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吴英 《机电信息》2006,(3):61-63
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十堰市军分区附近,是十堰人民商场下属的一个分商场,又名大十堰人商大本营买卖场,属于十堰较大型的购物商场。该工程共3层,空调使用面积约15000m2,建筑总高度13.6m,一层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根据甲方要求,该商场设置集中空调,仅夏季制冷,冬季不供热。2空调主要设计参数2.1室外气象参数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2℃;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5℃;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6%。2.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设计参数如表1如示。2.3商场设计基准参数的选取一般商场的室内发热包括人体、照明、自动扶梯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石磊  李茁  王军  刘咸定 《流体机械》2002,30(8):55-57
介绍了冰蓄冷系统预测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室外逐时气象参数的预测和建筑物逐时负荷的预测,给出了一个预测实例。  相似文献   

3.
建立列车空调动态负荷模型,采用反应系数法计算列车围护结构逐时导热量,采用热平衡法计算辐射换热得热量,计算我国列车总体"四纵四横"线路同一发车时间列车逐时动态负荷,并对八条线路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列车动态负荷变化趋势与室外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准确采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气象参数有助于空调系统的匹配和控制。通过焓差试验测试方法获得列车单元式空调系统随不同室外工况变化的EER曲线,根据EER曲线结合"四纵四横"动态负荷计算列车空调逐时能耗,计算"四纵四横"各行车区间压缩机负载比例,最后给出列车空调在线运行控制策略。结论是:我国"四纵四横"线路列车空调可根据峰值的不同选择两类制冷量大小的空调系统(32kW和23k W);同一线路中的不同行车区间的空调负荷最大差值为16 kW,与定频模式相比,在线控制模式有效降低了列车空调耗电量,在上述线路和行车时间范围内,全国"四横四纵"行车线路空调最大节电率为30.4%。  相似文献   

