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该文建设性地提出基于分布式组件技术(DCOM)构建多层网络化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利用分布式组件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网络共享。通过对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在引进IBM ViaVoice语音识别的基础上,使语音识别技术与机器人控制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机器人语音识别与控制。结合DCOM和IBM ViaVoice两者技术可以实现语音远程控制,使声音通过网络加以延伸,使控制者离开机器人嘈杂的操作环境,对远距离的机器人进行语音控制,使语音识别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水下数字语音通信中,由于水下信道固有噪声的影响,在接收端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误码。为了减少误码,实现水下语音信号的可靠传输,本文提出将低密度校验码(LDPC)这种接近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技术应用于水下语音通信。根据语音编码的特点,选用(1152,576)、行重为6、列重为3、码率为1/2的LDPC码,并将其与典型的码率为1/2的(2,1,8)卷积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水下语音通信系统,在信噪比大于1.5dB时都可以实现可靠的语音通信,比传统的卷积码减少了1.0dB。  相似文献   

3.
语音识别和控制环境中,非语音信号(噪音)很容易与语音信号相混淆,一部分噪音被机器误认为语音,导致系统性能恶化.针对这一问题,以说话人识别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采用矢量量化来对音频信号类型(噪音或语音)进行确认的方法,以便于后期对非语音信号的噪音进行鉴别并且予以消除,提高语音信号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之上,在MATLAB平台上设计了一个基于此方法的语音与非语音识别的仿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语音与非语音识别的基本功能,达到较好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用电语音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包括电话语音卡的选择、用电语音信息系统功能、语音信息系统程序设计思想及用Delphi、TW8V—IDF八线语音卡实现语音信息系统的部分代码。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计算机数字录音技术中的语音压缩算法—SB-ADPCM(Sub Band-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方法。着重阐述了编码、解码原理,收发QMF,自适应量化及信号重构。应用该算法实现的智能数字录音系统已广泛用于调度行业中。  相似文献   

6.
连续斜率可变增量调制(CVSD)语音编码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抗信道误码能力,擅长处理丢失和被损坏的语音采样,较其他编码方法语音效果更清晰,可靠性更高,降低带宽的同时保证了语音质量.利用DSP芯片研制开发基于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的语音产品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选用TMS320VC5509芯片作为硬件平台,用C语言实现了CVSD语音编解码,能较好实时实现语音编解码.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语音增强方法在非平稳噪声环境和低信噪比情况下增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潜分量分析(PLCA)的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分析并引入了PLCA模型,将语音谱建模成意义明晰的边缘分布表示,并通过期望最大化(EM)算法对最优边缘分布进行求解,用边缘分布组成的字典对噪声进行描述,利用语音信号的边缘分布选择性地重构语音信号,从而实现与噪声分离,达到语音增强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增强语音质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语音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适应语音抗噪技术的实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自适应语音抗噪技术实时实现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时处理所需的基于TMS32 0 C32 (DSP)的硬件平台 ,采用两块 TL C32 0 44 CN(A/ D,D/ A转换器 )做成了与 TMS32 0 C32的接口板 ,实现了两路无相差信号的采集 ,形成了语音处理工作站样机。通过对几种自适应算法的分析比较 ,最后选择恰当的算法和滤波器结构实现了语音抗噪的实时处理 ,对信噪比的改善达 12 d B.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基于移动短信和语音电话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业务系统,语音电话系统应用语音合成(TTS)技术实现交互式对话服务,移动用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电信通信网关与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网电话语音卡建立连接,通过用户数据库对书目数据库的访问,达到对图书业务办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交互式语音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将计算机语音技术(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与专家系统技术(ES)相结合实现通过普通电话或移动电话访问专家系统.针对传统电话访问专家系统交互不便的特点,提出将产生式表示的专家知识转换成决策树的形式,利用决策树进行二元树推理以减少人机交互次数,提高推理效率.提出基于面向对象设计,将专家系统推理模块、语音交互模块及语音合成模块封装成面向对象的专家系统类、交互式语音类和语音合成类,并对各种类对象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实现专家系统与呼叫中心的有效集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扩展的Hückel方法与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Au电极作用下,B18N18、B30N30与B90N90富勒烯分子的电子结构与电子输运特性,并将B30N30富勒烯与C60富勒烯的电子结构与导电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18N18、B30N30与B90N90富勒烯分子与Au电极“接触”后为一种弱结合,其HOMO、LUMO间的能隙减小;3种BN富勒烯的电子输运性能依次为B90N90>B18N18>B30N30;C60富勒烯的导电性明显优于B30N30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2.
在无水乙醇溶剂中,通过溶解、搅拌合成了木犀草素和锰、镉、铬3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DSC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所合成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15H10O6)Mn2(CH3COO)4、(C15H10O6)Cd(NO3)2和(C15H10O6)Cr(NO3)3,并确定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热还原法制备了以Pt(NH3)2(NO2)2和Pt(NH3)4C l2为前驱体的两种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Pt/C-Pt(NH3)2(NO2)2和Pt/C-Pt(NH3)4C l2.以HRSEM、XRD、循环伏安(CV)和旋转圆盘电极(RDE)等方法研究了前驱体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Pt/C-Pt(NH3)4C l2晶粒团聚,分布不均,电化学活性较低;而Pt/C-Pt(NH3)2(NO2)2晶粒细小,分布均匀,具有更高的电化学催化活性,是浸渍法制备Pt/C催化剂的有效前驱体材料.而且,Pt/C-Pt(NH3)2(NO2)2对CO氧化和O2还原的高活性主要来自于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提高,而对甲醇氧化活性的提高,表面存在更多的(110)晶面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中研究了复乘性噪声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给出了利用乘性观测过程的高阶累积量来估计复信号过程统计性质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5.
Samples with the nominal stoichiometry Li_(1.05)Cr_(0.1)Mn_(1.9)O_(4-z)F_z(z=0,0.05,0.1,0.15,and 0.2)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and slow rate cyclic voltammetry(SSCV) techniqu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e spinel phase indexed to Fd3m can be obtained when z=0, 0.05,and 0.1.The substitution of F for O with z≤0.1 contributes to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apacity c...  相似文献   

