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运用基准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探究省级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的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状态。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没有呈现α收敛,各区域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全国及中西部地区绝对β收敛显著,东部地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均存在条件β收敛,各控制变量对各地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收敛性及收敛速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我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四化"同步发展时,首先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本文正是基于"两化"融合的视角,以实现国际一流制造业水平为发展目标,分析信息服务业在制造业和价值链上各环节的支撑情况,通过案例分析和企业调研等考察提出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企业创新意识落后等诸多问题及挑战,据此提出面向制造业发展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并不协调,没有将合力发挥到最大化,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不协调性,简述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发达国家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出日趋明显的互动融合发展态势,一些国家甚至在传统制造业衰退的情况下依赖生产性服务业来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然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并不协调,没有将合力发挥到最大化,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不协调性,简述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变化日益快速的环境中,组织经营绩效的好坏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要件,而为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其中一个重要资源便是“人”,组织中为了要让员工创造更高的绩效,人力资源部门透过训练可以让员工增加工作技能、知识及能力,进而提高组织绩效。然而在学术界及实务界较少谈及要如何证明训练对组织绩效是有影响的,因此针对训练成效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作一个深入的探讨。首先归纳整理相关献与企业实际的作法,探讨企业的训练成效对组织绩效之影响,接着以天下杂志1999年台湾地区一千大制造业厂商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管对训练的支持程度及组织愈重视员工参与与决策并充分授权于员工时其训练成效愈佳;主管对训练的支持程度及公司对员工的工作有充分的保障对营业收入成长率具有正向的影响;组织重视员工参与决策或是充分授权给员工其组织获利率较高;绩效评估制度的公平性对资产报酬率具有正向的影响力;平均每人训练费用愈多,其员工产值愈高。  相似文献   

6.
《包装世界》2008,(12):24-24
把服务业放到与工业同等甚至优先的位置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程度不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对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需求日趋迫切。要从根本上改变重工业、轻服务业的传统思想观念,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思想大发动。浙江省的服务业发展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需要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真正把服务业放到与工业同等的位置,在几个主要中心城市,应该放到优先位置,用抓工业的劲头来抓服务业。  相似文献   

7.
物流业与制造业集群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绍兴轻纺业集群的案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证明了协同发展能够提升其二者各自的生产效率及利润,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技术标准创新对制造业具有重要影响。技术标准创新是“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转变的必由之路。创新的重点内容包括观念创新、质量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4个方面;基本思路是基于产业集群,以技术标准联盟为核心平台,以联盟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为基本手段,打造区域集群技术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作为“共和国的装备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显突出,如何有效的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优势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剖析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比较--从行业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31个省市区制造业及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分别从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各地区制造业及行业的竞争力水平及差异,得出了几点最重要结论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工业工程定义的解释,比较了二业工程与工商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归纳了工业工程的特征,指出了中国工业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用系统的观点应用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系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 ,认为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开始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一体化的新一代制造科学 ,在应用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不能孤立看待某一先进制造技术 ,不应以追求技术的高新为目的 ,必须用全面、整体和系统的观点及手段对其进行处理 ,协调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 ,追求总体优化 ,必须重视技术、组织、管理及人的综合 .先进制造技术必须以人为中心 ,其运作需要先进的制造模式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中国工业工程(CIE)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制造业实施工业工程的策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已往世博会对服务经济的促进作用出发,以物流为例对上海世博会带来的物流发展进行了预测,并由此提出了促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入了改革深水期和关键机遇期,但中国制造从大国走向强国还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的不完善,亟需进行制造业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国制造业体制机制改革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坚持市场化方向,释放制造领域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借鉴制造强国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政策、金融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创新政策、人才政策、中小企业政策、对外开放政策,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建立起完善的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在世界制造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制造业发展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保持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建设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高度重视创新和科技进步。制约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8个二级指标的历史发展趋势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各国在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及后工业化时期的变动特点,同时也对指标特征进行了汇总,包括指标的上下限、独立性、关联性等,并对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标准大数据分析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出发,研究一种“电力行业标准研制贡献大数据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最终形成电力行业标准大数据服务的示范性成果: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的电力行业标准研制贡献大数据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