔬保鲜途径,用不同剂量UV-C照射采后"大久保"桃,25℃下观察统计果实发病率和发病指数、着色率和着色指数,分析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0.25~0.5 kJ/m2剂量UV-C能较好地减轻果实贮期腐烂,推迟发病12~16 d,发病率较对照显著降低5.2和3.1倍,对果实的着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75 kJ/m2剂量处理对果实的着色病害发生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贮藏20 d,0.25 kJ/m2处理果含酸量最高,为0.37%;0.5 kJ/m2UV-C处理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8.11%,但各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表明UV-C照射对果实糖酸含量影响较小.0.25~0.5 kJ/m2剂量处理果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始终高于对照和0.75 kJ/m2处理果,但贮存后期对照的含量高于0.75 kJ/m2处理果,表明UV-C照射对果实的次生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剂量UV-C照射处理对采后芦柑在15℃贮藏期间腐烂率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5kJ/m2或3kJ/m2UV-C照射能有效减轻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推迟腐烂6d或12d,显著降低腐烂率。贮藏后期,1.5kJ/m2或3kJ/m2处理降低了失重率,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且促进了果肉中类黄酮和总酚的次生代谢合成,从而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1.5kJ/m2或3kJ/m2处理也有助于提高果皮中类黄酮和总酚含量。UV-C照射处理作为采后芦柑的非化学贮藏保鲜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UV-C处理采后桃防御酶活性与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无化学污染的UV-C处理果蔬保鲜途径及作用机制,用不同剂量UV-C照射采后"大久保桃",观察果实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并对果皮防御酶活性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0.25~0.5kJ/m2剂量UV-C能较好地减轻果实贮期腐烂,推迟发病10~16d,发病率比对照降低5.1和3.2倍,显著降低了发病率,诱导了果实提高抗病性;0.25~0.5kJ/m2剂量UV-C诱导的果皮PPO、PAL与0.5kJ/m2剂量诱导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提高的趋势与抗病性提高趋势相一致,表明这三个酶在诱导采后果实抗病性中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蓝莓的绿色保鲜技术,分别采用1.0,2.0,4.0kJ/m~2 UV-C处理南高从蓝莓,并于(4±0.5)℃下贮藏,期间每7d测定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UV-C处理在提升蓝莓贮藏品质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其中2.0kJ/m~2处理对蓝莓贮藏保鲜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采后蓝莓的失重和腐烂,贮藏至35d时相比对照组失重率减少11.4%,腐烂率减少14.8%,推迟发病7~14d,硬度提高16.74%,总黄酮含量提高7.65%,总酚含量提高9.93%;PAL、CAT、PPO酶活分别为对照的1.08,1.45,1.28倍。说明适宜剂量UV-C处理可抑制采后蓝莓果实的腐烂,提高蓝莓品质及防御性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涂膜对沪产冬枣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壳聚糖溶液处理沪产冬枣,结合PE保鲜袋包装贮藏,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沪产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5%壳聚糖涂膜处理沪产冬枣,到贮藏末期80 d时,VC含量、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水分含量及果实硬度均明显高于对照,并可有效抑制枣果果肉褐变的发生,降低烂果率,延缓冬枣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6.
UV-C处理对杨梅采后品质及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譞  姜璐璐  王焕宇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5,36(12):255-259
以“东魁”杨梅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抗氧化活性、苯丙烷类代谢产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杨梅果实先用0、1.5、3.0、4.5、6.0 kJ/m2剂量的UV-C照射处理,然后转入5 ℃贮藏12 d。结果表明,3.0 kJ/m2 UV-C处理显著地抑制了杨梅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延缓了果实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了果实品质;UV-C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查尔酮异构酶和肉桂醛羟化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了总酚、花色苷、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的积累,保持了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照射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抗性诱导机理,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采用剂量分别为3.5、7.0、10.5 kJ/m2 的UV-C(280 nm)进行照射,常温条件下放置2 d 后接种灰葡萄孢菌,以不经UV-C照射直接接种灰葡萄孢菌的果实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照射剂量为3.5 kJ/m2 和7.0 kJ/m2的UV-C照射可显著降低果实灰霉病的发生率,抑制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其中照射剂量为7.0 kJ/m2 UV-C处理的效果更好;而照射剂量为10.5 kJ/m2 的UV-C照射处理在接种后贮藏前期对病害有抑制作用,后期却加快病害发展。3.5 kJ/m2 和7.0 kJ/m2 UV-C处理能诱导苹果果实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抵御酶活性的提高,诱导酚类物质的合成,进而增强果实的抗病性,其中7.0 kJ/m2 UV-C处理诱导效果更明显,与对照差异显著(P<0.01)。10.5 kJ/m2 UV-C照射仅在接种后前期诱导POD、PPO、PAL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迅速上升,提高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但对β-1,3-葡聚糖酶活性没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冬枣抗病性,延长保鲜期,采用采前低聚壳聚糖喷施处理冬枣树,低温贮藏,分析研究了枣果实发病情况及抗病性。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明显降低了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集中发病期推迟6d,提高了枣果实中总酚的含量,且显著增加了贮藏前期冬枣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了PPO、POD和PAL的活性,其中POD活性最高可达对照组的4.46倍,PAL活性最高可达对照组的3.19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后UV-C辐照对软枣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果实采摘后立即用不同剂量(1.05、2.1和4.2 k J/m~2)的UV-C辐照处理,随后跟踪测定其在室温贮藏和冷藏期间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UV-C处理能够提高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并显著促进了果实总酚、总黄酮及总花色苷的合成与积累,有效提高果实贮藏期间的抗氧化活性。室温贮藏条件下UV-C处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达到最大时的剂量及其效应时间为4.2 k J/m~2 UV-C辐照后贮藏5 d;冷藏条件下为1.05 k J/m~2 UV-C辐照后贮藏3 d。UV-C辐照处理可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采后处理方式改善和提高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凤冠"草莓为材料,研究了0,1.5,3.0和4.5 k J/m2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10℃,12 d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呼吸强度、内源乙烯产生、可溶性糖、己糖激酶活性(HXK)、果糖激酶活性(FRK)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 k J/m2UV-C处理能抑制草莓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减少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损失,维持果实较好的食用品质。同时发现,3.0 k J/m2UV-C处理果实中FRK和HXK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果实,维持了整个贮藏期间较高的FRK和HXK活性,促进了贮藏后期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下降。此外,3.0 k J/m2UV-C处理能维持草莓果实中较高的SOD,CAT,APX和POD的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和MDA的积累。这表明,适宜剂量的UV-C处理(3.0 k J/m2)能维持草莓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通畅,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发生,延缓果实衰老的发生;3.0 k J/m2UV-C处理可能启动采后草莓果实己糖信号传导,调控草莓果实采后花色苷的合成和积累,进而促进了果实采后转色。  相似文献   

11.
