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种侧链型液晶聚合物与环氧树脂共混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宏元  陶永杰 《粘接》2002,23(4):1-4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侧链型液晶聚合物(SLCP),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聚合物结构和液晶性能进行表征,探讨其对环氧树脂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共混物的微相分离结构,结果表明,用T31作固化剂时SLCP对环氧树脂有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在强度和玻璃化温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断裂伸长度比未改性固化物最大提高2.6倍,但用三乙醇胺作固化剂时SLCP对环氧树脂改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对-羟基苯甲酸、氯乙醇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经醚化、酯化和酰氯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体A、B、C,进而合成了含液晶基元的丙烯酸酯单体D;用单体D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聚丙烯酸酯侧链液晶;分别对中间体A、B、C和单体D以及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体和聚合物均呈现向列型液晶织态结构,聚合物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有很好的液晶性。  相似文献   

3.
液晶高分子的分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液晶高分子的结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状况,详细介绍了主链型和侧链型液晶高分子设计的新进展,根据溶臻主链型液晶高分子和热臻主链型液晶高分子分子结构的不同,提出今后设计主链液晶高分子的主要任务,从主链结构,液晶基元类型和柔性间隔出发介绍了侧链液晶高分子分子设计的关键,最后介绍了液晶高分子分子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侧链液晶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联苯单酚为介晶基元合成了单官能团环氧树脂,再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二元胺交联聚合制备了侧链型的液晶环氧网络材料,保持了较好的液晶织态。  相似文献   

5.
朱月  谷盼盼  徐新宇  周莉 《当代化工》2014,(10):1943-1946,1949
合成了向列相液晶单体4-乙氧基苯甲酸-4’-烯丙氧基联苯酯(M1)和胆甾相液晶分子4-(4-烯丙氧基苯丙酰氧基)-苯基苯氧羰基戊酸胆甾醇酯(M2),把液晶分子根据不同的浓度配比分别和聚甲基含氢硅氧烷接枝共聚,合成了具有不同化学结构和性能的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偏光显微法(POM)和旋光仪等测试手段对其迚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单体M2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比旋光度随之增加;熔融温度和清亮点随M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偏光照片显示P1为典型的向列相液晶;M2液晶分子引入后,P2-P7为典型的胆甾型液晶。  相似文献   

6.
反应型热致性液晶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苯二甲酰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 己二醇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溶液聚合反应,合成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并通过与一缩乙二醇及甲苯 2,4 二异氰酸酯(TDI)预聚体反应,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反应型热致性液晶聚合物(LCPU),并通过FTIR、TG、WAXD和POM对液晶产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王杨 《广东化工》2009,36(10):72-75
异山梨醇类单体和胆甾类液晶单体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接枝共聚合成系列新型胆甾型侧链液晶聚合物。运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法(TG)和偏光显微分析法(POM)等进行表征。单体M1和M2在升、降温过程中均呈现胆甾相液晶织构,聚合物P1~P7为胆甾相液晶。实验结果髭示,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得聚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胆甾液晶组分的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清亮点先降低后升高,液晶相范围起初变化缓慢后变化很快。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几种主要类型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即近晶型、向列型、胆甾型、偶氦苯型、鱼骨形、光学非线性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制备、性能和发展动态,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侧链可通过化学键及分子间力与环糊精相互作用。当聚合物侧链通过化学键与环糊精作用时,环糊精空腔一般为空,可与小分子包合,对不同立体结构的分子具有选择性,在分析化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当聚合物侧链与环糊精包合时,环糊精空腔与一定结构的侧链包合,形成侧链型多聚(准)轮烷。侧链型环糊精基多聚(准)轮烷的结构、性能独特,在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侧链含有环糊精的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合成方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液晶弹性体的最新进展,主要是主链型液晶弹性体、侧链型液晶弹性体以及混合型液晶弹性体的取向性、压电性、铁电性与软弹性等性质,并阐述了液晶弹性体在传感器、驱动器以及仿生机械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