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比较了6个常用动力弹塑性分析软件的计算模型和结果,并分析比较了弹塑性计算结果与拟静力试验结果的差异,塑性铰模型和纤维束模型在模拟梁、柱构件上的差异,以及纤维束模型、壳元损伤模型和弹塑性墙元模型在模拟剪力墙构件上的差异。工程算例表明,各软件计算的框架结构变形和动力特性基本一致,但剪力墙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最后给出4点建议供选择弹塑性时程分析软件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近期政府发布的一系列规范中,对建筑碳排放计算的要求逐渐凸显。为了更好地理解规范精神,分析我国碳中和目标及建筑行业对碳排放的影响,探讨目前制定建筑碳排放规则的背景原因;通过分析环境、国家、人民的需要,理解碳排放计算的意义;通过解读规范条文及公式,剖析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中的要点:(1)在建筑运行中,各类能系统产生的碳排放;(2)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避免了被消耗的碳量;(3)场地内植物吸收并存储的二氧化碳量。最终通过上述要点,提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与之相对应的可行节能减碳方法,从而可以设计出符合节能减碳需求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6.
7.
建筑行业存在巨大的减排潜力,需要不断完善碳排放管理手段。在BIM技术参与的装饰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存在模型精度不够、清单数据信息不足的问题,导致以清单数据为来源的碳排放计算手段无法实现。本文通过对建筑材料、生产及施工工艺的综合考虑,提出一种装饰阶段碳排放便捷计算因子(Convenient Decoration Carbon Emission factor, CDCEf);利用BIM虚拟拼装技术模拟主要构件的真实排布,通过对材料消耗量数据的读取,结合定额中规定的其余资源的消耗量,实现CDCEf的计算,再通过对因子的编码设计及基于BIM的插件开发以完成对因子库因子的调用,实现装饰碳排放量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的快速计算。基于CDCEf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可大幅降低对清单数据信息丰富度的需求及信息获取难度,从而实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对碳排放的计算,为建筑装饰碳排放的高效管理提供快速量化手段及设计反馈功能。 相似文献
8.
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0·60”双碳目标提出后,在社区规划建设中增加碳排放技术指标将对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起到重要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社区碳排放计算边界和技术指标规定。本文对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的社区碳排放计算边界、技术指标和我国已经颁布的相关地方标准、技术导则中有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结合典型案例计算,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低碳、近零碳、零碳社区碳排放的计算边界、约束性指标、引导性指标建议,其中,约束性指标可包括社区人均碳排放强度与碳抵消(碳交易和绿色电力机制),引导性指标可包括社区中的建筑、交通、给排水、废弃物、照明、可再生能源、碳汇等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碳排放系数法,选取夯土、砖混、框剪、剪力墙等四种结构类型住宅建筑,计算其物化阶段的单位面积、单位工期碳排放量和单位面积、单位使用年限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就单位面积、单位工期碳排放而言,夯土住宅最低,砖混住宅最高;就单位面积、单位年限碳排放而言,夯土住宅最低,框剪和剪力墙住宅较高且比较接近;就建筑材料碳排放比例而言,钢材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在框剪和剪力墙住宅建筑中高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是研究建筑能耗特性和评价建筑设计的有力的工具,也是建筑能效标识测评的一项重要技术依托。采用能耗分析软件可以突破传统建筑设计的手工计算负荷能耗的限制,通过各种措施的调整.达到节能目标.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类似的方法已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大量使用。因此.预计设计人员和测评人员对能效标识中采用同样的方法应该比较容易接受。而软件测评在建筑能效标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13.
全文强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的执行,对湖南省建筑节能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文以《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中围护结构指标为设计导向,采用湖南省常见围护结构做法,研究湖南省14个地市州满足新标准围护结构指标要求下典型居住建筑(多层住宅)的能耗及碳排放指标,为下一步湖南省节能政策及标准提供数据支撑。研究表明:(1)13个地市州中益阳的供冷供暖总能耗最高,达到19.51 kWh/m2;(2)14个城市州中湘西州的供暖能耗最大,为10.6 kWh/m2,供冷能耗最大为郴州,为13.89 kWh/m2;(3)与2016年节能设计标准对比,平均碳排放下降10.96 kgCO2/m2·a,平均碳排放强度下降为39.19%;(4)考虑满足国家围护结构指标要求,可再生能源应用对双控指标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以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为研究案例,通过碳排放因子法对该类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情况进行测算,以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作为碳排放计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工阶段的碳排放较传统施工方式有显著降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采用新型施工方式,降低了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一种绿色的新型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减少建筑物碳排放为目的,通过分析《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019中关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的计算条件和局限性,以及建筑工程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筑工程方案阶段建筑碳排放的能耗节点计算方法,并针对建筑工程提出实现建筑碳中和的策略和措施。此建筑碳排放计算及减碳策略有助于实现建筑绿色化和集约化,为实现“零碳”建筑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建筑行业碳排放在总碳排放量中约占48%,其中住宅建筑碳排放量占主要部分.因此,住宅建筑碳排放研究对我国城市实现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以天津市某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对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进行分析,结合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北方地区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特点.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的住宅碳排放测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装配式建筑结构对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提高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实现建筑建设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探讨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其物化阶段的节能减排效果,并为其全寿命周期提供分析基础,在分析碳排放计算分类基础上,采用将施工活动划分为几个主要的碳排放源,然后统计各排放源的使用和消耗量。再通过装配式结构的建造流程建立相应的碳排放系统边界,将碳排放源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并根据常用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以及常用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强度,对每一项进行分类和计算,最后提出完整的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