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研究并模拟仿真了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基于平行双抽运结构的偏振复用十六进制正交幅度调制-正交频分复用(16QAM-OFDM)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AOWC)。理论推导及仿真结果表明偏振复用16QAMOFDM信号可以经过全光波长变换实现偏振不敏感信号无串扰直接接收,并对影响系统转换效率的因素,如频率间隔、SOA注入电流、信号光功率及信号光入射角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四波混频(FWM)效应、适用于偏振移位键控(PolSK)调制的全光波长转换器方案.注入的辅助光可以缩短SOA增益恢复时间,增大饱和功率,提高波长转换效率.通过数值模拟从理论上实现了这种全光波长转换器,研究了输入泵浦光、信号光和辅助光功率对全光波长转换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SOA全光波长变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Optisystem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全光波长变换进行模拟,找出了影响波长变换效率的因素.在成功模拟出波长变换的前提下,通过调整SOA的注入电流、半导体光放大器(SOA)腔长、泵浦波与信号波的频率差、泵浦波功率及耦合器衰减等参数的值,获得了最高变换效率为19.7dB的变换波.  相似文献   

4.
波分复用波长路由节点的阻塞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概率统计理论的方法,从节点层次上定量分析了节点规模、复用波长数目以及波长转换对波分复用(WDM)波长路由网络中波长路由节点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节点阻塞模型。数值结果突出表明波长转换能力越强的全光节点,其性能越优。为了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增强全光网络的灵活性,必须实现全光网络中的虚波长路由波长转换器。通过数值计算找到了阻塞性能和代价的折中,研究中发现配置较低波长转换能力波长转换器的波长路由节点将会具备更强的性价比优势,当前在构建光通信系统时使用弱波长转换能力的光节点更可行。  相似文献   

5.
文章用OptiSystem模拟出了利用闲频光实现的全光波长变换.通过调整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注入电流、SOA腔长、泵浦光与信号波的频率差、偏振、耦合器信号衰减与泵浦衰减等参数的值,获得了12 dB的变换效率.研究发现,利用闲频光实现的全光波长变换比利用变换光实现的全光波长变换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非线性光纤和SOA非线性效应的星上再生波长变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分布式卫星系统信息交换频繁、波长变换频 次高且由此导致信号损伤严重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非线性光纤(HNLF)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非线性效应的星上全光再生 波长变换方案。利用HNLF的自相位调制(SPM)效应对原始信号频谱进行展宽,通过 红移或蓝移滤波取出预变换信号,分别作为波长上变换或下变换的泵浦光信号,最后基于 SOA的四波混频(FWM)效应实现了对原始信号的波长变换。理论推导了波长变换方案的工 作原理,分析了波长变换性能与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在有 效 实现波长变换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信号质量,Q因子改善 最高可达3dB以上,功率转换效率可达到20dB。  相似文献   

7.
对于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交叉增益调制效应 (XGM )的全光波长变换 (AOWC)由于相位调制引起的变换光啁啾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模拟了信号光功率、信号光脉宽、抽运电流和探测光功率对于变换光啁啾的影响 ,且变换光啁啾存在着码字序列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中交叉增益调制 (XGM)效应成功地实现了 62 2 Mb/ s和 2 .5Gb/ s信号的波长转换。对波长上 /下转换性能的研究表明 ,使用增益峰值波长比信号波长长的SOA可以有效地实现上 /下转换效率和消光比均衡 ,从而使这种类型的波长转换器在波分复用器(WDM)全光网中获得更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垂直双抽运结构的偏振复用信号在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全光波长变换(AOWC)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了激光器线宽对此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研究了偏振复用-正交频分复用(PM-OFDM)信号在此系统中传输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当系统的光信噪比为10dB时,10Gbit/s的PM-OFDM信号经过SOA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后,在接收端能够实现无串扰偏振不敏感PM信号的接收,其中x和y方向对应的系统误码率分别为1.16×10-4和1.06×10-5。仿真结果表明激光器线宽,OFDM信号的子载波个数,信道功率,以及OFDM调制格式均与系统波长转换效率有关,且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朱竹青  王发强  殷奎喜 《中国激光》2004,31(10):245-1251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交叉增益调制(XGM)效应的全光波分复用一光时分复用(WDM—OTDM)转换后的两路时分复用输出信号的消光比(ER)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路波分复用的输入抽运光和探测光的功率、波长、抽运光的消光比、数据速率以及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置电流、腔长和模场限制因子对转换信号消光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增大抽运光输入功率,选择长波长抽运光,可以增加转换光相应信道消光比,但减小了相邻信道的输出消光比;增加抽运光消光比,可以提高转换光消光比,但各个信道增长幅度不同;减小探测光输入功率,选取短波长探测光波长,增加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腔长和模场限制因子以及大的偏置电流可提高转换光消光比;对于两路或多路波分复用信号转换时分复用信号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转换光每个信道消光比的均衡。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四波混频(FWM)效应的单抽运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波长变换系统.信号光源和抽运光源分别由两个不同输出波长的可调分布反馈式激光器(DFB-LD)产生.信号光源经2.5 Gb/s OFDM的电信号直接调制后再和抽运光源耦合,经光放大器后在SOA实现波长变换.实验结果显示,耦合信号经SOA四波混频效应后,产生新波长的信号光将携带OFDM信号,且转换效率与信号光和抽运光的功率、波长以及两者的偏振夹角有关.同时也测量了转换的OFDM信号的功率-误码曲线和接收星座图.  相似文献   