以'粉红藕'为试材,研究了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鲜切莲藕4℃冷藏过程中褐变效果的影响。主要分析了不同照射剂量(1.0、3.0和5.0 kJ/m2)下鲜切莲藕色泽、失水率、硬度、没食子酸含量、儿茶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0 kJ/m2剂量UV-C处理的鲜切莲藕褐变指数在贮藏第12 d时低于30,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P<0.05),5.0 kJ/m2剂量UV-C处理可通过抑制褐变底物儿茶酚、没食子酸与PPO反应来延缓鲜切莲藕的酶促褐变,并通过延缓硬度的下降,提高鲜切莲藕的贮藏品质。综合保鲜效果得出,12 d的贮藏期内,5.0 kJ/m2剂量UV-C处理抑制鲜切莲藕的褐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冬枣绿色保鲜新技术,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与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2)单独及复合处理[3μL/L 1-MCP与100μL/L ClO2熏蒸、4℃条件下贮藏]对冬枣采后生理和贮藏特性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每10 d测定转色、腐烂、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维生素C(vitamin C,VC)、总酚、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MCP或ClO2单独处理都能有效延缓果实转色,减少果实腐烂,保持果实较高的含水量、硬度、TSS含量、TA含量、VC含量、总酚含量、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采后冬枣果实的贮藏品质。与单独1-MCP及ClO2处理相比,1-MCP复合ClO2处理的保鲜效果更佳,可作为采后冬枣保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贮藏时间的鲜切淮山,采用3.0 kJ/m2剂量的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UV-C)照射与质量浓度1.0%壳聚糖涂膜协同处理,研究两种保鲜方法对鲜切淮山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短波紫外线照射与壳聚糖涂膜保鲜处理过程中,鲜切淮山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多糖、VC、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均保持较高含量。研究表明,短波紫外照射与壳聚糖涂膜保鲜处理,有助于提升鲜切淮山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冬枣(Zizylphus vulgaris)为试材,研究了45℃热水浸果6 min、45℃2%CaCl2溶液浸果6 min、45℃2%CaCl2溶液浸果6 min后再经过2 kJ/m2短波紫外线照射3种预处理方式对冬枣在0℃贮藏期间,其抗氧化活性和PAL、MDA、细胞膜透性、硬度、转红指数和腐烂指数等与衰老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贮藏条件下,热水结合2%CaCl2的处理与CK和其他处理相比能更好地抑制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并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有效抑制腐烂的发生。贮藏至75d,热水结合2%CaCl2处理的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30.2%和12.4%,且硬度比CK提高了32%。所有处理均可提高PAL的活性,但热水结合2%CaCl2处理后再经过2 kJ/m2紫外照射的冬枣,处理效果最好,在75 d时PAL的活性比CK提高了24.4%。热处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冬枣的腐烂,以45℃2%CaCl2溶液处理最好,但热处理的冬枣果实转红指数明显高于CK。  相似文献   

15.
高梵  龙清红  韩聪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6,37(11):12-17
以红心萝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鲜切红心萝卜的抗氧化系统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鲜切红心萝卜用0、0.25、0.5、1.0、2.0 kJ/m2剂量的UV-C处理后于5 ℃贮藏48 h。结果表明,1.0 kJ/m2 UV-C处理能最有效地诱导鲜切红心萝卜中酚类物质的合成,进而导致其含量增加,并提高了红心萝卜中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UV-C处理能促进鲜切红心萝卜中花青素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增加、延缓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这些结果表明,UV-C处理可以诱导酚类物质合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显著提升鲜切红心萝卜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史萌  许立兴  林琼  阎瑞香  刘斌  关文强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3):242-247,252
为提高马铃薯的食用安全性和贮藏品质,本实验研究了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处理对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发芽品质的影响。采用10 kJ/m2 UV-C对马铃薯进行一次处理(贮藏前),二次处理(贮藏前及中期),并测定发芽率、还原糖、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赤霉素、α-茄碱等指标。结果表明,UV-C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马铃薯贮藏过程中的发芽,同时延缓赤霉素和α-茄碱的上升。二次处理组贮藏至90 d时,薯皮和肉质部分的α-茄碱含量仅为对照组的71.09%、65.75%;105 d时发芽率为68.78%,还原糖含量为0.40%,失重率为4.71%,贮藏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和一次处理组。综上所述,当处理剂量和方式适宜时,UV-C可在马铃薯发芽控制及品质保持方面获得良好效果,其中二次处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