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不同采后钙处理对“安哥诺”李果实的贮藏效果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和丙酸钙均能有效降低李果实的发病率,其中氯化钙的作用效果更显著,但对果皮与果肉色泽没有显著影响;乳酸钙则加速李果实的病害发生,降低李果皮a* 值、果肉L* 值与b* 值,提高果肉a* 值;三种钙处理均诱导了采后李果实过氧化氢含量的积累,加剧了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提高了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但李果实的腐烂率与过氧化氢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李果实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蜂糖李’和‘空心李’适宜采后贮藏温度,将两种李果实贮藏于0、2、4 ℃下进行外观及内在相关品质指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有助于维持李果实较高硬度、减弱呼吸作用从而维持品质;其中‘蜂糖李’在4 ℃下可溶性固形物迅速积累且呼吸速率飙升,颜色由绿转黄后失去商品价值,而0、2 ℃较好的抑制‘蜂糖李’呼吸速率延缓营养物质的消耗,但2 ℃下果实失重明显且贮藏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0 ℃,0 ℃有利于李果实保持较好色泽并延迟硬度下降、抑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等;‘空心李’在贮藏过程中,三个温度均延缓果实硬度下降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为稳定,但0 ℃比2、4 ℃更好的维持果实硬度、减缓失重率、呼吸速率的上升、以及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积累,且0 ℃下果实色泽保持良好,而2、4 ℃贮藏后期果实丧失特有色泽。综上所述,0 ℃贮藏有利于维持‘蜂糖李’和‘空心李’外观及内在品质,从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温度下采后1- 甲基环丙烯(1-MCP)、水杨酸(SA)及二者复合处理对“安哥诺”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 及其与SA 的复合均可延缓李果实20℃与0℃贮藏及货架时期的硬度下降;而不同处理对李果实色度、可溶性固形物(SSC)、pH 值及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效果受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影响比较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硬度及色泽可显著区分李果实0、20℃贮藏以及货架期的品质;20℃贮藏时,1-MCP、SA 与1-MCP+SA处理对李果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SSC,对李果实色泽比的影响在贮藏18d 后也较为显著;0℃贮藏104d时,各处理对李果实SSC 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可知,1-MCP 提高0℃贮藏及货架期期间李果实的综合品质,1-MCP+SA 则显著延缓了20℃贮藏及货架期期间李果实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4.
曾顺德  张超  尹旭敏  刁源 《食品科学》2010,31(24):457-460
利用微生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开展果蔬采后保鲜可有效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本实验以自行研究开发的生物保鲜剂为试材,研究该生物保鲜剂对“白凤”桃和“巨峰”葡萄采后贮藏生理的影响,以期为该生物保鲜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该生物保鲜剂处理可有效降低“白凤”桃和“巨峰”葡萄乙醇及MDA累积速率,增加POD、PAL 酶活性,减轻腐烂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红油香椿为对象,研究香椿嫩芽的叶、茎不同空间部位(顶部、中部、下部)的总多酚、VC、可溶性糖、叶绿素、黄酮、可溶性蛋白质、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香椿合理、科学、安全地开发利用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理化分析显示:除可溶性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外,其他理化指标在香椿嫩叶中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茎中的含量(p0.01),在叶中,总多酚及VC主要集中在顶叶;叶绿素及黄酮主要富集在下部叶片;可溶性糖在中叶中含量最高。茎中不同空间部位各理化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基本和理化分析结果一致,叶部的总还原力仍高于茎部。就嫩叶各空间部位来说,顶叶对清除·OH能力及总还原能力最高,远远高于其它部位;而不同部位茎的DPPH·的清除能力差别不大,浮动范围在2.29~3.37之间。  相似文献   

6.
