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将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首先将原始测井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作为PCABP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测井解释的PCA—BP神经网络岩性识别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同传统的BP神经网络相比.不仅简化了网络结构(网络的输入神经元个数由5个减少为2个),网络收敛速度也加快了21%.而且识别的准确率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的多模态、方差差异明显和非高斯特性,提出一种加权局部近邻标准化PCA(WLNSPCA)的故障检测方法.通过计算每个样本的k近邻样本的加权均值和标准差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标准化,消除数据的多模态、方差差异和非高斯特性.对加权局部近邻标准化后的数据建立PCA模型,利用SPE和T2统计量进行过程监视.对新来测试样本进行加权局部近邻标准化,再向PCA模型上投影,计算相应统计量.将该方法应用于数值例子和半导体过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PCA、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加权近邻标准化PCA(WNSPCA)相比,加权局部近邻标准化PCA(WLNSPCA)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实际工业过程中有一些独立于其他变量的过程变量,为能够分别检测独立变量与相关变量,提出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相结合的相关和独立变量故障检测方法,记为KPCA-SVM.首先,应用基于互信息的变量划分策略,通过计算变量之间的互信息将过程变量划分为相关变量和独立变量.然后,在相关变量空间和独立变量空间分别建立KPCA和SVM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监测.与传统KPCA和SVM算法相比,KPCA-SVM方法结合了KPCA在检测相关变量和SVM方法在检测独立变量上的优势,提高了KPCA和SVM方法的故障检测性能.最后,将KPCA-SVM方法应用于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Eastman,TE)工业过程进行故障检测,并与KPCA、核熵成分分析(kernel entropy component analysis,KECA)和SVM方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KPCA-SVM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对于多种故障的检测效果有所提升,其中对于微小故障5的检...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的哈希用于图像检索造成图像表征力不强、检索效率低下的问题,融合LPP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技术,提出一种随机旋转局部保持哈希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对样本进行PCA降维,对PCA变换矩阵进行随机旋转形成PCA降维矩阵,将原始样本在降维矩阵上进行投影,得到PCA降维样本。为充分利用样本间的相似性结构,对PCA降维样本进行LPP映射,并引入随机矩阵对特征向量进行偏移构造最终编码投影矩阵。再将原始样本投影到编码投影矩阵,得到最终的降维样本;最后对其进行哈希编码,得到有效的二进制编码用于图像检索。算法充分考虑样本间的全局和局部相似性结构,体现了样本间所蕴含的局部和全局信息,把随机旋转应用于PCA降维矩阵,减少了编码之间的量化误差,提高了图像特征的识别能力。分别在3个人脸数据集上进行性能测试实验,并与相关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MSPC)方法在故障检测、故障原因分析和故障识别中的难点,提出了多元特征提取方法与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一类分类器设计、特征选择以及多类分类器设计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完整的MSPC新方法.该方法在故障检测中可去除特征满足特定分布的假设前提,并可确定多个统计量的控制限;在故障原因分析中综合考虑故障对于各个变量大小的影响以及变量变化对于故障分类的重要性,提高了关键变量选择的准确性;并且故障识别是基于SVM对故障特征分类的优良特性,避免了传统判别法中经验准则的引入.上述方法在标准仿真平台Tennessee Eastman过程上结合主元分析(PCA)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MCUSUM-ICA-PCA的微小故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过程中难以检测到的微小、缓变故障的检测问题,以及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非高斯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多变量统计过程监测方法.把传统的单变量累计和控制图(CUSUM)扩展为多变量的形式,并与独立成分分析(ICA)和传统的主元分析(PCA)方法相结合,构成新的MCUSUM-ICA-PCA方法,采用 ICA-PCA两步信息提取策略,完整地提取出过程的非高斯和高斯信息,重新构造统计量并建立其对应的统计限.通过对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改善了该过程微小故障的检测效果,从而更好地保证过程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多尺度主元分析方法(MSPCA)将多分辨率分析(MRA)的多尺度分解数据能力和主元分析(PCA)的降低数据维数能力结合起来,为监视多个时间尺度的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过程监视时,MSPCA能自动对数据滤波并调节检测控制限,使控制限最容易检测出测量变量中重要的微小变化.由于MSPCA仅能滤除随机误差,不能消除过失误差,因此,为提高统计模型的准确性,在过程监视前,首先应用PCA检测并剔除存在过失误差的数据通过实例说明MSPCA方法监视过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预测,基于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提出一种结合场景认知和隶属度排序的变量聚类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样本进行降维,并筛选出6个特征变量.结合BP神经网络,建立一个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预测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样本进行降维,并训练BP神经网络,对比FCM模型及PCA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结果显示,基于FCM变量聚类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更高,所提出的变量聚类方法能够有效筛选出对于生存期有相关性和解释性的变量,从而提高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如何准确检测出用户侧窃电行为是长期存在于各供电公司一个难点,传统的窃电检测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窃电检测领域正负类样本高度不平衡,且单一分类模型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旋转森林算法的窃电检测方法。旋转森林算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特征提取,利用原始训练集的所有主成分训练每个基分类器。在经典的旋转森林算法基础上,使用改进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算法平衡样本子集中的正负类样本;使用Bagging算法中的Bootstrap抽样对训练子集进一步抽样;按准确率对基分类器进行选择性集成等3个方面的改进。算例使用华东某地区实际用户数据,结果表明所提窃电检测方法对比单一分类模型和现有集成学习策略,在多项评价指标下均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西海洋山花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花岗岩区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和研究方法,将海洋山花岗岩体分解为7个侵入体,归并成西山单元(SX)、江尾单元(SJ)、白水口单元(SB)和蓝家单元(SL),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洋山超单元。研究表明:海洋山花岗岩体具有明显的同源岩浆演化特征,是同一岩浆热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的集中管控平面,提出了一种在线流量异常检测方法(Online Traffic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OpenTAD)。首先在控制器上在线获取OpenFlow 交换机的流表信息,并构造整个网络的流量矩阵和样本熵矩阵进行组合,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检测异常流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网络中利用PCA分别单独处理离线的流量矩阵或样本熵矩阵的方法,OpenTAD 实现和处理方式简单有效,异常流量能够得到快速隔离,是基于 SDN的一种轻量级在线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形模型与成矿元素聚集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模型是刻画成矿元素品位分布特征的有效工具。通过对模型中参数D(分维值)及C(样本相对容量)的动态分析,查清不同分形模型的结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以便于不同地质体中多种成矿元素分布状况的比较。利用动态分析结论分析了胶东大磨曲家金矿不同地质体的分形模型,并推断成矿元素聚集强度,所得结论与地质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7,29(4):F0002-F0002
李文渊研究员男,1962年9月出生,甘肃省武威市人,1983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普查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西安地质学院矿床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西北大学岩石矿物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副主任(副所长),《西北地质》主编;长安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石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地质编图委员会委员;《矿床地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4.