16.
含氧化铁粉粒状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法脱硫由于其脱硫剂利用率低而未达到广泛的应用.为研究高效的干法脱硫剂.在干法粒状脱硫剂中加入金属氧化物Fe2O3作为催化剂.通过实验确定直径、蒸汽活化、加湿和加入Fe2O3粉对脱硫剂脱硫速率及钙利用率的影响.从而确定Fe2O3粉的催化性能并初步分析其催化机理.由曲线图中曲线对比可得。Fe2O3粉的催化性能与其投加量有关。少量Fe2O3粉与过量Fe2O3粉对反应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所以存在最佳的添加量。由实验可得其最佳添加量在总质量的1.5%~6%之间.  相似文献   

17.
Glass-forming ability(GFA)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Zr_(0.58)Nb_(0.03)Cu_(0.16)Ni_(0.13)Al_(0.10))_(100-x)Lu_x(x= 0-3 at%) alloys have been investigated.The GFA of Zr_(58)Nb_3Cu_(16)Ni_(13)Al_(10) alloy is dramatically enhanced by adding Lu.The(Zr_(0.58)Nb_(0.03)Cu_(0.16)Ni_(0.13)Al_(0.10))_(98)Lu_2 alloy possesses the highest GFA in the studied Zr-Nb-Cu-Ni-Al-Lu alloys,with its critical diameter for glass formation reaching 20 mm by copper-mould casting method,while that of the Lu-free Zr_(58)Nb_3Cu_(16)Ni_(13)Al_(10) alloy is 7 mm.The critical diameters of(Zr_(0.58)Nb_(0.03)Cu_(0.16)Ni_(0.13)Al_(0.10))_(100-x)Lu_x(x =1 at%and 3 at%) alloys are 15 mm and 12 mm,respectively.The Lu addition to Zr_(58)Nb_3Cu_(16)Ni_(13)Al_(10) alloy induces the change of initial crystallization phases from face-centred-cubic Zr_2Ni and tetragonal Zr_2Ni phases for the Lu-free Zr_(58)Nb_3Cu_(16)Ni_(13)Al_(10) alloy to an icosahedral quasi-crystalline phase for the Lu-doped alloys,which may be the origin for the enhanced GFA of the Lu-doped alloys.The compressive fracture strength and plastic strain of the bulk glassy(Zr_(0.58)Nb_(0.03)Cu_(0.16)Ni_(0.13)Al_(0.10))_(98)Lu_2 alloy are1 610 MPa and 1.5%,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设f(x) ∈C_(2π),Qn(f,x)是以x_(kn)=(2πk)/n(k=0,1,…,n-11)为基点的(0,2,3)型插值多项式,n=2m+1。Tm(f,x)是以{X_(kn)}_(k=0)~(n-1)为基点的(0)型插值多项式。因为u_n(x)∈C_(2π),使得 lim[f(x)-Q_n(f,x)-u_n(x)(f(x)-T_m(f,x))]=0 n→∞ (关于0≤x≤2π一致地成立)。本文进一步得到了逼近阶估计: |f(x)-Q_n(f,x)-u_n(x)(f(x)-T_m(f,x))| ≤C[ω(f,(1_nn)/n)+1/n_(k=1)~nΣω(f,1/k)]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和测量了分别由大马士革工艺制备的Cu互连线和由反应刻蚀工艺制备的Al互连线的晶粒结构和应力状态.大马士革工艺凹槽中的Cu互连线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使Cu互连线的晶粒尺寸(45~65 nm)小于Al互连线的晶粒尺寸(200~300 nm);Cu互连线(111)的织构强度(2.56)低于Al互连线(111)的织构强度(15.35);Cu互连线沿线宽方向的应力σ22随线宽的减小而增加,即沉积态和退火态的Cu互连线的σ22由73和254 MPa(4μm线宽)分别增加到104和301 MPa(0.5μm线宽).Cu互连线和Al互连线的流体静应力σ均为张应力.Al互连线的主应力σ11、σ22和σ33随Al膜厚度的减小而增加.退火使Al互连线的σ11、σ22和σ33降低,表明Al互连线中的残余应力主要为热应力.  相似文献   

20.
Ga 对 Fe40Ni40P14B6 非晶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具有高的玻璃形成能力Fe基非晶合金(Fe40Ni40P14B6)100-xGax(x=0,2.5和4.5)是利用单辊铜轮旋转的方法制备出来的.用电化学的方法研究非晶合金(Fe40Ni40P14B6)100-xGax(x=0,2.5和4.5)分别在1 mol/L和3 mol/L的HCl溶液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非晶合金(Fe40Ni40P14B6)100-xGax(x=0,2.5和4.5)在HCl溶液中具有较高的腐蚀特性,并且随着Ga含量的增加,铁基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增加.另外,非晶合金(Fe40Ni40P14B6)100-xGax(x=0,2.5和4.5)与不锈钢(1Cr18Ni9Ti)分别在1 mol/L和3 mol/L的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相比,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