以两种黑牛肉为原料,采用0~4℃、7~11℃两个温度贮藏样品,通过每10d对黑牛肉进行pH值、水分含量、色泽、质构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黑牛肉感官评分一致处于下降趋势;pH值变化不大,一直处于缓慢下降;两种黑牛肉水分含量变化相反,美好黑牛肉水分含量上升,高金黑牛肉则下降;两种产品的色泽变化一致;两种黑牛肉质构变化相反,可能与水分含量有关;菌落总数处于上升趋势,0~4℃贮藏的产品菌落总数比7~11℃的增长得缓慢,但都未超过卫生标准,上述说明低温更有利于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肉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柴胡地上部分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乙醇提取,并结合加热和超声辅助提取,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采用比色法(亚硝酸钠-氯化铝),以芦丁为标品,对野生柴胡和栽培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以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来分析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柴胡不同部位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且野生柴胡与栽培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积累规律呈现一致性,即地上各部位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根部,其中叶片和花含量最高,其次是茎杆,根含量最低。柴胡根、茎、叶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存在差异,清除率由强到弱依次为叶>茎>根。结论:北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花、叶>茎>根。柴胡不同部位所含总黄酮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大潜力。因此,应加大柴胡地上部综合开发利用,为扩大药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不同气体成分对果实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宝石李的适宜气调贮藏条件为:O2体积分数≥2%,CO2体积分数≤5%。在此气体指标及0~1℃条件下,黑宝石李可贮藏3个月以上,出库时好果率在85%以上,腐烂率低于10%,果肉色泽、风味正常。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下降,果肉相对电导率不断升高,高氧和低二氧化碳处理加快了这些果实品质的变化,不同气体指标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猕猴桃不同组织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而提高猕猴桃多层次的综合开发利用,该研究测定了8 个品种猕猴桃全果(可食用部分)的理化指标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mino-di(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Cu2+、Fe3+还原力等体外抗氧化指标,并对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分别探究了猕猴桃果皮、果肉、果心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以及对全果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8 个猕猴桃品种,华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海沃德最弱。进行相关性检验,猕猴桃中起抗氧化作用的成分主要是VC和总酚。不同组织部位实验表明,果皮的抗氧化性最强,果肉次之,果心最弱,且猕猴桃果皮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源于其中含量丰富的酚类物质,果肉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来源于所含的大量VC。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采收期的“大久保”桃为试材,分别研究其在冷藏期和货架期的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对果实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越早,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果肉褐变越严重,适时延迟采收可以有效减轻果肉褐变。八成熟(7 月22 日采摘于河北辛集市)桃果肉褐变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1.
方博文  齐睿婷  张英 《食品科学》2015,36(10):158-163
将常山胡柚全果分为白皮层、油胞层、籽、果渣和果汁5 部分,除果汁外其余4 部分烘干后用70%乙醇溶液热回流提取制备不同部位的醇提物,分别测定醇提物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并采用4 种自由基评价体系比较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研究表明,常山胡柚不同部位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高低依次为:油胞层(3.78%)>白皮层(2.38%)>籽(1.67%)>果渣(0.77%),总酚含量最高也为油胞层(21.30%),最低为果渣(1.73%);油胞层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2-·和·OH的效果最佳,IC50值分别为0.37、0.24 mg/mL和1.31 mg/mL;而清除ABTS+·效果最好的则是白皮层(IC50值为0.015 mg/mL)。同时,测得胡柚果汁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0.021%和0.19%,清除DPPH自由基、ABTS+·、·OH和O2-·的IC50值分别为8.55、18.97、35.17 mg/mL和23.30 mg/mL。研究表明,胡柚果皮含有丰富的强抗氧化成分,且其质量约占全果的1/3,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是常山胡柚这一宝贵资源高值化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13.
