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乘坐高铁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出行方式,而目前大部分高铁路线已实现新一代网络技术LTE的专网覆盖,但仍有较大的不足,网络质量问题严峻。因此通过结合新一代4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原理及数据特点,利用高铁上用户的海量LTE软硬采信令数据对高铁用户进行剥离,实现对高铁用户实际的感知质量问题的分析及网络问题的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2.
湖北公司针对区域内高铁的评估优化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测试手段时效长、成本高、用户覆盖与质量感知难以反馈.创新的利用软采成本低、海量高铁用户信息的特性,成功建立基于用户移动轨迹行为的“高铁用户识别模型”和“用户位置定位技术”,全面实现高铁网络性能监控与评估,并可深度输出高铁覆盖、切换、干扰等网络问题,结合用户多信息关联分析法快速定位问题的原因,全面高效助力于高铁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主题是如何利用手机用户产生的切换信令数据进行道路匹配,完成道路用户识别。其基本原理是创新性地采用协同过滤的算法将手机用户的切换信令与通过路测产生的“最大权重路径”实现道路匹配。选取保定城市主干道为实验路网进行验证,对用户信令信息处理和道路匹配进行分析,证明了基于手机信令的道路识别的可行性,该成果将会为交通人流量的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LTE系统内的PCI干扰将导致接入、切换、服务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感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路测数据、切换数据以及全量的MR数据构造综合性的邻区级的干扰矩阵的方法,并引入智能化遗传算法迭代计算最优的PSS分配.现网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大大提升系统的运算效率,并有效降低系统内的PCI干扰.  相似文献   

5.
铁路小区间的重叠覆盖问题成为影响高铁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重叠覆盖过短,会造成空闲模式脱网,通话模式不能及时切换等问题;重叠覆盖过大,会造成频繁切换,同样影响通话质量,所以对小区的重叠覆盖问题也需要一定的评估标准。本文基于路测对高铁小区GSM/TD- SCDMA/TD- LTE不同制式的重叠覆盖区域进行探讨,为高铁基站规划提供站间距的估算。  相似文献   

6.
詹强 《信息通信》2013,(10):172-173
随着LTE技术的发展,LTE通信技术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高铁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文章对高速铁路环境下LTE的切换技术和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快速可靠的切换算法并对其进行仿真,提高了切换成功率,保证了LTE网络的通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TD-LTE高速铁路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电子商务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要日趋强烈。4G时代的到来,使得高铁移动终端用户可以有良好的体验。但由于高铁的高速移动性以及高铁本身的结构特性,在LTE高铁网络规划建设中会遇到多普勒效应、车体高穿损、小区间切换困难等诸多难题。对以上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并结合某市LTE高铁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出行,用户对高铁的4G无线网络覆盖及网络质量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分析高铁场景下LTE FDD网络特性,指出无线覆盖困难主要体现在穿透损耗大、多普勒频移、切换频繁等方面。针对这些困难,分别从利用先进频谱技术、大功率高增益天线、小区合并及多场景覆盖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并给出高铁场景LTE FDD信号覆盖的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电子商务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要日趋强烈。4G时代的到来,使得高铁移动终端用户可以有良好的体验。但由于高铁的高速移动性以及高铁本身的结构特性,在LTE高铁网络规划建设中会遇到多普勒效应、车体高穿损、小区间切换困难等诸多难题。文章对以上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并结合某市LTE高铁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铁线上LTE网络的测试结果,同步利用网管指标对合宁高铁安徽段沿线的高铁基站采用基于时间提前量(TA)的网络覆盖距离估算.通过路测数据、基站覆盖半径与高铁沿线站址结构综合判断高铁沿线基站异常覆盖环境,快速提出RF及功率优化建议.使网络优化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提高LTE网络优化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EPS FB语音切换转重定向问题发现难和定位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EPS FB语音切换转重定向问题识别的新方法。通过分析海量信令数据,基于关键信令流程和信令时间间隔识别切换转重定向的信令特征,并关联小区信息和用户信息进行汇聚,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输出全网小区级、用户级和终端级等多维度的问题汇聚识别,实现切换转重定向问题的快速分析与定位。  相似文献   