12.
全光光孤子WDM到OTDM转换的概念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在未来的光孤子波分复/时分复用网络中由WDM到OTDM节点处的转换复用的概念系统,主要的模块是完成波长转换的基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同步和延时及时分复用模块。通过SOA可以实现全光的WDM到OTDM的波长转换复用,是WDM/OTDM网络实用化的一个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3.
对一种基于单端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型(XGM)全光波长转换器结构建立了动态理论模型,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抽运光功率、探测光功率、剩余反射率、转换波长转换间隔、注入电流对转换后探测光的输出消光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单端SOA实现波长转换比普通SOA实现波长转换将获得更好的输出消光比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SOA非线性的全光逻辑运算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OA)是具有优良非线性效应的光子器件.其非线性特性在光开关、波长变换、光逻辑运算中有重要的应用.从SOA载流子的速率方程和耦合波方程出发,经理论分析对SOA增益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数值模拟,并通过连续光、脉冲光同时输入及两脉冲光同时输入两种情况,对SOA的交叉增益调制(XGM)这一重要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基于SOA的这种非线性效应可以用来实现多种全光逻辑运算.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四波混频型全光波长转换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威  徐红春等 《光电子.激光》2001,12(11):1108-1111
本文报道了基于自行研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四波混频(FWM)型全光波长转换,采用环型腔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作为泵浦源,实现了转换波长的连续可调。并就波长转换间距、光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和输入泵浦光功率对转换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高的SOA增益和较大的输入泵浦光功率须利于转换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半导体光放大器全光波长转换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半导体光放大器中载流子密度变化与光场强度变化的速率方程,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实现波长变换的理论模型,并且数值计算了各种入射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高斯波)调制情况下模型的响应状况。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半导体光放大器在全光波长转换中具有很好的线性响应特性和较高的转换速率。  相似文献   

17.
全光波长转换(AOWC)是波分复用(WDM)光网络的一项关键技术,可以通过几种非线性效应来实现,其中的四波混频效应(FWM)由于其对输入信号的变换具有严格透明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鉴于此,详细介绍了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各种波长转换方案的原理、性能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蒋锡燕  王瑾  高晨  许吉  万洪丹 《半导体学报》2015,36(1):014013-7
本文研究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萨格纳克(Sagnac)环,实现对非归零码(NRZ)信号的全光波长转换。针对40 Gbit/s及以上速率,采用自建的、同时考虑带间载流子填充效应与带内载流子动态效应的SOA数学模型,全面分析了SOA的载流子特性及其长度对NRZ全光波长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SOA载流子恢复时间介于2至3倍的比特时长之间时,可以获得最佳的NRZ波长转换性能,并且Sagnac环应采用长度较短的SOA。  相似文献   

19.
理论分析了基于四波混频(FWM)实现ROF(光载射频系统)全光波长变换.在分析基于高非线性光纤中FWM效应实现全光波长转换的基础上,指出影响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提高转换效率的几种方法,采用提高非线性系数、光纤长度、调整泵浦光的功率以及信号光和泵浦光偏振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基于FWM的波长变换效率,从而为在ROF系统中高效实现波长变换技术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已有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介绍了全光波长转换技术在WDM全光通信网中的作用;介绍了以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为核心器件的几种全光波长的转换技术——利用SOA的交叉增益调制效应、交叉相位调制效应或SOA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实现波长转换,分析了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