水晶蜜柚和溪蜜柚贮藏期间果实不同部位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云南瑞丽地区主要栽培的柚子品种水晶蜜柚和琯溪蜜柚为试材,研究两种柚子在贮藏期间果实不同部位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及感官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间,水晶蜜柚和琯溪蜜柚果蒂部、赤道部和果脐部TSS均先增大后减小,水晶蜜柚果蒂部TSS变化最大,贮藏至120 d,果蒂部、赤道部和果脐部TSS分别比其最大值下降55.35%、43.39%和39.36%。琯溪蜜柚果蒂部、赤道部和果脐部TSS下降比例差异不大。在整个贮藏期,两种柚子可滴定酸(TA)均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VC均呈下降趋势,且果蒂部变化幅度均较大,贮藏至120 d,水晶蜜柚三个部位TA和VC变化幅度均大于琯溪蜜柚,水晶蜜柚果蒂部、赤道部、果脐部TA比贮藏前显著(p<0.05)降低63.44%、52.22%和50.00%,VC分别比贮藏前显著(p<0.05)降低53.70%、44.84%和43.00%。通过感官评分可知,在贮藏过程中,水晶蜜柚三个部位感官评分下降幅度均大于琯溪蜜柚,最先出现感官评分大幅度降低,且果蒂部最先达到不可接受程度。综合分析,两个品种柚子果蒂部品质变化均最大,水晶蜜柚贮藏一个月内会提高果实品质,但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果实品质大幅度降低,琯溪蜜柚果实品质降低幅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对豇豆全豆、子叶、种皮多糖分别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豇豆全豆、子叶和种皮来源多糖基本化学组成、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等结构特征,既存在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全豆多糖(Vigna unguiculata polysaccharide,VUP)与子叶多糖(V. unguiculata cotyledon polysaccharide,VUCP)结构特征较为相似,而种皮多糖(V. unguiculata hull polysaccharide,VUHP)主要以果胶为主,分子质量分布更加均一。3种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VUHP的抗氧化性明显强于VUP和VUCP,VUHP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能力几乎与VC相当。因此,豇豆不同部位多糖在结构上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但在抗氧化性上差异较大。在对豇豆来源多糖进行研究和产品开发时,应该对种皮多糖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5.
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果实为实验原料,在其成熟度分别为三、五、七和十成熟(或称为成熟度30%、50%、70%和100%)时采摘;测定了上述红毛丹果实果肉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还原糖、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及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酶活性,以评估成熟度对红毛丹果实果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七成熟时,TSS含量17.01%、As A含量278.13μg/g均最大、总抗氧化能力151.04 U/g、·OH清除能力79.16%、APX 1.31×104 nmol/(min·g)活性以及CAT 99.86 U/g活性最强,而TA含量最小0.53%、还原糖含量最低57.44 mg/g;而五成熟时,POD活性最大12.22 U/g而PPO活性最小7.33 U/g。综上,不同成熟度的红毛丹果实果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七成熟为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果实的适宜采收期。本研究结果能为红毛丹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的完善及贮运保鲜中的品质保持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贮藏温度对葡萄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甬优1号"葡萄果实为原料,探讨贮藏温度(273.15、283.15、293.15K)对果肉和果皮总酚、花色苷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应用Gomportz函数模型,对不同温度下葡萄果实贮藏期间抗氧化活性变化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果实贮藏过程中果肉和果皮中的总酚含量下降,果皮中花色苷含量也呈下降趋势。0℃贮藏可显著抑制果肉和果皮中总酚含量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下降,保持葡萄果实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基础上得出葡萄果实贮藏期间果肉和果皮总酚、花色苷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的速率常数随着贮藏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拟合所得总酚、花色苷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一级动力学模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1。由果肉和果皮总酚、花色苷和抗氧化活性预测模型所得各抗氧化指标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表明在贮藏温度273.15~293.15K(0~20℃)范围,可预测葡萄果实采后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6个草莓品种营养品质与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娅  唐勇  冯珊  周迪  汤浩茹 《食品科学》2011,32(7):52-56
本研究对6个草莓品种的质量参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硬度)和营养参数(总酚、类黄酮、花青素、抗坏血酸、VE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与分析,目的在于筛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草莓遗传资源。研究表明,总酚是草莓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花青素与抗坏血酸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主要组成参数。在6个草莓品种中,红太后的营养品质表现最好,是培育高含量生物活性物质新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然而基因型是决定草莓营养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其品质指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0、10和20℃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西兰花采后不同温度条件下功能营养变化规律及适宜温度条件的确定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西兰花的黄化时间显著不同。10℃和20℃条件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10℃和20℃相比,0℃能有效延长西兰花中VC、类黄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保持时间,贮藏28 d时西兰花品质良好。采后短期贮藏有利于西兰花功能营养的提高。整个贮藏过程中西兰花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相关性最大,其次是类黄酮,与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