12.
LTE中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基本前提是区分小区内部/边缘用户.现有的区分方法--RSRP单门限上报机制有诸多弊端,会导致用户位置信息在"小区内部"和"小区边缘"来回切换而形成"乒乓效应",产生大量不必要的空口信令开销,并对终端的功耗形成很大的负担.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RSRP双门限上报机制.新机制的引入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正确判断用户位置信息的更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LTE无线信号在高速运动条件下的传播特点和CRH高铁动车车型的特性,就存在的多普勒频移、切换频繁、重复覆盖区域过大、CRH列车车体损耗大以及隧道覆盖问题等给LTE信号用户带来的不良感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络规模逐渐扩大,传统网络的测试优化工作变得日益繁重。为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遂开展基于群用户的高铁专网断点定位方法研究与实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群的高铁专网断点定位方法, 可联合MR大数据中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识别高铁用户群体,依靠OTT定位、MR采样点及K-Measure算法快速锁定公专网切入切出问题高发区域,并进行自动分析优化。本算法研究与实践于2017年11月启动,经方案确定、功能实现、验证纠错,截止2018年3月底X高铁网络整体切入切出专网比例减少17%,其中6个切入切出专网TOP小区异常切换减少30%以上、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LTE商用之后用户规模快速增加,用户对网络的感知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快速高效提升网络质量成为现网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现网路测的数据来看,现网中存在大量的mod3干扰问题,这对用户吞吐率影响较大。本文针对LTE网络中可能出现的mod3干扰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实际案例,对mod3干扰问题进行优化,提高SINR值,优化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服务使用的位置信息主要是由智能手机内置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提供。除此之外,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为用户提供定位信息。文章首先介绍Wi Fi和LTE(长期演进)中的4种位置辅助切换预测算法:纯LTE算法、最佳无切换延时算法、基于位置启发式预测算法和遗传算法。接着分析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紧急呼叫情况下必须完成的3项工作:呼叫路由和对相关服务与站点紧急请求的调度、呼叫者或事故的位置报告、呼叫者或事故的位置精度估计,最后简要概括LBS在移动及位置感知广告、社交网络、导航和路线规划、手机游戏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虞文海 《电信快报》2016,(4):33-37,40
分析高铁覆盖特点,讨论LTE时代高铁场景多运营商无线信号覆盖的困难点,针对多系统间干扰、小区重叠区域设置、隧道内/外的链路预算模型等影响网络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LTE技术的高铁无线覆盖解决方案及网络部署策略。结合合福高铁福建段三家运营商的公网建设情况,将本覆盖方案应用在工程中,通过拉网测试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为后续其他高速铁路的无线网络覆盖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8.
LTE系统中基于无线接口的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FDMA)方法在3GPP中有详细的介绍。OFDMA通过重复利用蜂窝当中的频带,从而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然而,同时也导致了蜂窝边缘的相邻信号的干扰(ICI)。ICI不仅仅使得处在蜂窝边境用户的传输数据吞吐量下降,而且也同时会影响LTE系统当中的切换性能。在LTE系统当中主要是通过使用层3滤波器,迟滞和TTT机制采取的硬切换过程。为此,蜂窝边缘的干扰信号成了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提出的蜂窝间干扰协调(ICIC)机制是一项可以有效克服ICI的技术,通过仿真分析使用ICIC可以有效提高LTE系统中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LTE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网络结构逐渐演变为2G/3G/4G并存的局面,网络覆盖不足、多网切换、同频干扰加剧等问题导致了用户感知差,特别是概率性的用户感知差问题不断增多。由于传统的路测/拨测优化手段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情况,越来越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端到端的网络优化思想就逐渐显露出优势。文章通过现网运营中发现的一些概率性用户感知差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指出端到端思维在概率性用户感知差问题上的解决方式和方法,为后续4G网络优化提出一种解决困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忖  索小新  王照宇 《通讯世界》2016,(19):112-113
为了实现高铁隧道环境下LTE网络的良好覆盖,在隧道内搭建了模拟用户真实使用场景的验证环境.通过现场测试数据分析,验证了铁隧道内链路预算的准确模型,确定了高铁隧道内LTE网络覆盖的合理组网方案,为后期高铁LTE网络覆盖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