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阐明预应力锚索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其高寒地区的应用效果,结合青海黑泉水库调压井高边坡除险加固工程实例,对预应力锚索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论述,并对施工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岩体能量、确保边坡稳定,提出了措施和技术方案。应力测试结果证明,只要施工工艺恰当,预应力锚索在高寒地区边坡病害治理中同样可以发挥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溪洛渡水电站谷肩堆积体边坡防护工程实例,介绍中空灌浆土锚杆支护技术在堆积体边坡防护中的应用,阐述了施工工艺、施工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和加固效果,为类似地层边坡支护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是一种含有活性化合物的粉状防水涂料,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室、隧道等多种混凝土结构的内外表面。由于高原高寒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特点,该材料在高原高寒地区的应用效果与其他地方存在明显的不同。结合瓦托水电站现场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在高原高寒地区大坝工程中的应用,所取得的经验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防冲刷基材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人工边坡的特点及其生态治理的原理,在生态防护工程中引入防冲刷基材(PEB)生态护坡技术,同时介绍该技术主要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河南燕山水库植被护坡工程为例,详细探讨了PEB生态护坡技术的施工工艺,并通过监测工程实施后植物生长、浅层防护和水土保持的效果,对该技术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在高海拔高寒地区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受地理因素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不仅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而且存在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因此,对高海拔高寒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成为了隧道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是以拉纳山隧道工程为例,对影响高海拔高寒隧道施工的因素以及施工特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高海拔高寒隧道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一、影响高海拔高寒隧道施工的因素分析在高海拔高寒地区进行隧道工程施工主要受地形地  相似文献   

6.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是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建设中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应贯穿于工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指出,通过优化工程结构设计、边坡防护设计、土石方平衡设计、施工工艺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并注重对表层土的保护、景观设计以及临时占地区域的恢复设计,方能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最大程度地恢复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7.
两河口水电站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在自然条件下,施工开采后的边坡不利于植物生长,绿化植物的种子成活率和绿化覆盖率低,绿化效果不理想。阐述了对提升高寒高海拔地区边坡绿化效果施工技术进行的研究,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显著提高了边坡绿化植物的种子成活率和绿化覆盖率,所取得的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绿化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疆高原地区水利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其地区气候也有高寒缺氧和大气压力相当低的特点,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在新疆高原高寒地区进行利水工程建设就存在着地质条件差、环境艰苦和施工条件不足等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对新疆高原高寒地区的水利工程施工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总结其施工经验,希望能够为新疆高原高寒地区在今后的同类工程建设当中能够有所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工程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论述了基于锚固三维土工网的岩质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北国水城水系工程位于松花江左岸,哈尔滨市松北区。工程根据松北区相关部门发展规划需求,建设具有灌排、景观、生态、航运、旅游和促进土地升值等综合功能的河网渠系工程。一期工程包括发生渠开挖和相关建筑物建设等。发生渠船闸所在地貌单元属松花江左岸漫滩,在地基加固处理时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对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先振冲碎石桩后开挖地基的施工顺序,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费用,缩短了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11.
拉洛水利枢纽大坝存在上游混凝土面板一期施工工期紧、高原降效严重及雨季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为此,采用了滑模施工技术,在工程滑模施工设计时完成了滑模配重计算、牵引力计算、支墩设计等工作。结合高海拔地区滑模施工参数、关键施工要素、质量控制要点、施工方法、雨季施工控制措施等开展了施工,最终实现了保质保进度的目标。该研究提炼了高海拔地区滑模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难点及处理措施,为高寒高海拔地区面板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波 《四川水力发电》2022,(2):14-18+22
在高寒干燥地区,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因此,施工前应根据当地气候等情况进行现场生产性复核试验分析,获得沥青混凝土心墙摊铺试验相关技术资料,并确定适合高寒干燥地区的施工工艺和温度控制等参数,保证通过试验的各项技术指标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为实际施工提供可靠施工依据和作业指导,也可作为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静 《中华建设》2022,(10):147-148
<正>为探讨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采用工程实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分析了施工工艺的应用要点,并提出常见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施工成本低等优势,非常契合现代化公路工程发展速度快,质量要求高的发展现状,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基层施工技术,和早期回填压实基层以及纯水泥浆液基层相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强度、质量、抗渗漏、  相似文献   

14.
纳子峡水电站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对混凝土面板施工工艺控制要求高。根据本工程特殊施工环境的特点,从原材料、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严格遵守规程规范,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边坡绿化工程是边坡保护和绿化工程的有机结合,是生态恢复的一种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保护边坡及预防和抑制崩塌,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修饰景观。为了搞好三峡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边被保护和生态往复,应进一步探讨在边坡绿化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施工方法、绿化基础工程和适宜的植物种群等的选择,编制施工计划与施工管理措施,以及加强施工后的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营造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大趋势下,地处干热河谷区的大渡河流域猴子岩水电站率先建立了绿色水电站目标体系,创新提出了绿色水电站的建设目标,尤其是在践行"环境友好"目标上,积极推进干热河谷区边坡生态恢复研究,通过分析边坡生态恢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实施边坡生态恢复试验工程,取得了一系列的干热河谷区边坡生态恢复关键技术,最终总结出最大限度恢复边坡植被是绿色水电站建设的重要组成,坚持生态优先才能使边坡治理满足水土保持防治标准,"水—土—生"自然和谐理念是实现边坡生态恢复的保障,充分印证了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对建设绿色水电站的重要性,为干热河谷区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向家坝水电站尾水渠下游护岸边坡进行的两个阶段预应力锚索工艺试验,初步研究了合适在含较深覆盖层(主要含砂卵砾层、碎石夹泥层、孤石层)地基中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工艺。试验表明,该施工工艺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金字塔边坡柔性生态防护技术是一种具有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绿化柔性防护为一体的新型边坡防护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交通、水利、市政等工程边坡防护中.本文对该技术的金字塔生态袋物理力学特性、边坡防护结构型式、边坡防护稳定性、施工与绿化工艺及要求、经济性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分别采用生态袋堆叠加固法及长袋锚固法两种结构型式在中小河道岸坡整治中进行示范应用,应用工程经过2个汛期洪水考验后,经监测分析,在岸坡防护与生态绿化方面皆取得较好效果.该技术在河道岸坡整治中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河道岸坡生态治理水平、保护河道生态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恢复生态学理论在水电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水电工程的兴建,出现了大量由于施工开挖而产生的裸露边坡,极大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环境。针对水电工程扰动区边坡的特点和恢复目标,从6个方面总结了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从恢复生态学理论出发,以向家坝水电工程扰动区2个具有代表性的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为例,阐述了恢复生态学理论在水电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2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边坡样地实施了生态修复并采取了调控措施后,生态景观效应明显,较好地实现了边坡治理的目的,为水电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国内外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历程,从生境构筑方法的角度探索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工程扰动区常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分为喷混类、加固填土类、槽穴构筑类和铺挂类。喷混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对坡面的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边坡,核心在于喷播基材的配方;加固填土类和槽穴构筑类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可与植被护坡有机结合,前者在景观设计上的前景较好,后者更适用于裸露岩质山体的生态恢复,可改善生态修复工程中乔灌木存活率较低的问题;铺挂类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具有可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优势,施工简单,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土质或软岩质边坡。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