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纳米碳酸钙的优缺点、表面改性机理、以及纳米碳酸钙的局部化学反应改性、表面包覆改性、胶囊化改性(微乳液改性)、高能表面改性及机械改性等表面改性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偶联剂、聚合物和无机物等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剂种类进行了综述,并对偶联剂表面改性剂进行了详述;最后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菲  郝喜海  王振中  李慧敏 《广东化工》2010,37(5):13-14,36
表面改性处理通过各种表面添加剂与纳米微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改变微粒的表面状态,从而改善或改变粉体的分散性,改善耐久性、耐候性,提高表面活性,使纳米微粒表面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从而大大提高材料的附加值。文章主要介绍表面包覆改性、局部化学改性、机械化学改性、胶囊化改性、高能表面改性以及沉淀反应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芳纶与橡胶界面粘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提高芳纶/橡胶界面粘合性能主要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芳纶表面活化处理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是通过物理技术对芳纶表面进行刻蚀和清洗,引入活性基团;化学改性是利用化学试剂与芳纶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化学键合或极性作用提高芳纶与基体之间的粘合强度.间苯二酚-甲醛-胶乳体系浸渍处理通过分别与芳纶表面和橡胶大分子作用,改善两者的界面粘合状态.橡胶的增粘改性处理是通过粘合剂与纤维和橡胶的反应促进两者的粘合,通常与表面活化和浸渍处理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刘志达  唐辉  黄剑  李斌 《化工科技》2013,21(3):76-80
重氮盐的表面改性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表面改性方法,可实现对无机、有机、生物材料的改性。综述了重氮盐用于无机材料表面改性的特点及方法,如电化学还原、氧化还原、UV辐照接枝、热化学反应、机械接枝、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改性,并重点介绍了近年利用重氮盐对碳纳米管、石墨、玻璃碳、金属、半导体、石英和纳米金刚石等无机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表面改性和基体改性两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聚砜超滤膜亲水改性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活性"/可控聚合技术和"点击"化学反应对聚砜超滤膜进行接枝改性和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改性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碳酸钙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局部反应改性、表面包覆改性、高能表面改性及机械化学改性,对碳酸钙粉体表面改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机硅偶联剂对SiO2进行改性,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与SiO2表面的大部分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经改性后的SiO2,活化指数大大提高,且偶联剂占SiO2的最佳用量为7%。结合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和偶联剂分子结构,推断出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偶联剂改性SiO2化学反应机理;结合改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建立改性SiO2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涂料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方岳 《浙江化工》2005,36(11):25-28
介绍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包括缩聚法、共聚法、高分子化学反应法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如表面张力、乳化性能、分散性能、絮凝性能、增溶性能等,并且阐述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造纸工业、材料改性、日用化工、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芳纶纤维改性技术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分析了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了芳纶纤维的各种改性技术的进展,包括物理改性中的表面涂层技术、等离子体技术、超声浸渍改性技术、γ-射线改性技术,化学改性中的表面刻蚀技术改性、基于酰胺键的化学反应、基于苯环的反应以及功能改性法,并对我国芳纶纤维的工业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叠氮化合物在无机材料化学表面改性中的应用,以铜催化形成三唑基的点击化学反应为主要改性方法,其改性的基材包括纳米碳管、富勒烯、金、磁性材料、聚合物/粘土纳米粒子以及金刚石表面,通过点击化学改性,可拓展上述无机材料在光电与生物技术以及医药和生化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芳纶表面化学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概述了芳纶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从芳纶分子结构的特点出发,论述了芳纶表面化学刻蚀及化学接枝等化学改性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效果;详述了基于芳纶结构中苯环上的硝化还原反应、氯磺化反应和酰胺基上的水解反应、氢取代反应、金属化反应等的反应原理及应用效果。指出多种化学改性技术的交叉应用将成为芳纶表面化学改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聚酰亚胺胶粘剂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近年来聚酰亚胺(PI)胶粘剂的常见改性方法。重点分析和总结了PI胶膜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包括等离子体改性、离子束改性、化学试剂改性和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等)和PI胶粘剂材料化学改性方法,并对PI胶粘剂改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芳纶表面改性技术进展(二)——化学改性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芳纶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进行了概述。论述了表面刻蚀技术、表面接枝技术在芳纶表面改性过程中的应用过程、反应原理、改性效果,对化学改性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千  谭必恩 《化工进展》2015,34(Z1):137-143
表面改性对提高重质碳酸钙的应用价值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重质碳酸钙的主要加工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重质碳酸钙的理化性质及改性目的,然后根据重质碳酸钙表面改性工艺的不同,将改性方法分为物理涂覆改性、表面化学改性、机械力化学改性、表面沉积改性和高能表面改性5类,并分别总结了这几种改性方法的特点及改性剂的选择。最后说明重质碳酸钙的改性研究将会向专用化、尺寸纳米化和绿色环保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和杂原子的数量与种类是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显著改善活性炭对特定物质的吸附性能。文章简要介绍了活性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从活性炭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方面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活性炭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活性炭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氢氧化铝粉体在应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解释了氢氧化铝粉体表面化学改性的机理。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氢氧化铝粉体的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酯化反应法、偶联剂法、表面活性剂吸附法以及聚合物包覆法。经研究表明,氢氧化铝粉体表面化学改性后扩宽了其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表面性质对污染物脱除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水处理中活性炭的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改性后的性能对污染物脱除的影响。表面物理性质方面包括对孔径大小、孔分布以及活性炭改性的研究;表面化学性质方面包括对表面氧化改性、表面还原改性以及负载金属改性的研究。并对活性炭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氧化铝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情况,按修饰机理区分为物理修饰和化学修饰方法,表面物理修饰方法包括吸附、包覆、辐照处理等,表面化学修饰方法包括偶联剂法、接枝法、接枝-包覆法等,文中对这些方法的特点、修饰机理以及修饰的效果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