4.
区域供冷质调节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空调系统冷负荷随室外温度不同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质调节供给空调系统所需的冷量.针对冷负荷特点和气象条件,给出了室外不同温度下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曲线,分析了供冷系统采用质调节对制冷机和风机盘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子工业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制造,要求有一个非常洁净的生产环境。洁净厂房空调系统,是以控制空气中尘粒为目的的工业洁净室技术,洁净室主要控制温度、湿度、风速、流场和洁净度等参数[1]。GE公司的PLC双重冗余控制系统实现紧急情况下的无扰动切换。并通过变频器实现节能,使空调具有智能化,人性化,大功率,多功能,节能等特点[2]。设计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控制效果较好,为温、湿度控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流程。利用设备监控系统自动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节控制。室外环境的气象资料和室内空调运行的状态和能耗等参数记录在操作员站上供查询和进一步的分析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对在蒸发冷却综合性能试验台上分别模拟标准干燥和标准高湿2种工况对各类不同的蒸发冷却空调设备进行试验研究时,试验台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被试设备的空气处理特点,分别探讨了在该试验台上进行不同工况试验时,试验台空调系统引进室外新风和排风的最佳比例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随着不同季节室外空气参数变化,新风和排风比的推荐值,以期达到降低试验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汽车热泵空调在低温时的制热性能及各项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搭建了热泵系统实验台,研究了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在室外温度为-10~0℃的制热量及制冷系数(COP),分析了室外换热器风速和室内冷凝器风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设计,通过一维仿真分析了低温时压缩机转速、电子膨胀阀开度、室内冷凝器风量、室外换热器风速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参数。结果表明:COP随环境温度和室内冷凝器风量的提升而升高,室外换热器风速对COP的影响不大;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时,参数对指标的影响及最优参数组合皆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康复中心工程的空调、通风、采暖、防排烟系统的设计,给出了空调主要设计参数,根据不同的职能岗位特点及空调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空调系统形式,运行结果表明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运用软件模拟了北京地区冬季室外气象参数,并对某地下人防工程进行了冬季通风空调模拟,与现场测试该工程的冬季室内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地下人防工程冬季通风的合理性,提出北京人防工程冬季可取消采暖系统,采用变新风量直接通风的技术措施,以节省能耗,这对北京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洁净区的组合式空调系统的参数进行了设计确认,并对设计过程中所用的气象参数、计算公式以及空气处理过程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空调系统,使其正常运转,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设计制作了蒸发冷却与半导体制冷相结合分体式蒸发空调器的试验样机,在标准的空调焓差检测实验台上,模拟室内外侧空气温湿度,在室外侧干球温度34℃,湿球温度1823℃之间的工况下,对该分体式蒸发空调器的冷水的温度、流量,冷风的温湿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分体式蒸发空调器在室外工况湿球温度20℃以下不开启半导体制冷装置即可满足需要;配合4组半导体制冷装置即可满足室外工况湿球温度23℃时需要,同时也保证了半导体制冷装置较高的能效比;得出了该分体式蒸发空调器的最佳气水比为2,亚湿球效率为110%。进而为分体式蒸发空调器的优化设计与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独立新风加干式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在不同室外工况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冷冻水流量调节对空调系统性能及室内温湿度影响。结果表明,随冷冻水流量增加,系统提供的显热制冷量及潜热制冷量增加,而提供的冷量显热比减少;当冷冻水不能满足新风机组制冷要求时,增加水流量可以明显降低室内冷量显热比,在冷冻水流量满足新风机组制冷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水流量,对新风机组的制冷量及室内显热比的影响不大;增加冷冻水流量对室内温度影响较大,而对室内相对湿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空调室外轴流风机噪声较大的问题,利用3种不同叶轮结构进行整机试验,讨论了在同一条件下轴向位置变化,径向间隙,叶片形状对整机噪声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个优化方案。为空调室外轴流风机的优化匹配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某微型电动汽车有效续航里程,对其原有空调系统及换热器进行了改进设计与研究,新热泵空调系统采用4个电磁阀对其冷暖模式进行切换,通过焓差室对换热器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首先比较了两种不同流程布置室外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进而分别将原空调系统换热器和所设计换热器应用于该热泵空调系统,试验研究了压缩机转速和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洁净区间的空气处理系统要求和空调系统结构特点,采用工业自动化数字控制系统,实现对智能楼宇空调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介绍了EBI和C-Bus总线的空调自动化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空调系统组成及功能、现场控制网络节点硬件构成和DDC软件编程、EBI监控平台的组态设计。经工程项目调试,系统能满足洁净区间空调系统控制要求,现已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流体机械》2013,(10):76-82
多联式空调系统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室内负荷要求,适时调节系统实际输出容量,使二者实时匹配,且其室内机可以独立控制,个性化性能好,这使得其实际运行能耗特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分析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影响因素,得出在评价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好坏时,选取的测试工况须反映其制冷或制热季节实际运行的室外温度和建筑负荷的结论;并基于这一点,分析现有多联机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得出目前已有的标准为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但不能作为评价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好坏的依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Environmental control strategy via computerized implement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approaches to integrate new advanced knowledge in research of human thermal comfort to a mechanical air-conditioning unit. Recently, a new conceptual development in designing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has indicated that the indoor comfort temperature strongly depends upon changes of the outdoor air temperature rather than to be a conventional fixed temperature set-point. The explanation is due to occupants’ adaptability of thermal comfort to a dynamic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their clothing and/or activities while the outdoor temperature can be explicitly used as an ultimate indicator of such changes to empirical function of the indoor comfort temperature.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prototype embedded system is developed to emulate such an adaptive algorithm to numerically determine an indoor comfort temperature for a real-time control in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an adaptive comfort model together with grey prediction model is presented for exploring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comfort temperature-based control for a single air-conditioned space, so as to show the v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by simulated results. The field studies by interview survey of satisfaction on thermal comfort within an air-conditioned reading room of a library confirm the v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real-time computerized implementation of adaptive indoor comfort temperature via the embedded system for a conventional air-conditioning unit in practical uses.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三角地区气候特点,设计了一种冷凝热回收型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分别就夏季和春季,建立恒温恒湿空气处理的数学模型,对冷凝热回收型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和常规电加热型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耗能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冷凝热回收型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回收的冷凝热足以把降温除湿后的冷空气加热到所需温度范围,与常规电加热型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相比,此系统在夏季节能40.2%,在春季节能77.4%。  相似文献   

19.
《流体机械》2016,(5):63-67
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立了一套开式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湖水温度与气温、水体温升变化、室内热舒适性及系统性能(COPsys/EERsys)等,并进行了湖水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为夏热冬暖地区开式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的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HXD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司机室空调的制冷功率进行了计算;根据机车的配属路段和运行地域的环境要求,对司机室内进行了热平衡分析;从而确定空调主机的制冷功率,为我们制定高速机车司机室空调的技术规范提供了依据。也可以对改善司机室空调设计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