常压塔塔顶汽油干点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因为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和变量相关性均复杂,所以汽油干点预测很难在线进行。软测量方法是解决这类变量估计和控制预测问题的一种技术途径。在核主元分析(KPCA)算法中引入稀疏主元分析(SPCA)思想,采用稀疏核主元分析(SKPCA)算法对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行选择,实现了数据的非线性降维,简化了主元结构,增加了主元变量的稀疏性。将选择的稀疏主成分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输入,建立常压塔塔顶干点软测量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SKPCA?LSSVM模型相对于传统PCA?LSSVM、KPCA?LSSVM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地质体几何造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提出了地质体几何造型理论和方法实现了地质体的信息存储,模型构造,几何分析与图形表达,可应用涉及地质体形态的各个地学领域(构造地质,矿床地质,矿床勘探,矿山开采等)地测图件自动生成系统AutoGDPS的开发成功是其典型应用,基于地质体几何造型理论和方法,通过矿体边界人工圈定和勘探线剖面图手术编绘过程分析,将勘探剖面图学图件中各种地质体及工程元素(如断层基点,钻孔,矿带边界线,矿储量分析)表述的相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样本间的自相关性对支持向量机(SVM)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和非高斯双子空间SVM(DSSVM)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运用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原始数据中过程变量的正态分布特性,将过程变量划分为高斯子空间和非高斯子空间,并建立基于PCA的高斯子空间和IC A的非高斯子空间故障检测模型;分别对主元矩阵和独立元矩阵引入时滞特性和时差输入特性,该特性的引入能够降低样本间的自相关性;最后将引入时滞和时差特性的矩阵进行组合,运用SVM模型对其进行故障检测和监视.将该方法运用于多变量数值仿真和田纳西-伊斯曼工业过程,并与PCA、ICA、SVM和基于变量分布特征的统计过程检测方法(VDSPM)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结合连续小波变换(CWT)的最优参数选择,优化小麦蛋白质光谱模型。对原始光谱进行CWT,利用主成分分析(PCA)选出5种小波db1、sym2、sym5、sym7、coif1;在不同尺度参数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确定尺度参数为15;在此基础上,利用CWT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及支持向量机(SVM)建模确定最优小波db1;在最优参数下用CWT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和连续投影算法(SPA)及SVM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930,优于CWT-UVEPLS-SVM的0.4558和CWT-SPA-SVM的0.4415,研究结果表明,CWT参数选择可有效优化近红外光谱模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工肉眼对地质雷达探测图像进行判读的方法易受判读人员主观性、经验性影响。为了规避这一不足,提出一种基于Counterlet等高变换和K-Means++均值聚类分析的频谱能量判读方法。以实际公路隧道为依托,经现场探测获取不良地质体的原始探测数据;采用IDSP探测数据分析软件生成原始图像及实施背景去除、滤波等时域、频域预处理以提高信噪比;基于子带分布系数采用Counterlet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解和重构,并采用K-Means++算法将重构后图像中的频率信息转化为颜色特征;利用MATLAB对颜色特征进行提取并据此建立不良地质体颜色特征样本库,将原始探测图像与样本库进行匹配对比以实现自动判读。结果表明:采用Counterlet等高变换对多方向、多分辨率、多尺度的地质雷达图像进行分解与重构是可行的,曲线边缘逼近效果良好,重构后的图像无信息丢失;K-Means++算法能实现地质雷达灰度图像中能量~频率~色彩的转化,转化后的图像色彩突出、直观;频谱能量的匹配对比能较准确、快速地实现自动判读及较好地规避个体主观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同一非线性过程数据,分别应用多元统计过程监控技术中的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独立元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和核独立元分析(Kerne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KICA)三种方法进行了故障检测建模,并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通过田纳西-伊斯曼过程(Tennessee Eastman Process,TE)仿真结果表明:在处理实际工业生产中非线性、非高斯的数据方面,KICA方法具有更强的故障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分布式网络的网络异常检测,提出一种多维数据特征自适应的异常检测算法,算法在主成分分析算法(PCA)的基础上进行异常特征自适应修正.在对网络流量数据经过了PCA处理后,确定贡献率高的维度,给出异常与维度特征的关联,进行特征自适应修正.实验结果表明,算法降低了网络异常检测的执行开销,提高了网络异常检测的报警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